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沖
穿戴農耕時代的蓑衣斗笠
將一條耕播水平高出古代的
水牛趕過古老的石拱橋
身后的千里沃野
就更加遼闊了
前面的千年祖山就更近了
也更清明了
而腳下的一泓鮮活的春水
正靜靜地泊在慎終追遠的
人間四月天
其實清明時節不一定要
點香燭 燒紙錢 也不必放響
一掛響徹九里十八彎的
瀏陽鞭 在先人們曾經
揮汗如雨的大地上播種
在布谷鳥催耕的叫聲里
犁耙水響地
不誤農時地
潑綠亮彩地
傳承祖業 便是
清明最好的祭典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此刻彼時
下一篇:
憶江南·清明回鄉(外四篇)
“農耕生活記憶館的建成,不僅讓當地村民和游客們感受到了濃濃的鄉土味,用印跡鄉村的形式推進村落共同記憶的回歸,也助力當...
“我會堅持將博物館辦下去,讓更多人了解農耕文化,傳承我們的民族精神。
真可謂:斗室乾坤大,鄉賢視野寬。
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體驗了書香與泥土氣息交融的耕讀氣息,深刻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對書寫技能的熱情,...
當前,咸寧正在做大做強桂花產業,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國桂花城”。
至此,徐志昂對收藏的熱愛便一發不可收拾。
圖/文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亞平通訊員田麗馬橋鄉村記憶館作為我市首家鄉村文化記憶館在網上火了起來后,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
掐指數來,我們這小小的菜地,迄今已收獲過茄子、豆角、黃瓜、辣椒、葫蘆、藠頭、芋頭、白菜、紅苕、絲瓜、芹菜、萵苣、香菜...
在流轉的時光年輪里,年,只剩一種情懷,似乎成了一種遠去的味道記憶,或者說,是一種只能懷念難以觸摸的文化記憶了。
目前,該鎮新增早稻播種面積1300余畝,儲備各類農資物品200余噸,農田水利改造完善投入資金106萬元,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