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5日大學生心理健康日來臨之際,記者探訪本地高校發現,不懂與人交往、情緒常常失控、沒有自制力……大學生常常出現這些心理問題。“5·25”諧音“我愛我”,大學心理教育老師希望,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及時認清、控制自己,調整好心理做到愛自己。
不懂交往而孤僻
案例:李南(化名)是某學院大一男生。他性格內向,不善言語,很少與人交往。自上大學之后,他開始感到許多事情不順心,尤其是如何與人交往。經常為一點小事,他與室友爭得面紅耳赤,同學關系相當緊張。后來,他竟擅自搬出宿舍,不再參與集體活動。
由于沒有一個能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談得來的知心朋友,他常常感到特別的孤獨和自卑,情緒也容易煩躁。長期的苦惱和焦慮使他患上了神經衰弱癥,經常的失眠和頭痛使他精神疲憊。長此以往,他體質下降,學習成績下滑。最終他因失去了堅持學習的信心而休學。
分析:湖北科技學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老師黃知榮介紹,90后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人都以他為中心,脫離家庭寄宿學校之后,每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大學生碰到一起,無形中就會產生“碰撞”。因缺少人際交往經驗,很多人遇到問題不知該如何解決。于是不少大學生在發生矛盾之后,選擇換寢室、逃避,將自己封閉起來。有些不會處理人際關系嚴重的學生,影響到正常學習,影響就業。
黃知榮,處于青春期大學生因心理發育不成熟,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因人際交往能力不足而影響正常的學生生活,是當前大學生存在問題之一。
失戀致情緒失控
案例:大二學生趙丹(化名)和學長李峰(化名)鬧分手,可是自尊心很強的李峰堅決不同意。在倆人鬧分手期間,李峰看到趙丹和自己的室友談笑風生,心生恨意,買了水果刀并隨身攜帶,揚言要給趙丹好看,并不許室友與趙丹見面。李峰和趙丹的一次爭執中,李峰拿出水果刀嚇唬趙丹,還好被同學發現制止。經過幾次心理輔導,李峰也認識到自己的心理問題,走出失戀的陰影。
分析: 黃知榮認為,學生在中小學、高中,家長老師給定的目標是考大學,情感、心理教育涉及很少。上了大學,一旦失戀受挫,大學生出現情緒失控,無法自拔,對學習造成嚴重影響。
黃知榮老師認為,感情問題尤其是戀愛問題,依然是學校關注的重點之一。如何培養學生“愛”的能力,即學生要學會愛自己、學會表達愛、學會接受愛、學會拒絕愛、學會維系愛、學會放手愛等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不自制沉迷網絡
案例:19歲的大學生張某,網絡游戲成癮。家長長期疏于管教,張某逐漸迷上網絡,進入大學脫離家庭監管,他上網更是變本加厲。有時候,為了玩網絡游戲他連續三天三夜不睡覺,一周至少有五天他在網吧度過。張某說,游戲時的感覺非常好,太多現實當中做不到的事,在游戲中可實現,不需要任何代價,只要付點上網費就足夠了。最后,張某因沉迷網絡荒廢學業,被學校勒令休學一年。
分析:黃知榮介紹,網絡上內容豐富,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很容易沉迷其中。由于網絡的隱匿性,使大學生有安全感,很多學生寧愿與網上陌生人說真心話,也不愿與現實中的人交流。還有一部分學生,因個性欠缺,無法適應現實,就去網上尋找支持和滿足。
記者發現,在近幾年的大學生心理咨詢中,沉迷網絡躲避現實也是大學生比較明顯的一個表現。
鏈接:
家教環境影響心理健康
多數大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與家庭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過分的溺愛和親情淡薄兩個極端,會形成孩子任性、自私、缺乏集體精神、不善于交際等。這些不好的習性,都會誘發大學生心理疾病,甚至出現暴力傾向。
黃知榮表示,家庭是學生接觸社會、認知社會的起點,家庭的親情關懷是不可或缺的。適度的關愛對于大學生心理問題干預有很好的效果。而當前大多數學生在出現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之后,才想到要疏導。因此,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多渠道進行心理疏導,全社會加強心理健康認識。(記者 熊大平)
(案例中的學生均為化名,且與采訪學校無關。)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臨考20余天 中學生準備最后一搏 抓住基礎知識點是關鍵
下一篇:
一路走來,我們累并快樂著
崇陽縣以創建“閱讀型校園”為導向,以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載體,優化校園文化環境,營造書香氛圍,塑造內涵豐富、特色鮮...
高考結束意味著高中生涯的結束,對所有考生而言,高考是現行政策下的一次成人禮,意味著必須像成人一樣承擔責任和義務。考完...
合并錄取批次、直接招錄到專業、一檔多投、參考“素質評價”…… 近期,各省(區市)陸續公布了今年的高考招生政策,一...
臨近高考,很多家長被孩子情緒感染,也患上了焦慮癥。家長該怎么做才能助孩子考試一臂之力?近日,記者采訪了鄂南高中資深班...
對于大部分小學生來說,“韜略、引信、斧正”等詞的使用概率非常低,成年人的正確書寫率亦不高。可在前不久結束的“中國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