《十四天》
|
內容簡介:
該書的故事背景設定在2020年初,湖北的一座小城宜都。猶如舞臺劇一般,一個龐大的家庭組合在一起,一起度過與外界隔離的十四天。十四天,既漫長,又短促,他們的每一次喜怒哀樂都被放大,彼此艱難地磨合。作者選擇家庭這一基本的社會細胞作為切入點,慢慢展開一個較為開闊的社會空間。圍繞多個人物在疫情來襲后的行為表現,展示突發困境對日常生活、親情倫理和人性本身所構成的巨大挑戰,從而探索普通人的生活實況與精神現實。
《唐代五詩人》
|
內容簡介:
該書是張煒二十多年來沉浸于古詩學的結晶。擇取王維、韓愈、白居易、杜牧和李商隱等唐代五位重要詩人,從歷史、哲學、詩學、美學、文學史和寫作學的角度,深入詩人不同的精神與藝術世界,打通古今,完成了現代時空下的一次深入觀照。所論充滿獨見,具有創造性和洞悉力,展現了作家張煒獨特的思想與藝術見解,以及精彩語言所折射出的光芒。
《通往父親之路》
|
內容簡介:
作者以其六十余載生命體驗,初次直面、致敬、反思父輩的人生之書。在作者筆下,父子關系的文學漫旅亦摻雜濃郁的文化反思。出身文化世家的葉兆言,祖輩父輩的特殊經歷,令他對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命運投以持久觀照。他從歷史縫隙發現他們的來路去處,一度悲觀地認為超越父輩幾乎是不可能的,他發出疑問之思:我們在通往父親的道路上,究竟遭遇到了什么?
《畫室一洞天》
|
內容簡介:
馮驥才說自己有兩個空間:一個空間以文字工作,此為書房;另一個空間以丹青干活,此為畫室。這兩個空間,不僅是工作方式的不同,實際上也是心靈分工的不同。寫作于他,更多是對社會的責任;繪畫于他,更多是個人心靈的表達與抒發。該書的76篇短文,紀事狀人、談古論今、抉奧闡幽,記述自身的藝術生涯和精神生命,披露靈魂的奧秘。(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張子影:在赤壁的遇見
下一篇:
人間正道是滄桑 ——讀金一南《正道滄?!?/a>
家正統學說影響的契丹人歷經金朝與蒙古帝國,以經世濟民為人生目標。通過對其生平的描述,作者將他糾結的心態、猶豫的選擇層...
咸寧網訊通訊員陳金鋒報道:12月5日, 2020“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寫作大賽(高職組)總決賽遠程線上舉行,來自全國27個省(...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采訪時間:3月23日采訪地點:溫泉城區茶花北路南苑小區本期悅讀人:鄧永斌我一直鐘情閱讀,好的書有...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報道:6月9日下午,浙江省作協副主席、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陸春祥到通山縣為20多位文學愛好者授課...
在學生眼中,有這樣一句口號:語文學習有三怕,一怕寫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樹人。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也沒有做...
語文學科的學習中,閱讀與寫作是重中之重,如何實現無縫對接,成為不少中小學校的家長和學生們關注和討論的話題之一?,F在三...
“家里兩個孩子都不愿意寫作文,怎么辦?家長大可不必在孩子面前表現得著急上火,無形中加重了孩子畏懼心理。語文教材每一篇...
在這個世界里,傳統美學的感染力不再是孜孜追求的目標,而是以喚醒和照亮人們意識和精神的現代美學為鵠的,展示了散文寫作一個新...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采訪時間:4月23日采訪地點: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悅讀分享人:301班語文老師楊靜寒假在家的時候,在B站...
咸要網訊通訊員徐世聰報道:“受疫情影響,新書昨天才到,現在正在聯系網上商城出售中……”13日,通山縣鄉土作家袁麗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