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至15日,市教育局組織學習團赴浙江省金華市學習金華市小學科學教育經驗。
為何去金華學?一直以來,金華市科學教育走在全國前列,從這里走出了29位兩院院士和11位外籍院士,是全國擁有院士人數最多的城市之一。
咸寧市教科院院長汪永富是此次學習團的領隊,他說:學習團帶著四個目標去學習,即浙江省及金華市小學科學教育政策、措施;金華市教研部門提高小學科學教育質量的先進經驗做法;深入金華市小學課堂,聽小學科學課,感受小學科學先進教育理念;學習金華市教育其他方面的先進經驗。
■記者:科學課堂“精彩”在何處?
汪永富:這次學習一共聽了三節課,分別是金師附小洪詩晴老師執教的《熱在水中的傳遞》、北苑小學曹婷老師執教的《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環城小學高曉芬老師執教的《種子的傳播》,學習團成員一致感覺“精彩”紛呈。
這三節課突出了科學課堂的本質。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探究和實踐是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這三節課都以實驗為基礎,以探究為主線,將“探究+實驗”這一科學課中最重要的教學方式落到實處。金華科學教育課堂特別強調動手操作、實驗驗證和實踐檢驗,讓思考真實地發生在學生頭腦中,讓學生親歷知識建構的整個過程,在心里埋下“科學”的種子。
體現了新課標理念和精神。義務教育新課標強調“學生中心”,遵循“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的原則,強調“學科實踐”,引導學生參與學科探究活動,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注重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三節課都有很好的體現,比如曹婷老師執教《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通過學生課前自己收集大量巖石資料及巖石,找出巖石的特性,讓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研究,并在課堂上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結論。
落實了《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要求。《意見》強調“將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增強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三節課的教學都使孩子對科學課的興趣更加濃厚,洪詩晴老師執教《熱在水中的傳遞》以“燒不破的氣球”這一趣味實驗為引入,以“火燒金魚”結束來提升;曹婷老師執教《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通過學生課前自己收集大量巖石資料及巖石,找出巖石的特性;高曉芬老師執教《種子的傳播》,注重將學習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解決問題能力。
■記者:科學課堂緣何這么“精彩”?
汪永富:得益于金華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的高位引導。在2月13日交流會上,金華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初中部主任、科學教研員葛新福以“支撐、多元、項目”為題介紹了小學科學教育的金華實踐,匯報主題就是兩個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教師成長;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提課堂質量。金華市以項目式學習推進小學科學課程改革,以借助真實情境解決問題;推行學科大單元項目化設計及課堂微項目的實施,推進學教方式的轉變;積極建設拓展性課程,實現跨學科融合;開展自主探究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重視科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解決實際問題。
得益于各學校優秀的校本教研。2019年,婺城區教育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集體備課的實施意見》。北苑小學依托江美華特級教師省名師工作室,成立了以特級教師江美華為導師,黃琛為組長,施朝暉、華愛仙、蔣小萍、曹婷為組員的科學集體備課組。依托江美華特級教師省名師工作室平臺資源,認真鉆研新課程標準,扎實開展“集體備課”系列活動,形成了“明確梯隊式發展、專家引領、建章立制、多管齊下、團隊共建”集體備課五步一體化發展策略。近年來,科學組通過集體備課,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個體的優勢得以繼續保持,整體的水平得到提升。金師附小為提高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和真實性,科學組每周二開展集體教研活動,一個階段一個主題,比如2019年是實驗操作,2020年是科學實驗的改進與創新,2021是教學設計,2022是說課。由于一步一個腳印,科學教研組獲得了“市優秀備課組”“區優秀教研組”等榮譽,老師也得到了成長,其中1位評為省特級教師,2位評為區教壇新秀,1位為教學新苗。
■記者:如何構建高質量教師隊伍?
汪永富:2015年浙江省教育廳頒發的文件就指出要加快科學專職教師的配備工作。目前,各小學科學專職教師一般有6-8人,專職教師達35.6%,5年以內教齡達到61%。金華科學教師培養的關鍵詞就是“多元”---教師培養(培養層次、培養方式、交流平臺)與資源建設的多元化。比如北苑小學,根據組內教師的年齡層次和獲獎情況,把組內教師分為:青年教師(青鳥苑:5年內新教師、教學新苗、35周歲以下教師)、骨干教師(飛鳥苑:35周歲以上教師、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區優秀班主任、區優秀教師、區優質課一等獎以上獲得者)、精英教師(菁英苑:區級以上名師、市優秀教師、市優秀班主任、市教科研先進個人、市名師培養人選、45周歲以上經驗豐富的教師)。有力的措施,培養了高素質科學教師隊伍。
建設了一支專職化和專業化教師隊伍。金華市教學研究室將小學科學教師進行精準培養,即對新入職教師進行科學教學常規培養,對骨干教師進行新教學理念、新教學實踐能力培養,對名優教師發展特長專項培養,并積極搭建“線上每月研修”、區域教研聯合體、名優教師課堂風采展、名師送教、優質課巡教等多元化的交流平臺促進科學教師專業化發展。
培養了一批科學特級教師和科學名師。各級教學研究室均設有專職科學教研員,指導和引領小學科學教師的發展,目前金華市有小學科學正高級教師2名、特級教師4名,如金師附小(金華市艾青小學)滕俊玲老師、北苑小學江美華老師、環城小學王偉文老師等。還有一大批省、市、區名師活躍在金華小學科學教壇中。
構建了一個區域科學課程教研聯合體。金華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選聘科學學科大組成員,以點帶面,構建省級、市級、區級“名師工作室”,形成區域教研聯合體,創新“學員組班,名、特教師組團”的帶徒模式,開展階段性主題式科學集體教研活動,金華市各級學校在省特名師的引領輻射下構建教研聯合體。
學校積極探索個性化的教師成長方式。金華各學校還積極探索教師專業成長方式,成立教師素養或成長訓練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金師附小科學組開展“一周一閱”活動,每周三下午是集體閱讀時間,組內的老師們一起學習教育理論、分享教學經驗,介紹自己的學習體會、教學心得,交流自己在教學中碰到的問題和想法,共同探討問題的解決策略。同時組內的最強大腦滕老師是學校的教研室主任,在她的鼓勵和指導之下,組內教師積極申報各級課題,并開展針對性研究,把教師的個人成長引向專業化、科研化。目前,組內老師均已參與課題的研究。
■記者:怎樣讓科學教育延伸發展?
汪永富:由于小學科學課程教學內容涉及領域多,實驗操作性強,學生動手能力有限,往往需要更充足的活動時間以保障探究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金華通過下校聽課調研和一線教師反饋,發現把探究實踐活動充分落實在有限的課堂中有一定難度,于是他們打破了以學校課堂為主的傳統學習空間,突破學習的界限,改變教與學的關系,突出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推動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有機結合,讓孩子在廣袤的大自然和社會中學習科學。
金華市注重學段銜接、學科融合、校內外合力,創新了科學教育教學模式。小學1-2年級已開設科學課程,在有條件的幼兒教育中開設與小學低年級相銜接的科學活動課程,實施科學課程一體化設置。在合科教學的推動下,關注小學科學與中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技術等課程的銜接與融合。同時與實驗室、圖書室、實踐基地建設和校園文化環境布置等相結合,整合校內外科學教育資源。為此,金華市教育最大的特點是早在2014年創建了金華市實踐教育學校。
金華市實踐教育學校是金華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提升中小學綜合素質的嶄新平臺。學校是國家級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承接金華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教育活動,開展科普和技術創新教育等實踐教育活動,并指導金華市各中小學校開展科學實踐活動和課程開發。目前,學校已開發三大類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包含“生命密碼、科技隧道、田園生態、金婺文化”四大領域、100多門課程;研學實踐課程,設計開發了包含“紅色之旅、人文之旅、生態之旅、科技之旅”四大系列共計20條研學旅行線路;勞動實踐課程,依托農業園和功能場館,先后開發了適合不同學段的近30門課程。
除了金華市實踐教育學校的建設助力提升中小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助力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助力提升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核心素養。金華市大多數學校科學組與時俱進,從學科特點出發,圍繞培養學生科學核心素養這一宗旨,積極探索項目化教學模式。金師附小依托地理優勢,在六年級創設了主題活動“揚帆起航,筑夢成長——船的設計”,2021年開展了“童心向黨 翱翔藍天——飛機的設計”。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在每一個小朋友的心里播下一顆科學的種子,使未來的他們都能做一些更具有科學意義的事情。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查生輝 甘青
編輯:何珊
上一篇:
暖心護學崗??共筑平安路
下一篇: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咸寧開展“十大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有各項事業發展的廣闊舞臺,完全能夠源源不...
從孩子整體成長和發育規律來說,教養孩子是有科學合理的順序的。孩子的學習習慣,品格和學習能力培養好了,他學習知識就快了...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查生輝甘青作為師者,他是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中學物理優秀教師、咸寧市首屆十大優秀教育工作者,從教29...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培清、通訊員田麗、謝蘭東報道:免費上大學,你準備好了嗎?近日,省衛健委、省教育廳聯合發布...
“完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重視基礎研究的過程性、應用研究的推廣性、數字技術的普適性,建立科技創新人才業內化、社會化和開...
”5月19日,談到自家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毛病,家住咸安的馮女士又氣又急,不知道該如何糾正孩子的壞毛病。咸寧市第二小學教師...
“不愿意和周圍人說話,一上臺表演就緊張,上課也不敢舉手發言。要鼓勵引導孩子把自信心看作平時的正常習慣,可以對孩子進行不...
”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必須大力培...
要引導青少年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從小要培養青少年說話算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不要包辦孩子的事。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
與孩子溝通,能增強孩子的表達能力,當孩子遇到困難或疑惑時,溝通能讓我們理解明白孩子的困難所在,來幫助孩子解決困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