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梅芳
大雪,這個以雪命名的節氣,帶著天地間的凜冽與詩意,如約而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此時,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披上冬日的盛裝,而那紛紛揚揚的大雪,便是這個節氣最美麗的風景。
大雪時節,雪往往下得更為酣暢。它不像小雪時的輕柔細碎,而是如鵝毛般紛紛揚揚,漫天飛舞。那一片片潔白的雪花,似是從天而降的精靈,在空中肆意地舞動著身姿,而后悠悠飄落,給大地鋪上一層厚厚的銀毯。山川、河流、樹木、房屋,皆在雪的覆蓋下,變成了一個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筆下的雪景,大氣磅礴,正是大雪節氣里北國大地的真實寫照。那連綿起伏的山巒,被雪裝點得雄偉壯麗,如一條白色的巨龍蜿蜒盤旋;冰封的河流,在雪的映襯下,宛如一條銀色的絲帶,靜靜地流淌在大地之上;而那平日里枝繁葉茂的樹木,此刻也都被雪壓彎了枝頭,有的宛如亭亭玉立的白衣少女,有的恰似白發蒼蒼的老者,形態各異,別具韻味。
在這冰天雪地的世界里,萬物似乎都陷入了沉睡。動物們或躲進溫暖的巢穴,開始了漫長的冬眠;或在雪地中艱難地覓食,為生存而奔波。植物們則在雪的庇護下,養精蓄銳,等待著來年春天的復蘇。然而,大雪并非只有寒冷與寂靜。在那一片潔白之下,正孕育著新的生機與希望。“瑞雪兆豐年”,這是農諺,也是人們對大雪最美好的期許。厚厚的積雪,像一床天然的棉被,為越冬的農作物保暖保濕,凍死害蟲,同時也為土壤積蓄了水分,為來年的豐收奠定了基礎。
于農戶而言,大雪前后雖農活漸少,卻也有一番忙碌景象。趁著土地尚未被完全凍實,他們會抓緊時間為果樹修剪枝丫,去除那些病枝、弱枝,調整樹形,好讓果樹在來年能更好地通風透光,多結果實。男人們扛著鋤頭,在果園里穿梭,精心地修剪著每一棵果樹,眼神專注而堅定;女人們則在一旁幫忙收集剪下的樹枝,將其整理成堆,日后用作柴火。菜地里,也要深挖溝渠,以便在積雪融化時能及時排水,防止田地積水過多導致農作物爛根。這些農活,不僅是為了應對當下的寒冬,更是為了來年的豐收而默默耕耘,它們承載著農民們對土地的深情與對生活的期盼。
大雪,也是一個充滿詩意與溫情的節氣。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在這個時節留下了動人的詩篇。“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筆下的寒江獨釣圖,意境深遠,那孤獨的漁翁,在漫天大雪中,獨自垂釣,不畏嚴寒,不懼孤寂,展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的詩,則描繪了一幅風雪夜歸的溫馨畫面。在那寒冷的夜晚,犬吠聲打破了寂靜,一個風雪夜歸的人,懷著對家的思念與渴望,匆匆趕路。那昏黃的燈光,溫暖的爐火,家人的等候,便是這寒冷冬日里最珍貴的慰藉。
而在民間,大雪時節也有著豐富多樣的習俗。“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人們會在這個時候腌制各種肉類,以備過冬食用。那一塊塊新鮮的豬肉、魚肉,經過鹽、花椒、八角等調料的腌制,掛在屋檐下晾曬,然后放在火塘上方的肉柜用煙熏,逐漸變成美味的臘肉、臘魚,成為冬日餐桌上的佳肴。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大雪節氣,讓我們走進這銀裝素裹的世界,聆聽雪落的聲音,感受自然的韻律與生命的輪回。在這寒冷的冬日里,尋一份寧靜與溫暖,覓一處詩意與遠方。讓心靈在潔白的雪世界中得到凈化與升華,期待著下一個春天的到來,期待著萬物復蘇、繁花似錦的美好時光。
編輯:但堂丹
在農作物受災的情況下,每畝(可恢復)增產200—300斤,受旱災影響的農作物將在引水灌溉的同時,運用“一噴四促”減損保增收。
面對旱情,當地積極組織干群開展抗旱自救,調運各種抽水機械1500多臺(套),確保農作物不減產。
當前,低溫雨雪天氣還在持續,我市還將組織農技人員分組深入田間地頭,科學指導農戶做好春季農作物防凍害工作,最大限度減少...
據了解,針對此次雨雪冰凍天氣,市應急管理局緊急調撥1400件救災物資給各地,開展受災群眾救災救助工作。
針對已枯死禾苗、絕收農作物及時改種、補種生育期短的農作物,采取水泵抽水到田、運水車送水到田、水管接水到田等措施分類開...
20日,崇陽縣路口鎮洋港村葡萄基地,干部群眾正在合力清溝排漬。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袁燦通訊員吳邦正攝。
曹荷香(通山)當雨腳卜落卜落地跳在房頂、車蓋和街面時,我坐上了前往燕廈鄉湖山村的車。“這可使不得,山上是林地,栽植油茶...
? ?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張敬報道:10月15日,市委常委、崇陽縣委書記杭鶯深入部分鄉鎮調研指導秋播生產工作時強調,要搶...
各地干群不等不靠,合理調配水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旱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面對旱情,各地不等不靠,合理調配水資源,實行24小時不間斷抽水灌溉農田,最大限度地減少旱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