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赤壁市黃蓋湖鎮付家垸村的西瓜大棚里,種植大戶吳成亮正在教工人如何給西瓜苗進行第1階段打杈。
吳成亮介紹,剛成活的西瓜苗十分脆弱,對土壤、環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打杈的目的是去除瓜苗頂端吸收優勢,使養分集中供給西瓜的根部,讓西瓜根部積累并儲存更多的養分,以此來提高瓜苗的抗逆性,防止瓜苗出現僵苗、死苗等現象。
據悉,這片大棚今年種了30多畝瓜苗,品種都是麒麟瓜,味道特別甜,計劃在5月中旬上市,去年供不應求,今年可賣更好的價格。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黃蓋湖鎮突出科技賦能春耕生產,新農人忙春耕、備生產,爭做春天里“追夢人”,田間地頭處處呈現出一派人勤春早勞作忙的景象,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在大灣村柳繼兵家的早稻田里,他正駕駛著農耕機給田地翻耕。據柳繼兵介紹:“往年都是種中稻,今年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首次種植早稻,作為新時代的農民,為保糧食生產做貢獻義不容辭,我將播種50余畝早稻,并且基本實現耕種、打藥、收割機械化,這片早稻田,雖然要翻耕兩遍,但使用農耕機效率較高,4天就可以完成。”
在付家垸村村民鄧文明家的小麥地里,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李亞平正在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現場“把脈問診”,詳細講解小麥病蟲害防治知識。
“現在小麥進入了抽穗的關鍵時期,是小麥條銹病、赤霉病多發期,特別是陰雨天,要注意觀察,適時打藥,防治蚜蟲。”李亞平囑咐鄧文明。
農戶忙生產的同時,黃蓋湖鎮高度重視配套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該鎮雇請了挖掘機分批分次對主要水利工程開展整修,致力改善水利面貌,保證農業生產灌溉與排澇正常運行,促進農業豐收。
大灣村種植戶周炎生家的水田里,在水利專家的幫助下,他們正在修整加固田埂,提高農田蓄水性和防蟲害能力,為早稻種植作準備。
黃蓋湖鎮的百姓搶抓農時忙春耕,把田地打理得井井有條。目前,該鎮新增早稻播種面積1300余畝,儲備各類農資物品200余噸,農田水利改造完善投入資金106萬元,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20余次。(黃柱)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傳統村落?咸寧市唯一!通山獲評全國示范縣
圖/文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亞平通訊員田麗馬橋鄉村記憶館作為我市首家鄉村文化記憶館在網上火了起來后,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
舒暢似母親溫柔目光一次次陣痛一次次痙攣分娩喜悅隨水花綻放一尾一尾,又一尾美麗音符在魚人眼角舒展,流淌魚行天下從遠古農...
大棚里,綠美達,紫嫣生菜,苦菊,廣東菜心,菊花菜,生菜,紅白菜苔,紫甘藍……一盆盆深綠,淺綠,暗紫色等色彩鮮美,爭奇...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報道:20日下午,市委書記丁小強,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遠鶴在通城專題調研了“大棚房”問題清...
1月29日,天空放晴,嘉魚縣新街鎮蔬菜基地里,農民正在采摘蔬菜,一片繁忙的景象。
咸寧網訊記者見博報道:眼下正是香菇產銷旺季,記者走進咸安區雙溪橋鎮湖北豐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排排高端標準化香菇種植...
咸寧網訊通訊員盧建、楊遠思報道:秋日清晨,走進嘉魚縣新街鎮余碼頭蔬菜專業合作社葉菜基地,合作社理事長張彪正在指導社員...
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陜西南部的商洛市柞水縣金米村,調研脫貧攻堅情況,并實地考察金米村產業扶貧成果。為了拓寬...
11月29日,位于咸安區雙溪橋鎮的咸安星輝花卉種植基地,一株株非洲菊競相綻放,游客在溫暖的大棚內采摘非洲菊。
多肉的適應性強、生命力旺盛也是我喜歡的理由,它是多漿植物,葉片肥厚多汁,能利用植株的根、莖、葉儲存水分,三者中至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