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專屬福卡。(新華社發,張曉嬌設計)
??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 題:乙巳大吉,迎春暖花開!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公歷2025年1月29日,農歷乙巳春節。
??大年初一,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一年之元,一月之元,一日之元。三朝三元,四季開端;人勤春早,迎春爭先。
??我們走出家門,去迎春暖花開。
??“過年”“春節”等的甲骨文寫法,成為互聯網、小程序、春聯微信群里的熱門話題,把我們帶回到春節原鄉。
??歲月流轉,我們過大年,迎春節,重建著與根脈的關聯。
??我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從甲骨文到金文,“年”字就是上面一個“禾”,下面一個“人”,筆走龍蛇就是五谷豐登、人壽年豐;“春”字就是三個“木”一個“日”表意,以“屯”表音,寫出來就春陽撫照、萬木滋榮。
乙巳年特種郵票圖稿,左為“蛇呈豐稔”,右為“福納百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我們返鄉回家,迎春暖花開。
??從甲骨文開始,“鄉”“向”“饗”同源,就包含著相向而坐、一同進餐的含義。我們不遠千里,返“鄉”回家,相“向”而坐,一起“饗”年夜飯。象形、會意、形聲,橫豎撇點捺,方塊字里就是柴門犬吠,風雪歸人。即使人工智能數字化時代,依然是耕讀傳家的寫照。
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民演舞獅迎新春。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我們在城市里,迎春暖花開。
??主要平臺數據顯示,北京、重慶、成都、上海、鄭州、西安、廣州、武漢既位列為TOP10熱門目的地,又是TOP10的熱門出發地。從城市到鄉村、從鄉村到城市、從城市到城市,是城市化進程,是“反向春運”,是到城市旅游的農民新客源、新消費,城鄉融合的新亮點。
??我們到南方去,迎春暖花開!到三亞去,潛水、游泳,看朵朵浪花;到西雙版納去,感受雨林萬物蔥蘢,木棉花開如霞。
??我們到北方去,迎春暖花開!到漠河看北極之光,到爾濱、長春、阿勒泰去,滑雪、賞雪、溜冰,感受霧凇樹掛,飛雪如花。
春節臨近,瓊州海峽迎來過海客流高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我們感受自然四季的開端,也重溫我們文明根脈的開端。春節鑼鼓里,有春暖花開、生命繁育的生機勃勃,也有“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的生生不息。
??AI成了蛇年春節“最靚的仔”,幫我們對對子、寫春聯,作旅行助手、幫無人駕駛、助視頻拜年……科技的靈魂仍然是感受春天、感恩自然、感悟創造,是千年不變的家國夢、萬里無阻的團圓情。列祖列宗、英烈先賢與我們同在,春節文化刻在我們的基因里,而且以天下大同的名義“開源”。
多國留學生在天津感受春節民俗。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大海深處,春暖花開。
??珠江口,世界上唯一具備11000米超深水鉆探能力的大洋鉆探船“夢想號”,正忙著為即將到來的首航深海做準備。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換裝升級的“蛟龍”號正準備春節后水池試驗,赴南海海試。
??中國春節,對在南半球的中國大洋深海工作者,大年初一意味著春暖花開。“探索一號”科考船正搭載“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南半球執行載人深潛國際聯合航次。
??大地深處,春暖花開。
??春節前夕,深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超萬米科學鉆探技術與裝備”項目啟動,我國超萬米科學鉆探要達到國際領先,打造又一“國之重器”。
??藍天深空,春暖花開。
??今年春運預計人員流動量90億人次,自駕出行占比超80%。“回家的路”仍是北斗護航: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讓每一份出行路線都精準無誤。
??迎春節、過大年,里面有農耕文明的生產方式,也有炎黃子孫的生活方式。我們奮發圖強、后來居上,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但是講究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精耕細作的價值觀不變。經過工業文明淬煉,古老的農耕文明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中重生。
??大年初一,乙巳大吉。
??民間以正月初一日為“雞日”,雞被稱為五德之禽,具備文、武、勇、仁、信五德。
??“鐺鐺鐺……”悠揚鐘聲敲響零時,華夏大地迎來乙巳年春節。我們一起倒計時,這背后是北京時間的“心臟”——中國人突破封鎖禁運造出的世界最精確的原子鐘。
??在大紅春聯貼上空間站的時代,在中國科技為全球精確授時的時代,我們已經不再靠雄雞報曉。
??但大年初一仍然是我們的吉日,一唱雄雞天下白,我們走進春天里。
策劃:陳芳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金蛇賀歲 春滿神州——全國各地群眾喜迎乙巳春節
下一篇:
綜合消息丨共賀新春 共期未來——國際組織負責人和多國政要祝賀農歷蛇年新春
? ?王蒙徽(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來源:3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作者:王蒙徽(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
8月28日, 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分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行。
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記者趙旭)晨光躍過群山,推開薄霧,灑在熱氣騰騰的煎餅攤上。無論時間如何流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
? ?文字記者:樊曦、黃垚、王優玲、葉昊鳴、王君寶、丁怡全、魏一駿? ?視頻記者:王洪流? ?海報設計:卓越、劉澈? ?...
針對反映強烈的限定交易、歧視性規定等突出問題,加大執法打擊力度。在提升自身開放水平的同時,為世界經濟和各國發展創造互...
9月,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印發相關指導意見,提出將組建全國“銀齡行動”志愿服務隊伍,行動將融入東西部協作和省域內區域協調...
“農耕生活記憶館的建成,不僅讓當地村民和游客們感受到了濃濃的鄉土味,用印跡鄉村的形式推進村落共同記憶的回歸,也助力當...
“我會堅持將博物館辦下去,讓更多人了解農耕文化,傳承我們的民族精神。
真可謂:斗室乾坤大,鄉賢視野寬。
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體驗了書香與泥土氣息交融的耕讀氣息,深刻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對書寫技能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