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兩鄂州,上下武昌城”。站在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C位”,鄂州長期性戰略紅利、制度性政策紅利、持續性市場紅利加速釋放,交通區位優勢更加突出,集聚高端資源更加有利,引領帶動作用更加凸顯。1月21日,武漢城市圈主流媒體聯盟記者聯合對湖北省人大代表、鄂州市委書記孫兵進行了專訪。
湖北省人大代表、鄂州市委書記孫兵。鄂州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
記者: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頻現“鄂州元素”,特別是盤點2021年全省發展成績時,“武鄂同城”可圈可點。這不僅寄托著省委、省政府對鄂州的殷切希望,也彰顯出鄂州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鄂州在“武鄂同城”方面實施了哪些有力舉措,工作進展及成效如何?
孫兵:一年來,鄂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省委十一屆八次、九次、十次全會精神,緊扣“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深入推動武漢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堅持”上:
一是堅持交流同頻,共商合作大事。開展對接互訪。去年5月6日,武漢市長程用文率黨政代表團來我市考察對接。8月23日,我和市長陳平帶隊赴東湖高新區進行回訪。武鄂兩市已實現常態化對接互訪,建立起市級主要領導每季度一溝通、分管領導每月一例會、相關部門每周一碰頭的聯系機制。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暨武鄂同城化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領導擔任組長,下設8個專題工作組,印發武鄂同城化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年度工作要點。壓實工作責任。對《省有關單位支持三個城市圈(群)同城化發展2021年度工作清單》等文件涉及鄂州事項進行分解落實,建立工作臺賬,實行掛圖作戰,責任到人。
二是堅持規劃同編,共繪發展藍圖。在同城規劃上深度融合。參與編制《武鄂同城化空間規劃》,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并進行意見反饋。葛店開發區、紅蓮湖新區納入東湖科學城260平方公里拓展范圍,葛店開發區全域納入《武漢大都市區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協同編制《武鄂融合發展示范區·城市客廳規劃》,推動武鄂交界區域加速融合。在專項規劃上全面對接。參與編制《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發展戰略規劃》,以紅蓮湖—葛店科創組團和鄂州機場臨空組團為重點,構建“一橫一縱”兩條創新發展帶,形成“兩帶兩組團”的空間布局。配合編制《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國土空間規劃》,已通過省政府專題會審查。在規劃調整上步調一致。因東湖高新區大科學裝置落地需要,與武漢市共同研究未來二路遷改事項。開展紅蓮湖新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產業園儲備地塊工作。
三是堅持交通同網,共建聯運樞紐。公路交通織密織牢。鄂咸高速已通車,武陽高速鄂州段預計今年4月底基本建成,新港高速力爭今年一季度開工建設。機場高速一期建設順利,燕磯長江大橋初步設計已獲批復。全面規劃打通與東湖高新區連接路。軌道交通方便快捷。鄂州到武漢每天有43趟火車(高鐵、城鐵),武漢地鐵11號線葛店段運營良好,日均客流量超過1萬人次。武鄂市域鐵路已納入《湖北省“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武漢地鐵30號線紅蓮湖延伸線已納入《武漢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8-2035年)》。水運交通相輔相成。轄內長江岸線五大港區全部納入武漢新港規劃建設范圍,三江港已劃歸新成立的省港口集團統一管理。航空樞紐優勢互補。花湖機場于去年12月29日順利校飛,與天河機場共建武漢民航客貨運門戶“雙樞紐”。
四是堅持科技同興,共筑創新高地。完善創新布局。承擔光谷科創大走廊東擴首站責任,高標準規劃建設紅蓮湖—葛店科創組團、鄂州花湖機場臨空組團,無條件助力武漢創建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打造“葛店—華容(三江港)—鄂城—臨空經濟區—花湖機場”橫向沿江產業科創帶和“葛店—紅蓮湖—梧桐湖”縱向生態科創帶,形成全域創新格局。規劃建設樊口濱江科技新城,爭創國家級高新區。加強市校合作。頒布與12所武漢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工作方案。華中科技大學鄂州工研院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續簽第二輪支持3億元財政資金協議。武漢工程大學青天湖研究院成功簽約揭牌。新增11家省級校企聯合創新中心、5家省級專業型研究所。壯大創新主體。建立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領軍型科技企業”梯次培育鏈,推動202家企業參評入庫“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系統”。深化“研發在武漢,轉化在鄂州”模式,推動萬度光能、深紫科技等科技成果產業化。擴大市級股權投資引導基金規模,撬動省高投、長江基金等社會資本。
五是堅持產業同鏈,共促轉型升級。明確產業體系。大力發展以“光芯屏端網”為重點的光電子信息1個千億級產業,著力打造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高端裝備、新能源、綠色建材、低碳冶金5個五百億級支柱產業,培育壯大航空配套、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現代農業、文旅康養、數字創意、智能制造7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加強產業配套。去年與武漢對接簽約項目36個,總投資221.5億元,占我市招商引資簽約項目比重達48.6%。三安光電一期已投產,芯映光電、瑞華光電今年4月實現生產后,將進一步補齊武鄂芯片光電縱向產業鏈空白環節。容百鋰電、虹潤新材料、南都新能源與武漢東風、小鵬等新能源汽車企業配套。加快建設葛店大健康產業園,與光谷生物城共建生物醫藥產業鏈。以華工科技激光、普路福和鎧爾慷為龍頭,帶動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布局數字經濟。推動5G智慧機場、三江港5G智慧港口、紅蓮湖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園等一批數字融合賦能項目開工建設,為武鄂數字產業協同奠定良好基礎。
六是堅持民生同保,共享美好生活。教育共建。華師新校區、華夏理工學院在梧桐湖新區落戶,省幼師、武職、長職已入駐葛店開發區。推動師資力量交流互動,促進武鄂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醫療共濟。省中醫院在葛店設立分院、與省新華醫院共建梁子湖區人民醫院,武漢精神衛生中心、傳染病醫院對口支援市精神衛生中心和市三醫院。市中心醫院、鄂鋼醫院開通異地醫療機構門診結算業務,核酸檢測能力互相支援。服務共享。擬定16條“武鄂人社同城化合作事項清單”,通過省集中系統辦理申報核定、社保繳費等業務18.6萬筆。醫保異地聯網結算10627人次,統籌支付9521.81萬元。人才共通。組織三安光電等36家企業參加武漢秋季校園雙選會。組織武漢高校29名研究生赴我市實習掛職鍛煉,選派19名優秀干部到武漢跟班學習。環保共治。建立梁子湖保護信息互通聯絡、聯合行動機制,完善跨市聯合執法長效機制,合力建設環梁子湖區域湖泊治理國家級示范區。聯合開展嚴家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公積金互認互貸。深入推進公積金互聯共享平臺建設、異地轉移接續和互認互貸等事項,受理武鄂公積金異地個人貸款共174筆、6852萬元。
2021年12月29日,鄂州花湖機場建成校飛。鄂州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
記者: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鄂州市圍繞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推進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的內容,有哪些具體部署?
孫兵:前不久,鄂州市第八次黨代會勝利閉幕,會議提出,要深入推進“武鄂同城、城鄉融合”,為加快建成武漢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區、全國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和國際一流航空貨運樞紐而努力奮斗,首當其沖明確了建設武漢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區的目標。具體來說主要是圍繞“五個進一步”再鼓干勁、再加力度。
一是進一步下好規劃同編“先手棋”。加快編制武鄂同城化發展規劃,重點圍繞產業協作、空間布局、功能定位等核心問題展開對接,形成優勢互補、相輔相成的格局。加快武鄂道路交通規劃等專項規劃的科學對接,實現武鄂各項規劃協調統一。積極參與《湖北省花湖臨空經濟區總體規劃》,推動臨空經濟有序發展。
二是進一步按下交通同網“快捷鍵”。抓緊推進武鄂市域鐵路、武漢地鐵向鄂州紅蓮湖和梧桐湖延伸、機場高鐵項目,打造“軌道上的武鄂同城化”。加快推進武鄂高速通道、干線公路網建設,暢通武鄂內部循環“大動脈”。按計劃推進武鄂城際連通路項目建設,確保如期貫通。統籌推進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管理、運營,實現共建共享。
三是進一步激活科技同興“源動力”。加快推進光谷科創大走廊鄂州功能區建設,推動華師梁子湖校區盡快開工,爭取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在鄂州建立分支機構。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四是進一步打造產業同鏈“強引擎”。共同打造“光芯屏端網”“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世界級產業集群,加速推進武鄂同城示范項目、葛店大健康產業園項目建設,建立葛店國家級光電子產業園。探索共同制定產業地圖,設立專項產業基金,開展聯合招商。加快推進與東湖高新區共建產業園區“園外園”項目。加強與武漢、黃石和黃岡的對接聯系,共同打造臨空經濟帶。
五是進一步筑牢民生同保“壓艙石”。加速推進武鄂教育共建,健全武鄂醫療協調聯動機制。加快推進公共服務互通,擴大高頻政務服務事項通辦范圍。完善大梁子湖共建、共管、共治保護機制,加強兩市交界處市容和衛生環境整治。
總之,鄂州將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牢把握“武鄂同城、城鄉融合”發展定位,全力以赴推進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核心區建設,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作出更大貢獻!
(武漢城市圈主流媒體聯盟 鄂州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周長慶 周奧 長江日報記者蔡早勤 高喜明)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共建科創大走廊,導入萬億產業鏈——訪湖北省人大代表、黃石市市長吳之凌
下一篇:
9月25日,由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漢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武漢旅游體育集團主辦的“2020打卡武漢玩轉江湖”活動啟...
7月29日,嘉魚縣潘家灣鎮東湖圍堤, 62歲的“老水利”游道書在察看堤岸,對內坡進行清溝瀝水,保持堤坡干燥,防止散浸集中形...
英雄社區愛國情,鄰里守望感黨恩。本屆鄰里感恩節將從9月26日持續到10月8日,期間將以“鄰里頌”“鄰里情”“鄰里秀”“鄰里幫...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四聯五到位”解決百姓急難愁盼事——湖南寧鄉推動黨史學習教...
高新區作為城市新中心,交通便捷,輻射能力強,施政效率高,資源和政策優勢突出……躋身高新區“國家隊”方陣之后,咸寧高新...
2月26日正月十五,武漢楚劇院的演員們將在武漢蔡甸花博匯中心廣場,為游客免費送上經典楚劇折子戲《賀端陽》《小姑賢》,與大...
33年前,在“武漢地圖外兩厘米”的地方,誕生了一個簡陋的新型機構——東湖新技術創業者中心。近年,全球、全國“首創現象”...
受強降雨影響,我市湖泊水庫水位持續上漲。
武漢東湖新城社區黨委書記陶久娣——基層治理強,居民更幸福1月14日,陶久娣(中)和社區抗疫先鋒隊隊員在一起。黨員干部下沉...
1月16日,位于武昌區東湖西路116號的“桂鄉咸寧”嘉魚體驗館,陸溪野生蓮藕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龔木前將600斤野藕送到這里展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