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峰
一只受傷的仙鶴,化作一美麗女子,與搭救過她的青年走到了一起。只是,女子為青年立下了規矩:在她織布的時候,千萬不要偷看。
第一次,青年忍住了;第二次,他還是忍住了。但到了第三次,在好奇心驅使下,他想探個究竟的念頭占了上風,終于,他悄悄地推開了織紡間的門。那一刻,他看見一只鶴——一只正拔下自己身上羽毛織布的鶴,血污斑斑。這一場景,讓他頃刻昏厥過去。
在他昏迷的時候,有一個聲音在耳畔飄忽:“好人,我最難看的樣子被你看到了,我注定無法在人間呆下去了。”鶴雖然戀戀不舍,終究還是離開了。這位青年,因為好奇心的驅使,逾越了規矩,親手結束了屬于自己的本可以繼續下去的美麗童話,陷入了不盡思念的凄苦之中。
春秋時期,有一位國君,好鶴。“自苑囿宮廷,處處養鶴”,且所養之鶴皆有品位俸祿,“上者食大夫俸,次者食士俸。”每逢出游,都會使鶴隨行,并號之“鶴將軍”。
因為好鶴,他對貢鶴、養鶴之人大加犒賞,而對民眾疾苦漠不關心,“民有饑凍,全不撫恤”,只一味“暴斂于民,以充鶴糧”,致使民怨沸騰,官兵遠之。
適逢外族來犯,官兵全無抵御之意。還說:“君有鶴將軍,自可御敵,何必要我們!”結果可想而知,他親自披掛上陣,戰死沙場,尸骨未存。這個國君是春秋時期的衛懿公,衛國第十八任國君,因為無視生民疾苦一味好鶴,最終喪失了國家,丟掉了性命。
傳說有一州官,為政廉潔,愛民如子。他為官之余,最大的樂趣就是養養鶴。然天公不作美,遇上了大旱之年,野菜挖盡,樹皮扒光,百姓逃亡,十室九空。目睹此悲慘情景,他徹夜不眠,多次呈書京都,求御旨開倉濟民。一等再等,音訊杳無。他不忍百姓處于水火之中,私自下令,開倉放糧。一時間,民間有了久違的歡聲。
然而,他面臨的,卻是殺身之境。法場上,監斬官問他有什么要求時,他一聲長嘆,說:“我生平最喜鶴,親自養了兩只,三年前飛走一只,現在家里還有一只,在我臨死前,讓我再喂它一口食吧。”
監斬官差人從他家里把那只白鶴牽來。他親自剁肉喂這只白鶴。往常,鶴見主人,總是展翅起舞。而此時此刻,白鶴卻是兩眼含淚,不住地對空長鳴。不一會,半空中一聲鶴鳴,一只白鶴凌空而下,正是三年前飛走的那只。兩只久別的鶴,交頸而鳴,像是在商談著什么,此情此景,在場的人無不喟然長嘆。就在監斬官下令開斬之際,兩只鶴展開雙翅,交叉成一平板云,托起主人騰空而去。
這位開倉濟民的清官叫丁令威,據傳,他后來得道化為仙鶴,成為后人景仰的圣明。
常人心目中,鶴,是美麗的,圣潔的,靈性的,是有君子風范的。正因如此,唐代詩人白居易才會有“晴引雙鶴舞”“閑遺鶴看船”“枕前看鶴浴”“薄暮引鶴歸”的逸致。北宋詩人林逋才有了“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的心性。
可以說,翩然于塵世間的靈性的鶴,知善知惡,知是知非,因人而異。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它給人帶來的,定然是截然不同的生存處境和人生際遇。
編輯:但堂丹
趁旅游踏青的大好時節游一趟仙鶴湖,親近大自然,給身心放個假享受快樂人生!
隱水洞地質公園、藥姑山·古瑤村、黃鶴樓森林美酒小鎮、蜜泉湖旅游度假區等,都是游客二刷咸寧的理由。
1月1日,天剛蒙蒙亮,崇陽縣高枧鄉老胡洞村58歲的退休老村支書王金艷就騎著三輪車出門了。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馬麗婭。
時下,尋香桂花游,探幽竹海游,品湯賀勝游……一系列鄉村特色游在咸安鄉村正悄然熱起,美了鄉村,醉了游客,樂了百姓。近幾...
眼下,正是瓜果飄香的季節,枇杷、藍莓、千禧、桃子等水果,給市民帶來“舌尖上的盛宴”的同時,也催生了“采摘經濟”:越來...
特色水果的種植也為前來務工人員增收,該果園年勞務支出30萬元。
截至目前,咸寧市已改造建設一萬余間鄉村旅游客房,安排好農家飯桌6000余張,研發特色菜100多道,發展鄉村旅游客房建設主體50...
通過旅游渠道讓咸安文化精彩呈現、廣泛傳播、深入人心,堅持走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之路,提升文旅品質、品位和品牌,豐富人民...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創設滿足孩子好奇心的環境。對孩子來說,在他們的日常生活環境中,到處蘊含著可供探索的資源,隨便哪...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