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陽縣以創建“閱讀型校園”為導向,以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載體,優化校園文化環境,營造書香氛圍,塑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讓書香浸潤校園,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生態。
1 營造閱讀氛圍
標語畫廊、花圃雕塑、名人字畫……行走在崇陽的一所所校園,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景一物,一墻一樓之間,無不透射出深厚的文化內涵。
日前,崇陽縣城關中學二分校在各班走廊墻壁和教室窗臺上,分別設置的個性走廊文化和溫馨雅致的窗臺書吧,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窗臺書吧上擺放著各種學生喜愛的書籍,有四大名著、《經典成語故事》等;文化長廊上有學生的手抄報、書畫作品、優秀作文、剪紙等……
“我很喜歡這樣的書吧,它就在我的教室旁邊。以前是自己從家里帶書到學校或者到圖書室看,現在有了窗臺書吧更方便了,可以隨時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15班王楚潔拿著手中的《詩樂園》對記者說。
該校政教處主任黃達軍介紹,過去,圖書沉睡在圖書室里,圖書陳舊,借閱不便,問津的人也不多。從上學期開始,該校打造了窗臺書吧,將圖書室里的圖書分發到各班,每班50本,加之,學生每人捐書2至3本,每兩周班際之間交換一次,豐富了各班書吧的內涵。同時,還將班級走廊文化和窗臺書吧納入班級月評估,每月評優表彰,激勵學生展示個人作品、張揚個性、自由閱讀和自主管理,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在崇陽縣銅鐘小學,每間教室都能看到精心布置的圖書角。該校通過換購、捐贈等方式,購置了一批新書,人平擁有書籍8.4本。6年級學生丁永康借助小小的圖書角,每周至少寫3篇讀書筆記,寫作水平大幅提升。該校副校長汪敏表示,通過營造書香文化,該校學生愛上了讀書。去年在全縣統考中,6年級的語文奪得全縣第一。
2 老師引領閱讀
教師身居教學第一線,理應成為學生心目中一本活生生的大書、好書。
為此,崇陽縣實驗小學在全體教師中廣泛開展“讀教育名著,學教育名人”活動,要求教師讀好四類書:讀經典名著,增文化底蘊;讀教學專著,強教學實踐;讀教育理論,悟學生心理;讀報紙雜志,解世事風情。
每周一的教師例會上,該校都會開展“五分鐘精彩分享活動”,每次活動由一個年級組負責組織,最少選派2位教師上臺交流讀書感悟。
該校5年級學生王玲表示,在語文課上,老師會帶領她們一起大聲誦讀課文,還經常推薦一些兒童名著。每個星期都會要求她們寫一篇讀書筆記,交給老師后,老師會一對一地與她們進行交流。“上個星期我與老師一起交流了《稻草人》,我和老師都很喜歡這種方式。”
白霓鎮大市小學的老師盧丹燕一直致力于與學生同讀一本書。為了了解兒童文學,她翻閱教學大綱,通過網絡查閱適合高年級閱讀的書目,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結合本班學生的年齡特點及閱讀基礎,她決定與學生一起讀《窗邊的小豆豆》。
首先,盧丹燕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方式誘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給學生們講自己重新閱讀后精編的故事,激起學生閱讀興趣。
同時,她便抓住晨讀和午讀這兩段時間,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在學生閱讀《窗邊的小豆豆》時,她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讀書方法、然后進行總結推廣。此外,她還教學生做讀書筆記,讓學生們提升閱讀水平。
通過老師率先垂范、帶領引導學生閱讀,該校的書香傳遍每一個角落。
3 豐富讀書活動
每月底,銅鐘小學都熱鬧非凡。原來,每月一度的“閱讀之星、優秀指導之星、書香班級”的評選正在展開。
該校校長盧正良介紹,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每月,開好一次主題班會,精讀一本好書,撰寫一篇閱讀心得,辦好一期黑板報,講一個“我與書”的故事。該校先后開展“書給我力量”等形式征文活動,讓學生發自肺腑體驗讀書的樂趣。此外,還準備建立學生讀書的長效機制,引領活動深入持久開展。
崇陽縣第二小學以開辟讀書活動專欄、開設閱讀指導課、定期召開班級讀書交流會等進行好書推介和閱讀方法指導。通過“講故事”比賽、學生優秀讀書筆記評比、讀書手抄報交流展評等豐富多樣的活動進行催化,增強學生閱讀的獲得感、成就感。
厚積才能薄發。崇陽縣第二小學碩果累累。2015年6月,在湖北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書活動中,經典誦讀項目分獲縣、市第一名,并作為咸寧市唯一代表參加湖北省決賽。去年12月,三位學生在湖北省第十屆美育節優秀征文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縣實驗小學以班級為單位,每周召開一次讀書交流會,每月各班開展一場賽詩會,每學年舉辦一屆“經典吟誦會”,為孩子搭建平臺,讓孩子充分展示誦讀經典的成果。
該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豐富讀書活動,創建活動載體,推動書香校園建設。同時,該局每學年組織一次書香校園建設評選活動,對表現優異的書香學校、書香教師、書香學生、書香家庭給予表彰,激勵書香校園建設。(記者 趙曉麗 通訊員 汪俊世 吳穎 )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孩子寧愿上“班”不愿呆家里
下一篇:
高考考完還有很多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