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社科研究課題組
核心提要:咸寧市中藥材資源種類多、分布廣、品質好、產量大,是全省中藥材重點產區之一,也是全國道地藥材品種最多產地之一。如通城赤芝及通山蟲草參、黃精品質均列全國之冠。因咸寧沒有中藥材專業市場,大量中藥材資源廉價外流,導致咸寧中藥材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地位和產生相應的經濟價值。咸寧職業技術學院課題組在考察了亳州、安國、樟樹、禹州、蘄州等我國中藥材主要專業市場后,建議咸寧依靠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爭取用3年時間打造一個集質檢、倉儲、交易為一體的華中高標準的中藥材專業市場。
一、 咸寧建設中藥材資源具備建專業市場的潛質和社會經濟價值
1、建專業中藥材市場的資源潛質好。以咸寧市南三縣中的通城縣為例,全縣天然野生中草藥品種526種,分屬112科284屬,總蘊藏量達1000多萬公斤。其中珍稀名貴中藥材有杜仲、豹骨、水獺肝、龜板、鱉甲等12個品種;大宗當地藥材有白芨、白術、百合、蒼術、厚樸、郁金、金剛藤、鉤藤、貝母、玉竹、杜仲、白花蛇舌草、半夏等74個品種,其它引種品種也達34個。藥姑山被譽為“江南天然藥庫”,盛產赤芝、蘄蛇、太子參、七葉一枝花、黃精、穿山甲等名貴中藥材,其中赤芝是靈芝中的珍品。全縣人工種植草本中藥材品種達36種,其中100畝以上規模的品種有杜仲、黃柏、厚樸、黃蓮、銀杏、菊花、艾葉、黃精、白芨、瓜蔞、射干、重樓等16個品種。藥神李時珍于1558年清明至1559年秋在通城藥姑山采集中藥材,1932年紅軍在藥姑山大港沖、栗樹坡就地取材建立紅軍醫院,這些都印證了在咸寧建設中藥材專業市場有良好潛質。
2、建專業中藥材市場的社會意義大。2015年以來,咸寧市先后出臺《咸寧綠色崛起發展規劃(2014-2030年)》、《推動綠色崛起行動計劃》等文件,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之路,實現綠色崛起。在此背景下,在咸寧創建中藥材專業市場已是大勢所趨。專業市場的建立,將有效調節咸寧中藥材產業發展方向,快速打造咸寧道地藥材品牌,咸寧就擁有了在中藥材市場方面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大幅提高咸寧中藥材的性價比,解決咸寧中藥材市場賣藥難、買藥難問題。
3、建專業中藥材市場的經濟價值高??疾烊珖鴰讉€專業中藥材市場發現,一個中等規模的標準化中藥材專業市場建設完成后,將新增市場管理人員100人以上,規范中藥材經銷戶近400戶,拉動產業就業崗位8萬個,正常年份交易額可達百億元,年上繳稅收合計人民幣5億元。
二、咸寧創建中藥材專業市場的時機成熟
1、中藥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地的認可,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據統計,目前源于天然產物的藥品制劑已占全球醫藥市場30%的份額。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40多億人使用中草藥治??;約60個國家成立了傳統醫藥專業委員會,100多個國家制定了中草藥管理條例。中醫藥已經被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2015年3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聯合發布,擴大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我國傳統醫學領域的合作。近年,一帶一路國家中藥材出口相應暴增,我國庫存的一些大宗中藥材已經顯現供不應求。全球中藥及中醫健康保健服務年交易額近5000億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遞增,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2、中藥材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一是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2016年8月,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剛要》,設立“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專門篇章。同年,國務院發布《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國發[2016]15號),明確了未來15年中國中醫藥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提出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全國中醫藥規模以上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規模將超過1.5萬億元。2017年2月,國務院《關于印發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通知》。2018年6月,湖北省政府發布《湖北省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發展振興的若干意見》。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正式頒布,從國家戰略層面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二是全國中藥材供給市場規模繼續擴大。隨著 “互聯網+”新型貿易方式興起,中藥材流通市場正在加快轉型升級,為咸寧建中藥材專業市場創造了良機。三是中藥材在新冠肺炎防治期間,發揮了很關鍵的治療作用,為我國新冠肺炎防治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成就立下了汗馬功勞,必將進一步刺激中藥材產業發展。
3、咸寧建中藥材專業市場有優質的內在條件和選址。通城毗鄰江西、湖南,位于幕阜山綠色產業帶的節點上。106國道、杭瑞高速、武深高速穿境而過,謀劃建設咸岳九、咸韶鐵路和長沙平江咸寧城際鐵路,形成高速公路、鐵路、航空立體交通運輸通道,有利于各類要素集聚。建設地藥姑山自然資源豐富,是湖北省省級自然保護區,有“天然藥庫”、“佛道圣地”、“紅色之鄉”、“人間仙景”之稱。僅通城縣藥材種植面積達5.2萬畝.擁有國家級中藥產業化生產基地1個,從事中藥材經營的單位21家,中藥材批發企業4家。全縣有3萬多人的藥商資源和營銷人才隊伍,中藥材營銷網絡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區,332個地市;代理的藥品達10多類、200多個品種。因此,在通城建中藥材專業市場具有很強的可行性。
三、咸寧建設高標準中藥材專業市場的主要措施
1、組織推進,做好咸寧中藥材產業和專業市場的頂層設計。各級黨委政府應把這項工作與建設咸寧特色產業增長極、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有機結合起來,納入“十四五規劃”,抓好頂層設計,組織推進落實。
2、重點推進,做大咸寧道地中藥材產業。產業是市場的根基。要依托咸寧特別是南三縣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空氣清新,高海拔地區多,有利于高品質中藥材生長的得天獨厚優勢,組織專家團隊深入基層開展調研。通過大調研摸清家底,作出評估,查明咸寧特有高品質中藥材種類,分析鑒定其活性成分,明確其特色優勢,樹立咸寧道地藥材品牌。針對瀕危稀缺中藥材,進行組培等快繁技術攻關突破,擴大稀缺中藥材人工栽培量,既滿足未來中藥材專業市場需求,又能有效保護野生中藥材資源環境,實現咸寧中藥材產業可持續發展,避免陷入中藥材專業市場有場無市的窘境。
3、精準推進,積極借鑒外地中藥材市場的經驗教訓。樟樹市采取“藥市、藥地、藥業”三藥并舉的方針,依據中藥材專業市場的需求趨勢,結合當地的生產實際,由政府相關部門引導周邊群眾分門別類開展中藥材種植,滿足并及時補充藥市對各門類中藥材的需求。樟樹市由政府做媒,通過市場引領產業發展的模式值得我們學習,但樟樹中藥材專業市場的營銷區與生活區混在一起(門店一層為營銷區,二層為生活區),生活油煙等污染中藥材,影響中藥材品質,咸寧中藥材市場必須把營銷區與生活區分開建設。
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的藥市集中,一樓為普通藥材營銷區,二樓為貴重藥材營銷區。營銷區內行道通暢,電子屏幕和廣告牌顯眼,便于游客尋找采購。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由企業參與建設,政府規定游客只要到中藥材市場景點參觀,乘坐旅游車費減半;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參觀采購,市場客流量趨飽和,有效帶動了中藥材消費;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每年上交利稅28億元左右。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布局緊湊,分工明確,行道通暢;政府培養市場,以小博大等做法值得咸寧借鑒。但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倉儲系統不足,導致一些中藥材由于沒有得到及時儲存而霉變,人為產生了不必要的損失。咸寧建中藥材專業市場必需依據市場規模,參考其他中藥材市場的經營實際,建造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可控溫、控濕的倉儲系統,確保藥商存儲中藥材的質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協同推進,推動咸寧中藥材專業市場落地生根。做好科學規劃,根據市場規模經營需要,需調整通城縣從一縣的角度規劃中藥材專業市場建設方案,選擇規劃區內交通便捷、具拓展空間的地段另行規劃建中藥材專業市場。盡量滿足咸寧市、湖北省乃至華中地區中藥材專業市場經營發展的需求。優化經營環境,在科學規劃基礎上,還需要提供政策保障,足夠吸引投資者和經營者,避免陷入蘄州中藥材專業市場缺乏行之有效的鼓勵政策,藥商經營困難,由開市時300多家銳減至38家的窘境。借助現代高科技力量,實現中藥材品質的快速檢測,把好中藥材市場準入關;對所有入場產品發放檢測合格標簽,確保市場交易中藥材質量,做到進得嚴格,買得放心。建設完善的中藥材專業市場現代物流體系和電子商務系統,做到中藥材市場購銷方便、快捷。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人才資源,不斷攻克中藥材產業生產與市場建設中的科學技術難關,抓好專業設置與培訓、教育,為咸寧中藥材產業發展、市場營銷、材質檢測、藥品研發提供充足的人才條件。
(課題組組長:王振啟 課題組成員:宋德鳳 王燦 胡玥 陳海霞)
編輯:hefan
上一篇: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 著力謀劃高質量管長遠項目
下一篇:
加快推進康養產業發展 著力打造健康惠民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