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記者相約前往咸寧高中采訪。剛進該校辦公室,一位中等個子的青年男子便迎了上來。他熱情中透露出幾分靈活,樸實中顯示幾分干練。他,就是該校高三年級B1、B3班物理教師邵勁松。
今年42歲的邵勁松,上世紀70年代中期出生于咸寧高新區橫溝橋鎮栗林村6組,1995年考入湖北師范學院,1999年畢業后,先應聘到福建泉洲泉港第六中學任教。4年后,經咸安區統一招考考入咸寧高中任教。回眸往昔,邵勁松就像一支紅燭燃燒自己,盡寫忠誠。
鉆研業務 提高素質
“我從教的第一天起,就注意鉆研教學業務,提高教書育人能力……”進屋剛坐靜,邵勁松便直奔主題。
正如他所言:畢業任教后,他首先注意學習時事政治,學習省、市、區和教育部門關于做好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在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同時,邵勁松還積極學習鉆研教學業務,不管在那個學校,他都如此。特別是在咸寧高中教物理課時,他更是認真學習鉆究,吃透教材。為了教好該課,讓學生掌握更好、更多的知識,邵勁松采取“挑燈”夜學、“5+2、白+黑”學、向身邊同事請教學、上網查詢學和走出處向他人求學等辦法進行自學。近年來,由于新課改工作的推進,新編印的新教材有些變動。一次,邵勁松在備課時,遇到一個問題有些疑惑。
“您好!我是咸寧高中的老師,有個物理方面的問題想請教您!”邵勁松來到鄂南高中,虛心向一位物理老師請教。這時,這位老師見邵勁松如此謙虛、真誠,十分感動。于是,他立即為邵勁松解疑釋惑,使其矛塞頓開。
真心實意 幫助學生
邵勁松有句口頭禪:當老師就要把學生當朋友,就要真誠對待學生,真心關愛學生。
“喂……喂”2015年11月一天晚12點,邵勁松忙完學校事務,回到家剛休息不久,手機便響了起來。接聽后原來是學生周揚(化名)媽媽打來的,說周揚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思想背上包袱還沒有回家。
“大嫂,你別著急,我去幫你找……”聽到這消息,邵勁松一邊勸著周揚媽媽,一邊翻身起床出門去尋找。他驅車來到學校,在周圍找了一遍,然后,到街上找遍了周陽有可能去的地方,最后終于在一家網吧找到了周揚。
“邵老師,謝謝……謝謝……”周揚的媽媽握著邵勁松手,連聲道謝。
第二天,周揚來到學校后,邵勁松把周揚叫到辦公室,與他溝通交流,耐心地開導他,幫助他分析沒有考好的原因,鼓勵他振作起來,爭取下次考試打個“翻身仗”。就這樣,周揚在邵勁松的關心下,學習積極性日漸高漲,期末考試時,成績步入班上前10名。
邵勁松像這樣真誠關愛學生還有很多,這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推進課改 教學相長
采訪時,記者還了解到邵勁松注意遵循教學規律,深入探究教學方法,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不斷更新觀念,積極參加學習培訓,先后撰寫了相關論文、制作了相關課件,并獲得了相關獎項。
同時,劭勁松還根據高中學生年齡特征和身心性格,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課堂教學采取引導、輔導、自主、合作、探討等方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學習反應慢、成績差的學生不歧視、不放棄,耐心輔導,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笨鳥先飛,迎頭趕上。學生錢亮(化名),從小患過腦膜炎,學習方面有些遲頓,記憶力差,成績總是掉在后面。對此,邵勁松態度溫和地與他交流,鼓勵輔導他,對一些重點、難點東西要求他反復理解,反復背誦,反復做題。看見他有一點進步,就及時表揚、肯定。在邵勁松的悉心幫助下,錢亮由差生變成優等生。
由于邵勁松教學方法得當,工作腳踏實地,每年高考,他所帶的班級學生考績斐然。其中,2011年,家住賀勝橋鎮花坪村的一名女學生以612分的好成績考入中南財經大學。(□圖/文 記者 葛建偉 通訊員 劉昌謀)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崇陽縣白羊小學舒全林老師的故事
下一篇:
譚建偉:學海領航奔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