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王秀蘭 整理/記者 王恬
站在時光的渡口,回看“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人生歷程,宛若一幅“明媚憂傷兩參半,煙火詩意伴清歡”的四季寫意畫。
早年的李清照,才華初綻,明媚嬌俏,靈動可人,恍若“嫩芽碧翠幾枝杈,淺醉深紅皆入畫”的春景圖。
李清照出生于富庶士大夫之家,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官居高位,藏書很多。頗受父親嬌寵的李清照在書香熏染下,明麗瀟灑,才情橫溢,詩情畫意信手拈來。“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一曲《如夢令》聲動文壇,少女的嬌俏悠閑,天真爛漫,盡在日暮西山,泛舟溪亭,荷花靜美,爭渡嬉鬧,鷗鷺驚鳴中體現盡致,自然愜意的心境沁潤其中,讓我們唯有羨慕。
新婚燕爾,李清照的愛情燦如夏花,開得如火如荼。他們婦唱夫隨,吟詩作對,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生活閑適而幸福。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這首《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把兩人的點滴幸福描摹殆盡。新婚之初,趙明誠陪著李清照逛花市,她買下一枝含苞待放的鮮花,那花上清露點點,如同顆顆清淚暈染了緋紅的臉頰,煞是好看。她竟然有些擔心這艷麗的花兒奪了自己的光彩,于是她再次整理自己的妝容,將花插在發簪旁,問自己的丈夫:我和這花到底誰好看?一個嬌憨可愛的新娘,著實惹人憐愛。
美好的日子轉瞬即逝,時至中年,秋涼不期而至,李清照的人生隨之秋聲四起。由于丈夫黨政分歧官場糾葛,他們夫妻二人不得已分離兩地,飽嘗思念之苦。“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她無法排解的刻骨思愁在《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她孤獨寂寞,凄慘冷清,最難將息的情懷在《聲聲慢·尋尋覓覓》中。那相思無覓處,那真摯情感的流動,都蘊藏在她不加修飾的清詞妙句中,詩詞不見情字卻飽含深情,讀來讓人動容。
晚年的李清照家破人亡,生活孤苦,生命也如同進入了寒冬。此時,她的詩詞情感深沉,充滿了對故國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
公元1127年,金人入侵,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婦也隨難民流落江南。其間,她悲憤難平,寫下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的寧死不屈反諷徽宗父子的喪權辱國,也表達了自己人生價值取向。人活一世,身當建功立業,生為人杰,死當鬼雄的英雄氣魄震撼人心。
可命運弄人,第二年趙明誠病死,更讓她雪上加霜,難忍悲痛。《孤雁兒》就是她此時處境的寫照。“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全詞以“梅”為線索,先寫相思之情被梅笛挑起,被梅心驚動;再寫折梅無人共賞,無人堪寄,由此抒發自己無可排釋的國破家亡的綿綿長恨。
面對國破家亡,李清照并沒就此消沉,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直到最后孤獨地客死江南,一代才女香消玉殞……
李清照用一首首詩詞刻畫出自己的人生畫卷,或溫馨嬌俏,或思愁紛飛,或悲戚哀怨……她詩意的人生終結在時代的浪潮中,卻蘊藏著一個靈魂的傾訴。其文學價值和成就,永遠鮮活在人們心里。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新書薦讀
下一篇:
“讓唐詩回到唐朝” ——由《唐五代詩全編》出版引發的幾點思考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讀者來信:木子李:和丈夫戀愛那會,丈夫凡事都比較遷就我,并覺得,結婚后的生活也會如此。面對丈夫...
她和丈夫很是恩愛,由于家境不好,雙雙外出打工。看著丈夫在痛苦中掙扎,十分愛著丈夫的她心如刀絞。雖然她千方百計在丈夫面...
胡劍芳(咸安)一晃與丈夫一起攜手走過20年,一路風雨一路歌中,有歡笑,有眼淚,有悲傷,有寬慰,特別是那一份擔心,是那樣...
還是生活無情的安排女兒們蒼白的語言使你的心像一口深井淚水再一次溢出來望著丈夫沉睡的面你轉身擦去淚痕懷念深情的擁抱像在...
李海燕,女,漢族, 1984年9月出生,赤壁市新店鎮大湖嶺村村民。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通訊員陶曉石義濤“您好,您反映的問題已經查清,現在給您進行反饋……”13日,通山縣市場監督管理...
曉麗近來就面臨這樣的困境,丈夫出軌了,第三者已經來找過她了,說是希望曉麗有點自知之明,退出這段感情。家里家外婚姻家庭...
圖源網絡舒婷在《致橡樹》中寫:“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女主和丈夫是一對恩愛夫妻,他們住在寬敞的白色洋房里,并養育了...
郝醫生再也沒下樓轉圈了,小區的人再也看不到郝醫生,郝醫生已和她丈夫離婚,搬出了陽光小區。
低保家庭的幸福變遷講述人:謝桂香(咸安浮山辦事處雙龍社區居民)1980年,我和丈夫經人介紹認識結了婚。福利院里的養老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