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芳
冬天是什么味道?一提起冬天,就會聞到陽光的味道,一種清新的米香在陽光中彌漫的氣息,暖暖的,滲入每一寸肌膚,通體舒服。
在農(nóng)村的冬天,母親經(jīng)常會揀一個好日頭的早晨拆洗床單被面被里。先在大鐵鍋里煮上一鍋早谷米飯,濾出像牛奶一樣稠一樣香的米湯,趁米湯還冒著熱騰騰的水霧的時候,倒進洗干凈了的床單被面里,讓它漿滌一下,然后直接涼掛在門前的鋼絲繩上。紅的、綠的、花的被面被里掛滿了整個院前,接二連三地滴嗒著溫潤、晶瑩的“珍珠”水。太陽偏西時,天陰冷下來,只有天邊的一抹晚霞還散發(fā)著一絲絲溫暖的氣息。母親在門前草地上鋪開新涼席子,收下曬干的被里被面,折疊好被角,瞇著眼睛搓線穿針,一針一線地上被子。被米湯漿過的被里被面平平整整,煥然一新。雖有點硬,卻透著一股清香和陽光溫暖的氣息。年少的我喜歡在鋪好的被子上打滾兒,把頭埋進曬軟蓬松的被子里,深深地嗅著那清新的陽光味道,還透著誘人的米香。晚上睡在洗滌一新的床上,身體被陽光暖暖地包圍,嗅著怡人的米香甜甜地進入夢鄉(xiāng)。
想起冬天,就會饞那香噴噴的烤紅薯、清香的爆玉米、炸米泡的味道。那都是邊燒火邊品嘗的美食。在農(nóng)村燒火煮飯是在壺爐或炕孔里,做飯的時候,在火紅爐灰上焐一個紅薯,或是一個金黃的玉米棒子,一頓飯的工夫就可以扒開溫熱的爐灰尋找“寶貝”了。紅薯的表皮被燒糊了,放在地上滾一滾就可以抖掉爐灰,掰開外面的糊殼,里面便是誘人的桔紅色紅薯肉,香噴噴、熱騰騰、甜絲絲,一口咽下去,燙得腸子直溜,周身暖洋洋的。玉米棒子就可以直接像吹口琴一樣地嚼啦。有的都爆開了花,脆脆的清香,吃過后,嘴巴就像花貓子一樣。在燒飯的時候,總會有意外收獲,那就是炸米泡。因燒的是秋收后的稻谷禾,不時就會“嘭”地一聲,炸出一粒米爆來嘗嘗,所以冬天燒火是最搶手的活兒。
冬天桌上的味道,是熱氣騰騰的。父親回家的時候,飯桌上就會升起白炭爐子。那是一只白鋁火鍋爐,里面經(jīng)常放著水煮的豆腐、小白菜、小蔥、芹菜等農(nóng)家小菜。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吃邊“哈嘶哈嘶”地吸著熱氣。我和哥哥總是伸長脖子去夾爐里的“內(nèi)容”。白炭爐子太高了,又升騰著熱氣,父親總叫我們別動。他總微微仰著臉,覷著眼睛,吹開迷漫的白霧,一筷筷地夾起滑嫩的豆腐、水靈靈的白菜,放到我們的白米飯上。后來,也許是習慣了。只要吃火鍋,我們大多總是坐享其成,總是眼巴巴地望著那白炭爐,等著那熱騰騰的美食從父親的筷子頭掉進我們的碗里。只有等不及的時候,才會急著站起來,伸長筷子去瞎夾一把,父親總是“嘿嘿”地笑,露出一顆因搖車打落的牙洞。外面雖狂風暴雪,家里卻溫暖如春。那是十年前的日子了。現(xiàn)在父親去世都快七年了,我卻老想起他“嘿嘿”笑時露出的缺門牙。
又是冬天,無論多冷,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濕熱的、暖暖的。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深入剖析《史記》永恒生命力的奧義 ——讀《〈史記〉精華十五講》
下一篇:
有鶴翩然
近年來,該公司投入1600萬元用于環(huán)保設(shè)施升級改造及生產(chǎn)設(shè)備技術(shù)改造,產(chǎn)品暢銷國內(nèi)外,是赤壁去年新增的6家省級專精特新“小...
趁天氣晴好,晾衣曬被,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日常行為。”小區(qū)居民陳女士說,雖然龍祥小區(qū)是老舊小區(qū),但在紅色物業(yè)的推動下,...
趁天氣晴好,晾衣曬被,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日常行為。”小區(qū)居民陳女士說,雖然龍祥小區(qū)是老舊小區(qū),但在紅色物業(yè)的推動下,...
咸寧人過早經(jīng)常吃發(fā)糕,味道香甜,食用方便,而且做發(fā)糕常用秈米或糯米,符合咸寧本地人的飲食口味。
蔥油餅也好,網(wǎng)紅奶茶也罷,它們不僅解了饞,更串起了一代代學生的快樂回憶。
蔥油餅也好,網(wǎng)紅奶茶也罷,它們不僅解了饞,更串起了一代代學生的快樂回憶。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饒敏吳文謹特約記者胡劍芳李星5月24日,記者來到橫溝橋鎮(zhèn)栗林村一組,路旁一棟老舊的“兩層半”便是王英華...
今年9月29日,家住湖北咸寧的李先生(化名)收到了來自新華保險賠付的近11萬元保險金。2010年10月7日,年紀輕輕卻具有較強保...
近日,市民李先生(化名)收到了來自新華保險賠付的近11萬元保險金。2010年10月7日,年紀輕輕卻具有較強保險意識的李先生,想...
柯建斌初識鉞琮璧,是中央電視臺的《假如國寶會說話》。鉞,一種古代的兵器,雖具備殺傷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儀衛(wèi)所用,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