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王小龍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解決好發展動力問題,讓創新驅動力不斷提升。當今世界,科技創新正在成為創新發展的核心,創新驅動成為許多國家謀求競爭優勢的核心戰略。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可以說,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取決于能否充分發揮創新的第一動力作用。
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就要使“創新成為第一動力”,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高端引領、成果轉化和釋放創新潛力等方面下大氣力。要加快實施科技創新攻堅計劃,在戰略性、基礎性、前沿性領域集中力量進行聯合攻關,建設一批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研發平臺、技術轉移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突破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技術,推進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集群化、特色產業品牌化;要把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作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技術基點,打通科研成果轉化的通道,有效解決科研成果轉化少、轉化慢、轉化難等問題,推動創新創業創造深度融合,讓各類主體、不同崗位的創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產業化過程中得到合理回報;要最大程度地釋放全社會的創新潛力,鼓勵一切有益的微創新、微創業,將創新創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創業活動,推動小微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形成人人崇尚創新、人人渴望創新、人人皆可創新的社會氛圍。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解決好發展不平衡問題,讓發展的協調性不斷增強。發展不平衡是我國長期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城鄉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依然較大,成為制約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就要使“協調成為內生特點”,著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要深化城鄉一體化建設,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工農城鄉關系。與此同時,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此外,還需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新動能,形成高質量發展區域集群。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讓生態競爭力不斷提高。綠色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盼環保”“求生態”,對清新的空氣、干凈的水、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的要求越來越高,綠色發展已經成為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的領域。
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就要使“綠色成為普遍形態”,著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特別是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一方面要重點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堅決摒棄損害和破壞生態環境的做法,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堅決打擊違法排污和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另一方面要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在一個領域取得的寶貴經驗需及時應用到其他領域,形成綠色發展的合力。在這方面,安徽省全面推廣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經驗,深入實施大別山區水環境生態補償機制,積極推進森林、濕地、水流、耕地等重點領域和禁止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區域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等,都是有益的實踐。
四是堅持開放發展,解決好發展內外聯動問題,讓經濟開放程度不斷提升。開放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內陸地區后發趕超的重要法寶。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局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面臨重大調整,各國發展聯動、機遇共享、命運與共的利益交融關系日益凸顯。
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就要使“開放成為必由之路”,著力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全面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基礎設施、產業技術、能源資源等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推動企業、產品、技術、標準、品牌、裝備和服務“引進來”“走出去”;要把握全球產業格局深度調整的機遇,形成適應未來發展趨勢的產業結構、政策框架、管理體系,集全球之智,克共性難題,以更寬廣的視野謀劃開放發展新思路,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五是堅持共享發展,解決好民生領域的“短板”問題,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實現全體人民更加公平地共享發展成果,既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而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動力的必要條件。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教育、就業、醫療、居住、養老等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長,更好滿足這些需求,需廣泛匯聚民智、最大激發民力,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動局面。
(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質效并舉 真抓實干 全力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
防范化解社會風險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市長? ?王遠鶴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連同《咸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12日至13日,嘉魚縣代表團的代表們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圍繞壯大縣域經濟實力、推動武咸同城、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大項目...
在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式上的講話中共咸寧市委書記孟祥偉(2021年1月13日)各位代表、同志們: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經過全...
依次通過關于咸寧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咸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
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見博報道:13日上午,市委書記孟祥偉在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崇陽代表團,繼續同代表們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
王遠鶴參加咸安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以更大擔當更大作為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咸寧網訊記者王恬報道:12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遠...
孟祥偉參加政協第八聯組討論時提出為開啟新征程見到新氣象貢獻智慧凝聚力量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譚宏宇報道:1月11日下午,市...
人民日報11月1日評論員文章:“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用中長期規劃指...
經濟發展不夠和區域競爭力不強,是制約咸寧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問題。請求省委、省政府和武漢東湖高新區支持咸寧發展符合區域產...
一、“五大戰略”實際上就是特色發展戰略,其核心在一個“特”字“五大發展戰略”的完整表述是:以開發“四鄉六業”優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