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咸安區馬橋鎮教育系統普遍傳頌著一名基層一線教師的事跡。他的事跡,雖然平凡普通,甚至微不足道,但卻令人感動:一名普通的基層教師,卻能在平凡工作中,自覺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認真履行好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把美好的年華獻給農村教育,把濃郁的真愛播灑農村教苑,把淵博的知識傳授農村孩子。他,就是馬橋鎮小學副校長、四(3)班數學教師——袁義勛。
“充電”學習 提高素質
今年48歲的袁義勛,上世紀60年代未出生于咸安區馬橋鎮嚴洲村。1988年7月畢業于咸寧中等師范學校,后函授畢業于咸寧市廣播電視大學。他先后任教于馬橋鎮高賽小學、紅金小學,1991年調到馬橋鎮小學任教。見到袁義勛時,只見他穿著樸素、大方,表情謙慎、溫和,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積極堅毅的目光,頗有舊時代“教書匠”的風韻。
“從教以來,我一直注意加強學習,提高師德修養和教學業務水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袁義勛首先談到"充電"提能。
據悉,多年來袁義勛一是注意學習時事政治,特別是學習各級一系列教育教學工作精神和政策,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師德理念,認真撰寫學習筆記,積極參加區教育局、馬橋教育總支、學校組織的各類學習活動,不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袁義勛還積極鉆研教學業務。通過看書自學、上網查詢學和學他之長,補自己之短等方法學習。并進行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撰寫教學論文,參與交流討論教學設計等。經過“充電”,袁義勛的政治素質、師德修養、業務水平大幅提升。2010年9月,他函授“小學教育專科”取得大學專科畢業證書,2012年,他撰寫的“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方面的論文獲得省級二等獎。
真心真情 呵護學生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在袁義勛的“字典”里,教師關心學生就要像關心自己孩子一樣,真心疼愛,無微不致。學生犯錯了,他不是批評責備,而是與之談心;學生有難了,他不是躲避,而是積極主動關心幫助。
1995年10月,馬橋小學六(4)班學生陳季(化名),母親長期在外打工,父親因忙于農活,顧及陳季少。陳季由此放任自由,學習不用心,原本聰明,成績較好,表現較好,慢慢“走下坡路”,上課不用心聽講,經常不做作業,成績日漸下降。對此,袁義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一方面步行幾里路去陳季家走訪,與他父親反映陳季情況,爭得他父親的重視,建立“家校”橋梁關系,幫助陳季成長進步;另一方面,袁義勛主動找陳季溝通、交流,引導他改正缺點,用心學習,把聰明、心思用在學習上。經過袁義勛的努力,陳季成績逐漸進步,期末入圍咸高少年班,后以優異成績考入馬橋中學重點班,中學畢業后考入咸寧高中。這是袁義勛真心真情,呵護學生成長進步的一個縮影。
安全護送 天天如此
古人言,善始容易,善終難。然而,袁義勛作為副校長,分管政教、德育、安全。多年來,他除善始善終做好這些工作外,還每天放學時在廣播里提醒值班護送老師別忘記護送學生過馬路。并且,他自已主動天天堅持與值日老師一起安全護送學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管天睛,還是落雪下雨,始終如一。
一天,袁義勛感冒了。有老師勸他,今天就別去了,可他卻說,學生安全工作重于天,不能有僥幸心理。于是,他還是堅持參加護送學生安全過馬路。遇上雷雨天氣,袁義勛還教育提醒學生不要接近有高壓桿、高壓線、變壓器等地方,預防觸電。一次,下雨放學時,一名學生沒有帶雨傘,放學時,他跑到變壓器下面躲雨。袁義勛發現后,立即趕到跟前,將該生拉過來,給他講清高壓器下面危險,容易觸電。經過袁義勛教育,這名學生說:“袁老師,我錯了,感謝您關心”
“袁義勛老師幾十年認真履職,扎根農村教育,把美好的青春年華播灑在這塊園地,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子,他是我校全體老師學習的榜樣。”采訪結束時,該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黎昌紅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余丹:萬綠叢中一點紅
下一篇:
陳浩:一片丹心寫赤誠
易秋生,在咸安區教育界可是個響亮的名字。他今年51歲,咸寧高中高三B7、B9班地理老師。上世紀60年代中期出生于湖北省黃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