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作者:熊四皓(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有各項事業發展的廣闊舞臺,完全能夠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完全能夠培養出大師。我們要有這樣的決心、這樣的自信。”在致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的賀信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學校扎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打造了一大批國之重器,培養了一大批杰出人才,為黨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貢獻。”高校要以培養為黨和人民作貢獻的杰出人才為己任,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流大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奉獻智慧與力量。
堅持黨管人才是高校培養和團結杰出人才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對一流大學而言,黨管人才原則把得牢不牢、落得實不實,從根本上決定了其人才培養的方向和格局,決定了所培養的人是否能夠真正成才、是否能夠成為杰出人才,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深遠意義。
堅持黨管人才,就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加強和改進知識分子工作,鼓勵人才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就要引領凝聚廣大人才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心懷“國之大者”,為國分憂、為國解難、為國盡責。
哈工大的人才培養歷史就是對黨管人才的典型詮釋。新中國成立以來,哈工大堅持聽黨話、跟黨走,從20世紀50年代按照黨中央要求“培養理工人才”“以培養工程師和理工學院師資為主”,到民轉軍時期“培養工業建設技術人才和尖端科學技術人才”,到20世紀80年代成立培養高級航天專門人才和從事航天尖端技術研究為主的全國第一個航天學院,再到新時代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培養了一大批杰出人才”的肯定認可,哈工大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明確指示下,始終能夠按照黨指明的方向不斷校準人才培養路徑,實現厚積薄發、行穩致遠、英才輩出,培育凝聚了扎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的哈工大“八百壯士”。
堅持“四個面向”是高校引領和成就杰出人才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這“四個面向”為人才事業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四個面向”的廣闊舞臺,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舞臺,是實現從零起步、從無到有的舞臺,是敢啃“硬骨頭”、敢闖“無人區”的舞臺,更是引領成就杰出人才的“練兵場”。
縱觀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集中反映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偉大精神,其背后都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奮爭。環視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黃大年精神、西遷精神、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其背后都是一批批“大先生”瞄準國家需要“數十年磨一劍”的堅守。對一流大學來講,堅持“四個面向”,就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組建大兵團、開展大協作”,把各方面的優勢力量聚焦到國家重大戰略急需上;就要充分發揮培養基礎研究人才的主力軍作用,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實現更多“從0到1”的重大原始創新突破;就要主動跳起摸高、揭榜掛帥,激發廣大教師“手中有個紐扣,就想著如何為國家做件大衣”的闖勁和拼勁,以追求卓越的精氣神挑戰“卡脖子”難題、挑戰世界科技前沿難題,在干事創業、建功立業中培育出更多“具有深厚科學素養、長期奮戰在科研第一線,視野開闊,前瞻性判斷力、跨學科理解能力、大兵團作戰組織領導能力強”的戰略科學家。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高校自主培養杰出人才的重要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加快建立人才資源競爭優勢”,并提出了到2025年“人才自主培養能力不斷增強”、到2035年“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顯著提升”的目標要求,這就要求高校必須牢牢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
一流大學要深刻認識立德樹人在人才自主培養中的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意義,始終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舵定向、立心鑄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深挖紅色育人的校訓傳統,建強“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的大思政課體系,大力營造校訓指向的優良校風教風學風,為廣大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抓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能力這個重點,緊扣國家重大戰略急需,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全面深化人才培養改革,著力構建個性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加快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搭建更多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科教融合育人的載體平臺,切實提升自主培養一流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哈工大教授、“時代楷模”劉永坦院士不僅為青年學生豎起“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成才旗幟,在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后,他又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成立了人才培養基金、發起設立“永坦班”并親自擔任班主任,矢志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引來全國青年學子競相追隨,這一壯舉成為新百年哈工大培育杰出人才的典型案例,也為哈工大回答好“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提供了重要經驗。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15日?06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櫛風沐雨,創造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查生輝甘青作為師者,他是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中學物理優秀教師、咸寧市首屆十大優秀教育工作者,從教29...
從孩子整體成長和發育規律來說,教養孩子是有科學合理的順序的。孩子的學習習慣,品格和學習能力培養好了,他學習知識就快了...
“不愿意和周圍人說話,一上臺表演就緊張,上課也不敢舉手發言。要鼓勵引導孩子把自信心看作平時的正常習慣,可以對孩子進行不...
”5月19日,談到自家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毛病,家住咸安的馮女士又氣又急,不知道該如何糾正孩子的壞毛病。咸寧市第二小學教師...
“完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重視基礎研究的過程性、應用研究的推廣性、數字技術的普適性,建立科技創新人才業內化、社會化和開...
8月31日,記者在咸寧市第二實驗小學,現場聆聽了一場生動的新生家長課堂。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譚璐說,孩子的好習慣是培養出來...
可以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物質激勵等),并讓他休息5-10...
家長可準備一個小鬧鐘,讓孩子學習管理自己的作息時間,每天給孩子安排15分鐘的閱讀時間。注意生活習慣的培養,孩子應學會自...
今年54的王志勇是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從事教學研究工作33年,擁有豐富的新型農業實用型人才培養經驗。為適應社會需求,咸...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通訊員華先宙、楊莉報道:20日上午,在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科學會堂內,由中國農影中心、市農業農村局、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