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科教 >> 教壇春秋 >> 正文

用情耕耘講臺 用愛呵護成長 ——記通山縣通羊鎮茅田小學老師孟麗娟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4-04-07 10:38

她走出大山又回大山;她堅守初心、扎根鄉村,教書育人28載;她關愛學生,既是老師也是“媽媽”;“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是她的自律信條;“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地成長”是她事業追求的目標。她就是通山縣通羊鎮茅田小學老師孟麗娟。

堅守教學一線28年,她多次獲縣教學常規先進個人、模范班主任等,論文多次獲得省級獎項,課件多次獲得“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優質課競賽二等獎”等。3日,記者走進茅田村,采訪了這位學生和家長們眼中的好老師。

她走出大山又回大山

“從懂事時開始,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談及選擇成為教師的初衷,從小家境并不富裕的孟麗娟說,“教師這個職業在我心中一直都是高尚的、偉大的,我的命運也因教育而改變,所以我也想讓千千萬萬個‘我’因接受良好教育而改變命運。”

1995年7月,走出大山的孟麗娟從陽新師范畢業,滿懷教書育人的熱情毅然選擇回到家鄉通羊鎮執教。從踏上講臺的那一刻,孟麗娟便立誓要潛心教育,默默奉獻,孜孜耕耘。

通羊鎮高坑小學環境簡陋,六個年級八個老師,每位老師都要帶兩門主課,一個星期只有兩節空堂,孟麗娟每天都很充實和忙碌。

白天上課,晚上備課、批改作業,孟麗娟經常要忙到半夜。此外,孟麗娟每周要花半天時間帶學生們去山上砍柴。學校的勞動基地里,孟麗娟帶著學生干得熱火朝天,他們一起翻地、除草、擔糞、收割,種油菜、花生、黃豆,給孩子們改善伙食。學校的兩間土磚做的瓦房,已成為危房,需要拆除,孟麗娟便利用周末時間,帶著學生下瓦、拆磚。

1999年9月,因工作需要,孟麗娟被調到茅田小學。雖然家離學校只有幾分鐘,但為了教學,孟麗娟一直吃住在學校里。

為了不辜負學校和家長的信任與重托,孟麗娟積極參加各種師德師風建設活動,搶抓時間向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請教學習,盡快適應崗位,進入狀態。常利用閑暇時間學習鄉村教學實踐,總結教育經驗,參與各級教學技能大賽,提升教育教學技能。

她因材施教孕育桃李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孟麗娟深知農村孩子對知識的渴望,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孟麗娟不斷地刻苦鉆研教學,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課程標準,注重多方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對工作講求實效,對學生因材施教。

考慮到農村孩子知識基礎較為薄弱,孟麗娟通過不斷地觀察和分析,對班上每一個孩子特點都做到了心中有數,結合每一個學生各自特點,因材施教。

備課時,她會精心設計環節,努力鉆研教材,上網查閱資料,了解學生特點,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資源,結合課堂實際運用課件配合教學,保障40分鐘課堂教學質量。

課堂上,孟麗娟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時間和空間,嚴格落實“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增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盡可能讓每個孩子上課都能跟得上、聽得懂、聽得進,通過循循善誘地引導,做好學生的學習合作伙伴,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教育學生上,孟麗娟很注重培優扶弱的工作,對于后進生,她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的進步給予大力表揚;課后多找學生談心、交朋友,樹立起他們的學習信心,在生活上,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及時給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使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她是老師也是“媽媽”

如今農村進城務工、父母離異家庭的孩子有很多,對于這些“留守兒童”,孟麗娟心中始終記著這樣一句話:要做學生生活中的“母親”。

學生小明出生時便身患殘疾,家中姐弟三個,家境困難,他沒有童年的歡樂,在班里總是沉默寡言,和老師說話也總是戰戰兢兢,這讓孟麗娟看了痛在心里。

孟麗娟了解小明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積極表揚幫助她的學生,讓她感到家一般的溫暖,下課時也經常會帶著小明在學校里散步、聊天。畢業時,給老師的評價表中,小明這樣寫道:“老師,您就像我的媽媽,我會用努力學習報答您的!”

“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金鑰匙’,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孟麗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因為放不下班里40多個孩子,孟麗娟生完孩子兩個月,就把孩子托付給奶奶,毅然回到學校。

28年的教學生涯中,孟麗娟當過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也當過教研組長、教導主任、會計、副校長。教過語文,也教過數學,有時語文數學都教,有時體音美課也都上。在各個崗位上,孟麗娟都兢兢業業地全力完成各項任務。

從青春少女到雙鬢沾染塵霜,從一腔熱誠到滿心付出。28年的教育生涯,孟麗娟將鄉村學校作為育種基地,呵護稚嫩的幼苗,也培育年輕的同事,讓希望之花綻放在綠色田野上。

記者 朱亞平


編輯:何珊

上一篇: 靜心教書 潛心育人 ——記赤壁市第一初級中學教師蔡正忠
下一篇: 九宮山下育桃李 ——記通山九宮二小教師程海河

相關新聞

  • 那時春

    歐陽明(赤壁)童年時總把春天藏在牛角里看牛吃草看大地返青生怕不小心那些長在夢里的綠茵一下從大地上溜走年輕時穿過深山老...

  • 心中藏有火焰

    許愛瓊(嘉魚)持續多日的暴雨把小城的每一條街道淹沒成小小的河流。之后,他回到了縣城,住進了廉租房,在一家公益性愛心粥...

  • 仁慈拙樸銅鐘山

    從小到大,我無數次攀登銅鐘山,總想為她寫點什么,但她既無壁立千仞的懸崖,也無鬼斧神工的石林,更無繁花似錦的美景,只是...

  • 時光里的老屋

    孟慶忠(溫泉)陽春四月,當一場一場的春雨輕輕地灑過,記憶的塵埃,便在一種漠然里開始蘇醒。祠堂的上方,供奉著祖先的靈位,...

  • 咸寧市王值軍獲評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

    咸寧網訊記者張敏報道:日前,中央文明辦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我市王值軍獲評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

  • 行走大幕山

    車窗外,有斑斕的楓葉,火紅一樣在寂寞深山處燃燒,銀杏葉的明黃,松針的青翠……陽光在枝葉間流淌,大幕山展現出色彩絢麗的...

  • 行走大幕山

    車窗外,有斑斕的楓葉,火紅一樣在寂寞深山處燃燒,銀杏葉的明黃,松針的青翠……陽光在枝葉間流淌,大幕山展現出色彩絢麗的...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那山,那人,那苗寨——十八洞村三代...

    題:那山,那人,那苗寨——十八洞村三代人的奮斗史新華社記者丁錫國、袁汝婷、張玉潔十八洞村的故事,離不開大山。困于大山,...

  • 《黨史上的咸寧記憶07》——英雄母親黃菊媽

    照片上的老人名叫黃菊媽, 1959年10月1日, 77歲的黃菊媽應邀參加國慶10周年天安門觀禮,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出生于1882年...

  • 故鄉的白羊山

    程應峰(溫泉)白羊山是家鄉的一座山。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u id="mkfrf"></u>

          <p id="mkf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