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程四紅,一腔熱血扎根山區教育26年,一如她的名字“四紅”,像極了那漸次開放的四季山茶花,丹心向陽,熱情似火,四季如歌。
熱情似火,做學生成長的貼心人
13日,崇陽縣實驗小學的學校里春意盎然,新一學期雖然還未開始,但熱情滿滿的程四紅和其他老師們已經陸續來到學校報到,規劃和設想著新學期里的新計劃。
看著熟悉的校園、熟悉的講臺,程四紅想起自己第一次踏進教育崗位時的場景。1996年9月,19歲的程四紅從蒲圻師范畢業,帶著對教育的熱愛和憧憬,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大山深處的崇陽縣,在金塘鎮小開啟了她教學第一站。
當第一次聽到孩子們親切地稱呼她“程老師”時,她激動不已。那天晚上,她在日記本上寫下了一句話:“我要當一名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p>
當時的教學條件艱苦,程四紅經常要翻山越嶺,家訪未按時到校的孩子;節衣縮食,替貧困學生補交上欠缺的學費。為穿著有破損的孩子做起針線活,在自己的教師宿舍為不方便回家的女生搭起床鋪等。她感慨當老師最大的快樂就是跟孩子在一起,老師跟孩子的每一天都是精彩的,不能彩排,也不能重來。
因為學校師資力量薄弱,程四紅經常忙得連飯都吃不上,但她從沒覺得苦,從沒有動搖過,一心為山里孩子點亮那盞心燈。從金塘鎮小到白霓鎮小再到崇陽縣實驗小學,程四紅一路走來,不變的是那顆教育的初心。
2011年9月,學生丁松濤來到了程四紅的班級,這個孩子肌無力的病情十分嚴重,只能坐在輪椅上。孩子不能行走,上廁所和玩耍都是問題,學習也是問題,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只有年邁的奶奶接送他。程四紅與科任教師商量對策,在班級成立愛心團,發動班級學生加入愛心幫扶中,大個子男生負責他上廁所,女生負責他的用水和衛生,成績優秀的孩子和科任教師負責他的學習。在程四紅的組織和帶領下,愛心團隊的孩子各負其責,工作井然有序。
為了讓丁松濤感受到父母般的關愛,“六一”兒童節那天程四紅特地為他買來嶄新的衣服;為了讓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程四紅特意組織了《學習雷鋒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為了讓他能自強自立,程四紅特地為孩子們準備名著導讀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帶領孩子們在《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課文中認識不僅外表美而且人格美的居里夫人;將出行最方便的位置讓給了他,課間和孩子們一起攙扶他活動四肢。在大家的關愛下,丁松濤重新陽光地面對生活,積極參與同學們的活動,順利完成了小學學習課程。
綜合培養,做教學改革的領頭人
“學習語文,重在興趣和積累。”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內外閱讀習慣,每個月的中旬,程四紅都在班級里開展系列閱讀活動。
程四紅在所任班級中開展“天天誦讀經典——周周讀書交流會——月月賽詩會——期期讀書報告會”活動;班里成立敬老愛幼團,勤學好問團、體育健康宣講團、美育宣講團、勞動技能宣講團5個宣講團,提高學生聽說能力;開展以“相伴同悅讀,共抒家國情”為主題的親子閱讀活動,倡導家長參與閱讀,讓閱讀走進每個家庭;創辦班級習作集《小小荷》,鼓勵學生個人出專集,成立以學生為主編的編輯團隊,指導孩子們校對文字、排版、策劃個性化封面和封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填鴨式”灌輸被動學習,強調學生死記硬背,生搬硬套,機械訓練,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程四紅用“愛、嚴、微”的教學模式,進行角色轉換,老師從前臺隱退,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采取“晨讀國學經典,午書中華漢字,暮省當日之事”、“課前誦讀、課堂品讀、課外厚讀”的方法,以讀促教、以讀促學。
在課堂教學時,程四紅提出了“雅趣”語文的教學主張,課程內外要讓學生“悅”起來、“站”起來、“動”起來,讓老師“舞”起來,程四紅說語文課堂就應該是文雅、高雅、靈動、有趣味性的。
程四紅的語文課堂上,她以活動為支撐,讓學生在雅讀、雅賞、雅悟、雅書的過程中品味語言,習得方法,陶冶情操。
在做好語文老師本職工作的同時,程四紅不懈余力參加學習和教學研究工作。
2020年疫情期間,程四紅帶領學校教學管理團隊探究出的“線上教育”模式,作為典型案例在中國教研網、中國教師研修網“未來線上線下融合教學與教研創新”云論壇上分享;2020年,程四紅參與國家級課題《全國班主任專業化研究》、省級課題《如何指導中段學生寫好素描作文》《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等研究;參與省級特等獎實驗小學《做優雅人》校本教材和咸寧市地方教材《咸寧名人》的編寫。她在培養孩子們綜合能力的同時,不斷領頭教學改革工作。
建設平臺,做教育發展的鋪路人
教學路上,程四紅深知個人力量勢單力薄。作為崇陽縣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從2018年至今,程四紅和團隊跋山涉水到過崇陽縣的邊遠地區大源、高枧、沙泙;時常穿梭在縣城周邊的鄉鎮白霓、路口、石城、鹿門,架起了縣直小學之間教研的橋梁。
2019年11月25日,程四紅帶領名師工作室成員首次在崇陽實現聽評課現場直播和遠程教研。
在教學、教研工作中,程四紅帶領團隊向名校學習管理經驗,不斷探索、甄別、辯證思考,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建好“百千萬”三個平臺,推動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
建好“百人教研”平臺。程四紅在學校開展全員大練兵,實施“百人大講壇”課例研修;以老帶新,實施“青藍結隊”工程培育新苗;重在落實,實施“推門聽課”會診課堂;名師導航,發揮名師工作室引領發展作用。學校、梯隊、操作、名師工作室四級教研平臺的運作,打造專業發展共同體。
建好“千人管理”平臺。程四紅率先在學校成立教務處、教研組、學生干部近千人的管理團隊,堅持學生、教師是學校管理的主人的理念,積極搭建師生參與學校管理的舞臺,為學校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奠定基礎。她提出并落實“一勤”(開展“健步行”活動,勤巡查)“雙測”(自我監測與校級監測)“三通”(即教務處、教研組、學生干部三通教學管理模式)的管理模式。
建好“萬人閱讀”平臺。程四紅成立了“馨逸讀書會”,建立教師書吧,首次以教師寫的讀后感、育兒故事、教育小故事等,匯編成冊,取名《足跡》,寓意是希望教師在成長的歷程中一步一個腳印。她倡導全體師生和廣大家長積極參與全民閱讀活動,利用校園廣播、班級微信群、黑板報、電子屏等營造濃厚閱讀氛圍,讓閱讀走進每個班級,每個家庭,每個社區。
25年來,程四紅先后被聘任為2013年度“湖北省貧困地區專業技術人才奉獻崗位”人選、湖北省小學語文“優秀教師”、省課題實驗“先進個人”、咸寧名師等榮譽,程四紅名師工作室被評咸寧市優秀名師工作室。她所執教的口語交際課《談談爸爸媽媽對我的愛》等10多節語文課分別被評為省、市、縣級一等獎,撰寫教育日志達600多篇,20多篇文章獲獎或發表。
路雖遠,力行能至;事雖難,善做必成。
程四紅,一株扎根山區的四季山茶花。她,向陽而生,用愛沐浴學子,把陽光播撒在每一位學生的心田;她,向上而長,勤勉努力,開辟教學教研的一片嶄新的天地;她,向善而行,無私奉獻,推動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
編輯:何珊
上一篇:
通山縣優秀教師孟麗玲 富水湖畔的美麗“媽媽”
下一篇:
省十佳輔導員羅蘭 愛是責任與擔當
:26日, ,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對咸寧名師工作室進行年度工作考評的通知》要求,組織專家團隊對全市20個市級名師工作室2019年工...
近日, 2019年度“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名單正式公布,鄂南高中朱旋農老師榜上有名。據悉,該校專門制定了《鄂南高中名師工...
6月3日召開的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議上,我市通報了2019年度人才工作創新項目評選結果,市教育局申報的項目——名師工...
咸寧網訊記者焦姣、通訊員孫文英、朱麗春報道:近日,咸寧市中學化學實驗創新大賽在鄂南高級中學舉行。此次活動由咸寧市教科院...
咸寧網訊通訊員姚志紅報道:近日,在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基礎上,經評審委員會專家網絡評審和綜合評議,我市黃新階名師工作...
通過此次培訓,大家明確了建立名師工作室的目標,掌握了建好名師工作室的方法,提振了建設好名師工作室的信心,大家紛紛表示...
咸寧網訊通訊員汪永富報道:12月5日—7日,第三屆全國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高峰論壇暨“后疫情時代”全國名師工作室發展建設2020研...
通山,通通是山,在山區的201所學校, 90608名學生是如何跨越大山的阻礙,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通山縣教育局局長王定明說,經...
咸寧網訊記者王恬報道:2月18日, ,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人選名單》,該校語文教師程靜成功入選,...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查生輝甘青他在教育戰線奮斗了26年,連續8年參加湖北省高考作文評卷,先后在省級以上語文核心期刊上發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