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25周年暨遷校65周年。65年前,1400多名交大教工,近3000名青年學生響應國家“建設大西北”號召,從繁華的黃浦江畔來到廣袤的三秦大地,創造了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最偉大的“遷徙”?!包h讓我們去哪里,我們就背上行囊去哪里?!北藭r,交通大學7位黨委常委中的6位、17位黨委委員中的16位帶頭西遷。65年來,西遷薪火代代相傳,科技報國,永不止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西安交大以競賽獲獎195項、總分99.4分的成績位居2020年排行榜第二位。
改革開放后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安交大不僅在知識創新、科技創新方面捷報頻傳,而且在強化科技戰略支撐、促進成果轉化領域更是精彩不斷,走在前列。
2021年4月8日,西安交大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啟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創新工程,成立“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及全球校友協同創新中心,并舉行“6352”工程簽約儀式。
西安交大黨委書記盧建軍表示,“目前,西安交大正從2萬余項科技成果中遴選出901個備選項目和232項股權投資項目,形成轉化清單,并組建了71人的科技經理人團隊,與地方發展雙向對接”。
為實現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在“六進創新港”的總體規劃下,西安交大匯聚“政產學研用金”六要素進入創新港,聯合打造現代產業、未來技術和絲路國際三個孵化器,完善政策、金融、服務、配套和法律(知識產權)等五種生態環境,建立起創投和交易兩個O2O平臺。
勇擔時代重任,勇攀科技高峰。如今,西安交大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速推進“6352”工程,聚力將創新港打造成為陜西最大的孵化器、科技成果轉化“特區”和“兩鏈”融合示范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 毅)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科技創新生生不息
關于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業內專家認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十四五”時期,深入實施創新驅...
陜西,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也是延安精神的發祥地。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
經濟日報日內瓦電記者楊海泉報道:當地時間11月23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名為《2020年世界貿易報告:數字時代促進創新的...
“昨天,我的養殖場賣了一批生豬,收入2萬多元?!?1日,崇陽縣社區矯正人員曾某看著銷售一空的養殖場,內心對未來的規劃日漸...
李兵王小龍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
咸寧新聞網訊(記者 周榮華 特約記者 諶勝藍)4月18日上午,崇陽縣35千伏石城變電站2號主變基礎土建開工,天城運維班負責施...
咸寧新聞網訊(記者 趙驥 通訊員 黎紅星 肖耀華 施洋)昨日,記者從崇陽縣司法局了解到,為充分發揮公益勞動懲戒、教育和塑造...
享受省政府專項津貼的專家、兼任教育部首屆高職高專農林牧漁類專業教指委委員、全國生物技術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藥品生物技術...
省委主要領導指出,既增強“錢變紙”的能力,通過科技活動形成更多科技成果.突出載體建設,加快推進“4個10”科創工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