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咸寧北站附近的工地,平時熱鬧非凡的工地此時靜悄悄的,大門緊鎖,門衛室里,蔣雙元正在清洗早餐后的碗筷。
今年71歲的蔣雙元是武漢江夏人,去年4月來到湖北錦平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了工地上的一名“守門員”,因疫情滯留咸寧。
“自己一個人住在門衛室里,吃飯都是自己煮。吃住都不愁,就是有點孤單。”蔣雙元說,往年都是和家人一起在江夏過年,這是他第一次一個人跨年。
“原本公司預計初四初五開工,就可以回去和家人團聚,誰知這意想不到的狀況發生,一拖又是一個多月。”蔣雙元說,別的還好,就是格外想念家里一歲多的孫子。
64歲的董梃和61歲的熊臘只是該片工地的另一對“守門員”,和蔣雙元一樣,因疫情自去年底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我們夫妻倆是上海域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員工。”董梃爽朗說道,“根據值班表,本打算2月3日回家過年,沒想到卻留了這么久。”
“幸虧有社區的方書記和關埠橋鎮派出所的張警官!”董梃滿臉感謝地表示,剛開始還好,后面則是米、油、菜、口罩、生活用品等樣樣緊缺,張警官得知情況第一時間送來了口罩和物資。
今年75歲的謝金堂老人來自武漢新洲,是湖北新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駐派此地的員工,因疫情滯留咸寧,一直沒能回家。
記者在門前的桌子上看到,塑料袋里有白菜、大蒜、土豆等各類蔬菜,廚房角落里還堆放著蘿卜、面條等物資。
“塑料袋里都是方書記早上送來的菜。”謝金堂表示,疫情期間,出不去也走不了,沒事便每天在工地里四處轉悠,幫忙抽水、做衛生、看管材料等。生活上,則都是自家吃自家的,避免交叉感染。
“其實在這里堅守我們也挺開心的,心情好對抗病毒也有好處。”董梃笑著說,唯一就是有些想念家人,復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想回家看看!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焦姣)
編輯:hefan
上一篇:
外籍人士:學會了中國菜
下一篇:
留咸學生:干起了“臨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