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5月18日電??題:這是辛付村,也是“幸福村”!
新華社記者馬莎
“200斤沒問題!下午就發貨。”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土橋鎮辛付村的一座溫室大棚里,32歲的李珊珊“擠”在架豆豐收的一片綠意中,沖妻子付荷花大聲重復著剛剛電話里接到的訂單。大棚門口,一袋袋新鮮采摘出來的架豆,被碼得整整齊齊,準備運往周邊的農貿市場。
李珊珊與妻子付荷花在溫室大棚里搬運剛剛采摘的架豆。 新華社記者馬莎攝
一座座院落錯落有致,一條條村道寬闊平坦,載著架豆的貨車穿梭在像公園一樣的辛付村里。忙完棚里的活,李珊珊又匆忙趕回家中,與老人商量新房客廳軟裝設計的“掃尾工作”。雖然忙得不亦樂乎,但他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燦爛的笑容。
臨夏縣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平均海拔超過2200米,曾是我國深度貧困地區。2013年從湖北省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李珊珊創過業、打過工,卻都以失敗告終。
“那時候一心想著走出大山多闖闖,總覺得外面機會多。”李珊珊表示,當時辛付村大多數年輕人的想法跟他一樣。
2020年,經過村上干部和家人的反復勸說,李珊珊決定在而立之年拼一把,返回家鄉種植大棚。“我沒有種植經驗,但政府有技能培訓。”李珊珊打開手機,展示著“辛付村日光溫室指導交流群”里的聊天內容。“選種、育苗、施肥、采摘……在群里,與種植相關的各類問題都能隨時提問,專家都是‘秒回’,這只是線上的,線下鎮上農技站的專家們也會定期來給我們指導。”
李珊珊展示“辛付村日光溫室指導交流群”。 新華社記者馬莎攝
辛付村包村組長齊永霞介紹,近年來,辛付村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設施農業,流轉土地1300畝,建成高效節能溫棚300座。“通過集中經營、分散經營和農戶自主經營的方式發展溫棚蔬菜。目前,全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兩年多的時間,李珊珊已經發展成村上的種植大戶,經營著12座溫室大棚,種植了架豆、西葫蘆等蔬菜,每座大棚的年收入超過30000元。“現在,周邊一些老百姓到他家棚里打工,每人每月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讓一部分人實現了就近就業。”齊永霞說。
錢包鼓了,生活好了,辛付村老百姓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村子的“顏值”也越來越高。“過年的時候親戚來串門,都找不到我家在哪,變化太大了。”李珊珊說。
李珊珊帶著兩個孩子在新家小院玩耍。 新華社記者馬莎攝
土橋鎮黨委書記魯得強介紹,近年來,通過一系列人居環境提升項目的實施,辛付村已經初步實現了公園式秀美村莊的建設目標。“我們通過埋設污水管道、改造廁所、安裝路燈等一系列舉措,積極統籌推進棚戶區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讓老百姓能更好地安居樂業。”
魯得強說,如今的土橋鎮一點都不土,辛付村也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幸福村”。“未來,我們要在持續大力發展種植產業的基礎上,依托辛付村環境美、離城近等條件優勢,發展鄉村旅游,進一步拓寬群眾的致富渠道。”
這是無人機航拍的辛付村。 受訪者供圖
去年,李珊珊把老屋翻修了,裝修正在掃尾。今年,他把兩個兒子分別送到鎮上的小學和幼兒園。苦盡甘來,李珊珊坦言,從未想過辛苦付出換來的幸福生活如此甜蜜。“下一步,我想發展電商,把我的種植事業做大做強,掙更多的錢,帶動更多的鄉親增收致富。”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我們的新時代丨開發藍海的巨人:探訪“深海一號”能源站
下一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丨“組團式”醫療援藏:開創高原醫療新局面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吳文謹14日下午和15日,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咸寧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和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政府工作...
至此,全縣8.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抓實重點、補齊短板、做強弱項,加快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報道:24日至2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2019年一季度全市項目建設暨經濟形勢分析視頻會議。要在補...
李兵王小龍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
圖:新華保險2019年年中工作會議8月16-17日,新華保險2019年年中工作會議在合肥召開。加速構建發展競爭壁壘,科學合理編制年...
1“一城為核”堅持規劃引領形成全域空間“一張圖”,把好山好水、歷史文化融入城市建設,著力打造華中地區獨具特色、充滿活力...
9月23日,新華保險“贏在新華”大型組織發展活動啟動會在北京召開。活動深入貫徹公司2019年中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圍繞隊伍抓...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5日至6日,嘉魚縣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圍繞報告談感受、談打算、謀發展,氣氛熱烈。要以“深...
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1月5日在咸寧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市長王遠鶴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
編者按:5月27日,我市舉行“六大”活動專題學習報告會,邀請三位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建設特色產業增長極、轉型發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