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在速8酒店溫泉新二號橋店,記者見到了因疫情滯留在咸的外地學生譚倩。
譚倩是廣東人,在宜昌上大學,年前和同學結伴來咸寧,準備玩兩天后回家。“交通管制后,譚倩在咸寧市防疫指揮部的安排幫助下,住進了速8酒店溫泉新二號橋店。
一開始,譚倩心里有點慌,怕家里人擔心。“畢竟我是外地人,又是女生,人生地不熟的。”但漸漸的,譚倩適應了環(huán)境,和酒店工作人員還有其他隔離人員都認識了。“大家來自天南海北,能聚在一起都是緣分,我們好多人都互相加了微信。”譚倩的心態(tài)輕松了許多。
因為疫情隔離,宅在房間里幾乎成為了譚麗這段時間的主要生活內容。靜下心閱讀一本書,或者聽一首音樂,在室內做些簡單的體操鍛煉,譚倩將隔離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
“午餐晚餐定點供應,隔離人員實行錯時取餐,避免人群聚集。”酒店經(jīng)理皮志慧說,酒店提供三菜一湯,客人分批取餐后立即回房間,后廚人員每天都搭配不同的菜式,個人必需品采購由酒店工作人員統(tǒng)一代購。
在酒店里,譚倩還感受到了別樣的溫暖。在得知她是在校大學生時,酒店給她減免了一部分房費。兩天后,酒店經(jīng)理皮志慧找到譚倩,問她是否愿意在酒店里做臨時工,晚上12點到8點在酒店前臺值守,每晚300元工資。
譚倩當晚就按時“上班”了。皮志慧告訴她,只要身體情況允許,這份“臨時工”可以繼續(xù)干。就這樣,譚倩心懷感恩地在酒店里當起了前臺夜班值守人員,還領取到了2000多元工資,足夠支付酒店的花銷。
疫情期間,在我市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許多像譚倩一樣的學生,與本地居民一樣感受到了香城泉都帶給他們的溫暖。(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編輯:hefan
上一篇:
外地農(nóng)民工:當起了“守門員”
下一篇:
外地游客:遇到了“保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