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馨茁
赤壁市有一群特殊的“燕子”,他們活躍在基層一線,將黨的聲音傳入千家萬戶。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堂前燕”。
茶庵嶺鎮金峰村有一位快70歲的宣講員,他叫劉書亮。2012年,劉書亮回到金峰村擔任黨支部書記時,著手金峰烈士陵園修建事宜。陵園修建完成后,他又化身講解員為前來參觀烈士陵園的市民講解。
2015年起,赤壁市開展了各種主題的百姓宣講,積累了一批有理論素養和宣講經驗的隊伍。2021年,經過赤壁市探索整合全市宣講陣地和隊伍資源,“堂前燕”百姓宣講團正式成立。
目前,該團隊匯聚了各行業專家學者、黨員干部、業務骨干及楷模人物,分屬70支不同門類的分隊,共有234名核心成員。
“我們學校為學生們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可以邀請相關老師來講課嗎?”“我們想讓村民了解垃圾分類?!睘榱俗屝v更加貼近群眾,“燕子”們采取了點單式、演練式、互動式、手把手教等多種模式,提升群眾的參與感和積極性。同時,借助快板、三句半、情景劇等文藝形式寓教于樂,增強宣講的感染力。
“無論是理論政策,還是實戰演練,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赤壁市委宣傳部分管負責人袁宏安介紹,根據受眾需求,他們化作一只只“政策燕”“法律燕”“科普燕”……深入基層,用百姓聽得懂、聽得進、接地氣、冒熱氣的語言開展宣講,解決了受眾聽不進、坐不住、不感興趣等問題,把黨的創新理論傳遞到千家萬戶。
依托點單接單模式,“堂前燕”百姓宣講團課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為主陣地,整合農家書屋、百姓講堂等陣地資源和全市各類百姓宣講隊伍,聚焦社會熱點、難點,群眾的興奮點、痛點、關注點,以常態化、分眾化、小切口,通過面對面講、手把手教等方式開展宣講,讓群眾的關切得到及時回應和解答。面對面拉家常、談心式接地氣的宣講,拉近了干部與群眾的距離,真正發揮了凝心聚力的作用。
“蒲紡的紅磚瓦房、工業遺址以及二三四八歷史展覽館的每一個老物件都有著特殊的故事……”7月19日上午,赤壁市蒲紡二三四八歷史展覽館內,“堂前燕”宣講——悅讀薈·深度共讀一本書之《蒲紡記憶》線下分享會舉行。
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到農家書屋、百姓講堂,從機關、企業到校園、社區,“燕子”們的足跡遍布城鄉。還深入田間地頭、門前屋后、廠房車間、工作室、操作臺面對面講、手把手教。
此外,“燕子”們還充分利用網絡媒介擴大宣講覆蓋面。真正做到群眾在哪里,宣講工作就跟進到哪里,黨的好聲音就傳播到哪里。
“堂前燕”百姓宣講項目自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多次被中央電視臺、湖北衛視等主流媒體報道。宣講拉近了干部與群眾的距離;各行各業工作推動力度大、民心齊,政策落地快。
下一步,赤壁市將常態化開展“堂前燕”百姓宣講活動,繼續深耕細作宣講品牌,創新宣講方式方法,讓精神食糧轉化為前進力量。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一本“兩地書”寫滿親子情
下一篇:
網絡思政育新人 開啟文明新篇章 互聯網+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
咸寧網訊通訊員劉潔、阮紫薇報道:近日,共青團咸安區向陽湖鎮委員會組織全鎮村(社區)團干和青年志愿者在祝垴村農家書屋開展主...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劉潔阮紫薇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農家書屋,有助于進一步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讓讀書、...
相關負責人介紹,數字農家書屋平臺為村民提供免費圖書資源,內容涵蓋黨政圖書、法律法規、農業生產、軍事歷史、科普知識、文化...
”咸安區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各參訓人員將積極配合數字農家書屋建設,全力保證141家數字農家書屋按時按質完成內容資源優...
據悉,嘉魚縣已實現82個行政村數字農家書屋全覆蓋,注冊用戶達2萬人。
據悉,嘉魚縣已實現82個行政村數字農家書屋全覆蓋,注冊用戶達2萬人。
下一步,該縣將依托數字農家書屋平臺開展“百姓點單”選書、薦書活動,讓農民成為農家書屋出版物配備的主角,并注重為老人和...
截至目前,咸安區141個數字化農家書屋建設已投入資金12.69萬元,每家書屋配備電子圖書70928冊,其中有聲讀物41029集,圖書每...
如何把農家書屋打造成村民的“文化糧倉”?目前,全區數字農家書屋平臺內有圖書70928冊,有聲讀物41029集,極大滿足村民線上...
7萬冊圖書隨身攜帶, 3萬集讀物隨時可聽,數字農家書屋正成為農民致富的學堂、農村文化的殿堂、農村學生的第二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