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周洪雙 李曉東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四川最南端的攀枝花市,正盛開著火紅的攀枝花。這座繁華的現代都市,也如花一樣,綻放在祖國的西南腹地。
曾經,這里是“地無一里平”的荒涼之地;而今,這里是百里鋼城、康養勝地。
滄桑巨變,源于三線建設、成于改革開放。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家投入幾千億元資金和幾百萬人力,以備戰為核心,在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開展了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攀枝花鋼鐵基地在內的1100多個項目,在西部深山拔地而起,為祖國筑起了牢固的戰略大后方。改革開放后,它們又成為西部迅速崛起的戰略支柱。
“三線建設,正是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所結的碩果。”中國三線建設研究會副秘書長、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副館長張鴻春說,三線建設的決策之快、動員之廣、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史乃至整個世界工業建設史上都堪稱奇跡,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結構和工業布局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為西部大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筑起戰略大后方
“此件很好。”在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一份有毛澤東主席親筆批示的報告把我們帶回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這是1965年2月23日冶金部部長呂東、攀枝花特區總指揮徐馳呈送的關于攀枝花籌建情況的報告。毛主席作出批示的時間是3月4日,這一天也成為攀枝花市的“建市紀念日”。
攀枝花市炳草崗今昔對比。資料圖片
今年3月4日,攀枝花舉行“學黨史、話三線、談未來”座談會,共話時代發展中的“三線精神”。會場內外,是一派平安祥和的盛世景象。而在20世紀60年代攀枝花建設前夕,我國周邊局勢嚴峻,戰火一觸即發,直接威脅到共和國的安全。
一個剛剛挺直脊梁的大國又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怎么辦?黨中央從民族存亡、國家發展的高度,動員全國積極、主動、全面地進行備戰。
當時,我國人口和工業、交通設施等都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缺乏縱深,若遇敵人突襲,將遭受嚴重損失,并喪失支撐反擊、打持久戰的工業基礎。黨中央把全國由沿海、邊疆地區向內地收縮,劃分為前線、中間地帶和后方三類地區,簡稱為一線、二線和三線,提出了大規模開展三線建設。
從1964年開始,三線建設成為舉國共識,黨帶領國家和人民,再次開始了艱苦的長征。這次長征,是備戰、備荒,是保護人民安居樂業,其目的,是要建成一個有布局、有縱深、有持久耐力的不可戰勝的中國。
接下來的十余年間,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彰顯。數以千億計的資金投向西部,數以百萬計的建設者,操著不同鄉音,從北京、上海等繁華大城市,浩浩蕩蕩地奔向內陸深山。按照“靠山、分散、隱蔽”的布局原則,一批各具特色的工業基地和新興工業城市在崇山峻嶺中迅速生長起來。
在貫穿三個“五年計劃”的三線建設中,軍工、冶金、機械、電子、原煤、建材、天然氣、化工、醫藥、核工業、航空、航天、導彈發射基地、鐵路等行業和產業,在西南西北13個省、區落戶,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為我國筑起了牢不可破的戰略大后方。
“能戰方能止戰。”三線建設改變了建國初期工業布局不平衡的狀況,為國家的長治久安,為今日中國之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好人好馬上三線
成昆鐵路復線的建設工地上,工人們鏖戰正酣。今年2月下旬,全長14280米的德昌隧道突破14000米大關,進入最后攻堅階段。
德昌隧道是成昆鐵路復線關鍵控制性工程,隧道內存在高壓富水區、斷層破碎帶、高地應力、高地熱等不良地質。在這樣的地質條件下打隧道,就像在豆腐里面打隧道。技術專家對山體先行加固,“把豆腐變成凍豆腐”,工程才得以向前推進。
成昆鐵路復線是在既有成昆鐵路基礎上增建的鐵路線,線路走向基本一致。今天的鐵路建設施工條件已遠非昔比,但在復雜的地質條件面前,沖在最前面的還是人。
攀枝花中心城區全景。資料圖片
“在里面就算站著不動,不用一會兒工作服也全都濕透了。”夏天隧道的作業溫度近40攝氏度,每天分多次運進數十噸冰塊,也不能大范圍降溫,只能讓工人休息時到冰塊旁邊解解暑。
“好人好馬上三線。”成昆鐵路復線上的建設者,如三線建設時期成昆鐵路的建設者一樣,將青春和汗水貢獻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實現了人生的價值。
成昆鐵路全線1100公里,行經四川盆地、橫斷山脈、云貴高原,涵蓋了幾乎所有種類地質災害高發區域,地震烈度在7度以上的地段達500多公里,堪稱“露天地質博物館”。成昆鐵路架設橋梁991座,開鑿隧道427座,18項技術和工程創中國之最,13項創世界之最。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成昆鐵路歷時12年建成,約36萬軍民參建,2000多人犧牲,平均每公里約有兩名筑路者犧牲。他們用生命,鑄就了世界公認的“人間奇跡”。
西南地區三線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兩基一線”——攀枝花鋼鐵工業基地、重慶配套兵器工業基地和成昆線。按照規劃,六盤水工業基地的煤炭運到攀枝花,攀枝花的鋼鐵運到重慶,重慶生產機器再運到攀枝花和六盤水工業基地。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全線通車,攀鋼成功出鐵。“兩基一線”的布局,在這一天被盤活了。
三線地區原本十分落后,建設者面臨著一無住房、二無后勤、三無基建的困難局面。因為國家需要,他們義無反顧,懷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意志,修建起一條條道路、一家家企業和科研院所,創造出了一個個時代奇跡。在大山深處,他們一干就是幾年、幾十年,“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成為他們的驕傲。
“好人好馬上三線”的過程,就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熔鑄“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精神的過程,這種精神猶如一條紅線,貫穿于三線建設全過程。直到今天,三線精神依然是激勵人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強大力量。
3、改革調整開新局
2020年11月27日,在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燃氣輪機整機試驗室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東正式宣布:“東方電氣自主研發國內首臺F級50MW重型燃氣輪機達到滿負荷,各項運行指標正常。”
燃氣輪機是涉及能源領域和國防建設的戰略性裝備,被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此次滿負荷試驗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東方電氣集團已經完整地掌握了燃氣輪機自主設計、制造、試驗全過程能力,推動我國自主燃機產業實現了跨越。
始于三線建設的東方電機廠、東方鍋爐廠、東方汽輪機廠等多個項目,伴隨著共和國電力事業的發展,成長為今天的東方電氣,現在已是世界最大的成套發電設備供應商和電站工程總承包商,堪稱中國重裝工業的一顆璀璨明珠。
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調研時,勉勵企業搶抓機遇,積極發展軍民融合產業,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如今,三線建設已是歷史,但在三線建設中形成的基礎設施、大中型企業、科研院校等仍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大型機械制造和軍工企業形成了深厚的技術積累,為發展新興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實地考察后曾評價,三線建設使西南荒塞地區進步了50年。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際形勢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我國逐漸走向改革開放。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三線建設企業,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及時作出了對三線建設進行“調整改造、發揮作用”的重大決策。
在調整改造中,大部分三線企業通過“軍轉民”進行“二次創業”,實現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鳳凰涅槃。1986年攀鋼啟動二期工程,實現了從“鋼坯公司”到“鋼材公司”的轉變,結束了我國西部不能生產板材的歷史,成為頗具影響力的現代化大型釩鈦鋼鐵企業集團。
那時候,“攀二代”沙方石每天開著大貨車奔波在公路上,為攀鋼從外面拉來設備,又把產品拉到全國各地。他說:“父輩拋家舍業,把這個鋼城建起來。我們要努力工作,把這個家保護好、發展好。”
經過二次創業,攀枝花、六盤水、酒泉等鋼鐵、煤炭基地,酒泉、西昌衛星發射基地,重慶兵器工業基地,湖北第二汽車制造廠,貴州、陜西飛機制造和電子工業基地等重大項目煥發出新的活力。
到新世紀初,三線調遷工作全面完成。嘉陵摩托、東風汽車、長虹電器、成飛集團等一大批知名企業走出三線,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走向國際尖端前沿,它們也成為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的堅實基礎。
直到今天,它們仍然是西部地區的工業支柱、經濟引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曾經內陸深處的“大三線”,站上了對外開放的前沿。三線精神也歷久彌新,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行。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18日?05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宣講團報告會分別在北京上海天津舉行
新華社成都10月4日電題:走成昆,感受闖過禁區的光影記錄新華社記者謝佼、丁怡全9月28日, 5633次“小慢車”抵達月華站,彝族...
游遍中國國慶中秋假期央視新聞帶你“逛吃逛吃逛吃~”10月1日京廣線京廣高鐵是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北京至廣州原來40...
中國那么大,一起坐著高鐵去看看。目前,中國高鐵時速最高350公里, 3.6萬公里高鐵版圖仍然在延展。京廣高鐵是世界上運營里程...
光明日報記者張士英“鐺……鐺……”2月2日上午10點,濱洲鐵路興安嶺隧道內,海拉爾工務段博克圖橋隧養修工區班長于帥帶著9名...
16日上午10時,在S208崇陽翠竹嶺隧道春運便民服務點,一輛武昌開往崇陽的大巴車緩緩停靠,公路驛站工作人員熱情地為司乘人員...
2021年越是逆水行舟越要一篙不松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十四五”開新局“建...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題: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新華社評論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
幾十年間,在眾多區域題材的影視作品中,以深圳為主要敘事背景的影視劇,由于鮮明的時代氣質、濃厚的地域氣質和獨到的審美氣...
咸寧市統計局咸寧,東鄰贛北、南接瀟湘、西望荊楚、北靠武漢,東西交匯、南北貫通。十八大以后,咸寧加快推進省級戰略咸寧實施...
王坪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改革迎來四十年,豐功偉績史無前。初心拓出康莊路,圓夢中華譜壯篇!經濟振興興偉業,城鄉巨變變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