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夫(嘉魚)
嘉魚地處長江中游南岸,長江縱貫縣境百余公里,縣內河湖遍布,自然在五月端午時,劃龍舟是最隆重、最盛大、最廣泛的民俗活動。
嘉魚縣的劃龍舟活動自南朝梁時(503-557)就已開始。古時嘉魚的民間賽事活動主要是武術、游泳、劃龍舟等游藝。新中國成立后,才擴展到其他體育活動。由于外江內湖、水鄉湖鄉的地理特點,劃龍舟在嘉魚民間具有相當廣泛的基礎。大概是在唐朝時候,嘉魚賽龍舟的活動才正式在端午節這天舉行。
到了宋朝,龍舟賽更為普及,甚至連帝王也鼓勵自己的水軍士兵來組織劃船比賽。宋真宗就曾在金明池,舉行過一場劃船比賽,獲勝者還能得到皇帝的重賞。雖然宋朝普及了龍舟競技,但還沒有形成每年必須舉辦賽事的鄉風民約。到了明清時期,人們才開始每年舉辦一場盛大的“龍舟競渡”。在每年的五月初一就開始比賽,一直到五月初五共五天。大家都頭扎黃巾,身穿紅衣綠衫。比賽規模異常宏大、壯觀。
長江劃龍舟是一道雄壯的風景線。“五月五,是端陽,龍船下水鬧長江。”長江沿線的魚岳、簰洲、陸溪三地常常競渡于長江。1947年,簰洲地區的龍舟賽,賽程最長,上抵老官嘴,下抵新灘口,全長16公里,浩浩蕩蕩,蔚為壯觀。新中國成立后,50年代初期,嘉魚在長江舉行過龍舟競渡。后來因其他原因很少在長江舉行競渡活動。
金水河古為長江故道,穿插于武漢江夏、嘉魚,而且貫通西梁湖(西涼湖)、斧頭湖。舊時金水河,河面寬闊,流水悠悠,沿岸的渡普、新街地區龍舟賽便活動于此。1929年,煙墩西灣特制一條龍舟,前有木雕龍頭,后有木雕龍尾,長4丈,寬4尺,20對橈子。直到如今,金水河仍是渡普地區劃龍舟的主要基地。
舊時,嘉魚龍舟競渡一般由民間自發組織;新中國成立后,由地方政府組織;此后成為體育競賽項目。1984年端午節,嘉魚縣政府在三湖連江水庫組織全縣性的盛大龍舟競賽,選調24艘龍舟,劃龍舟者400多人,觀眾6萬余人。沿湖20余公里的湖岸,人流如涌,紅旗招展。如此全域性、大規模的龍舟賽事,后來每間隔幾年都要舉行一次,且規模一次比一次大。
在龍舟競渡之前,要舉行隆重的“龍頭祭”儀式。“龍頭”被抬進寺廟里,給“龍頭”“上紅”,也就是披紅帶后,由主祭人宣讀祭文,并為“龍頭”“開光”,也就是點睛。然后所有祭龍的人們面對“龍頭”行三鞠躬,鳴放鞭炮,再抬著“龍頭”上龍船下水。
比賽時,各個龍舟齊頭并進,所有劃手,步調一致地喊著龍船號子。那具有濃厚民間色彩的龍船調,是專門在端午節劃龍舟叫唱的,粗獷有力,旋律高昂,氣勢雄渾,節奏簡短,有時也直接用“嗨喲、嗨喲、嗨喲……”的短號子,合著鼓點,節奏鮮明地讓劃手們出奇地齊心用力。龍舟上,前艙置一人擊鼓指揮劃橈動作,破浪最快沖到對岸的船,就算勝出。
千百年龍舟賽,如同史詩般的雄渾激
編輯:但堂丹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王恬、通訊員陳涵報道: 16日凌晨1點,嘉魚縣文化綜合執法大隊隊員曾天運用文化市場網絡視頻監控平臺...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王恬、特約記者江開群、通訊員熊鐵山報道:16日,嘉魚縣陸溪鎮藕塘村的文化廣場上,該村準備參加全縣...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劉飛鳴報道:10月30日,嘉魚縣文體新局、財政局工作人員,給魚岳鎮南街社區文化室送去了價值5萬元的...
“咚鏘、咚鏘、咚咚鏘……” 2014年12月30日,嘉魚縣簰洲灣鎮劉家堤村群眾文化廣場上,鼓樂喧天,熱鬧非凡,該鎮農民自編自導...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文景、向東寧、劉子川、特約記者江開群、謝燕子、通訊員熊鐵山報道:昨日上午9時30分,在長江大堤嘉魚縣...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姜明助、特約記者龍鈺、通訊員熊鐵山、汪中昌報道:4月27日,在嘉魚潘灣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各項設...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劉子川、通訊員汪婷報道: 8日,聯樂床墊生產車間。只見一根根鋼絲,通過全自動彈簧生產設備...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通訊員劉璐報道:“山楂精降脂軟膠囊生產線,由湖北神龍制藥有限公司從武漢中聯藥業引進,可年產山...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通訊員劉璐報道:“山楂精降脂軟膠囊生產線,由湖北神龍制藥有限公司從武漢中聯藥業引進,可年產山...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通訊員熊鐵山 、熊琦報道:27日8時至28日7時,嘉魚降雨量達61.4毫米。面對這一輪強降雨,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