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市委和省人民檢察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全市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大局、聚焦民生、忠誠履職、公正司法,一手抓防疫一手抓辦案,各項檢察工作穩步向前。一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忠實履行各項檢察職能,共辦理審查逮捕案件1548件2187人,審查起訴案件2797件4019人;辦理刑事立案、偵查、審判活動監督案件3043件,辦理刑事執行檢察案件6896件;辦理民事、行政監督案件280件;辦理公益訴訟案件772件。
堅持服務大局,全力護航咸寧高質量發展
堅決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起訴危害國家安全、邪教組織等犯罪2人。切實維護公共安全,對故意殺人、放火、故意傷害等嚴重暴力犯罪提起公訴280人。持續開展社會矛盾和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妥善接待群眾來訪760人,化解一起持續多年的信訪案件,實現案結事了人和,該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化解信訪矛盾十大典型案例。
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期間全市檢察機關擔當作為、共同戰“疫”,實施疫情防控“十項舉措”,開展“黨旗紅”領航“檢察藍”活動,300余名干警深入一線阻擊疫情。從嚴從快依法嚴懲暴力傷醫、利用疫情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共批捕16人,提起公訴23人。有2個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依法辦理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有7個案例入選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打擊涉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決戰決勝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立足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收官年,扎實推進掃黑除惡“六清”行動。狠抓案件清結工作。專項斗爭以來,共批準逮捕涉黑涉惡犯罪128件330人,提起公訴80件493人,追加逮捕、起訴123人,深挖保護傘線索226條。狠抓黑財清底工作。開展涉黑涉惡罪犯財產刑執行專項檢察監督,起訴涉案財產13.6億元。狠抓行業清源工作。結合辦案就工程招標管理、校園安全等問題發出檢察建議52份,督促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堵塞漏洞。咸寧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多次在全省政法系統相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
傾力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堅持平等保護理念,堅決貫徹“新鄂檢十條”,部署開展涉企案件立案監督、羈押必要性審查等專項檢察監督,依法批捕破壞市場秩序、侵害企業利益的犯罪66人,起訴90人。完善涉企案件影響評估機制,對涉民營企業四類人員,不批捕、不起訴、變更強制措施17人。決不允許辦了一個案件,垮掉一家企業。落實“店小二”精神,現場走訪民營企業98家,共為民營企業提供法律服務173次,推動企業“動起來”,經濟“轉起來”。通城縣檢察院協調行政機關為瑞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辦理口罩生產資質開辟綠色通道,有力促進全市口罩穩定供應,辦案經驗被湖北電視臺報道。嘉魚縣檢察院主動提供法律服務幫助葛洲壩水泥有限公司復工復產達產,入選全市為市場主體紓困典型案例。
全力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積極服務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對非法傳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提起公訴15件31人。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依法辦理農業生產、鄉村醫療衛生等涉及扶貧領域的法律監督案件121件;繼續鞏固駐點幫扶村脫貧戰果,市檢察院協調資金100萬元,幫助關刀鎮棋盤村建立扶貧微工廠,提升持續造血能力。持續助力污染防治攻堅戰,對涉嫌非法捕撈、濫砍濫伐等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犯罪提起公訴60人,開展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公益訴訟常態化監督,督促清理被非法占用的河道91.6公里,恢復被污染水域576畝,清理河道垃圾100多噸。
堅持人民立場,積極傳遞檢察司法溫度
助推市域治理現代化。全面推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充分發揮該制度在減少訴訟對抗、化解社會矛盾等方面的優勢,適用該程序審結3047人,占同期辦結刑事案件的81.3%,推進量刑建議精準化,量刑建議采納率達92.9%。積極推進訴源治理,持續貫徹落實“少捕慎訴”的新司法理念,對主觀惡性小、犯罪情節輕微的,不捕390人,不訴342人。建立司法救助與精準扶貧聯動機制,向29名貧困當事人發放救助金80.7萬元。加強檢察建議工作,對辦案中發現的管理漏洞,及時發出檢察建議183件。咸安區檢察院針對下水道井蓋經常被盜竊導致孩童溺亡,管理存在漏洞的問題發出檢察建議,促進多部門聯合整改,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典型案例。
全面強化未成年人司法保護。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共對149名涉嫌故意傷害、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認真落實最高檢“一號檢察建議”,由市委政法委牽頭,與市教育局等13家單位合作,落實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和涉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從業限制制度,得到社會各界充分肯定。持續推進法治進校園活動,通過互聯網平臺為27所學校近3萬名師生進行法治巡講31場。市院一名未檢檢察官被授予“全國維護婦女兒童先進個人”榮譽稱號。通山縣檢察院辦理的“醫療廢物公益訴訟案”入選全省檢察機關“未檢十大精品案件”。
完善檢察便民利民舉措。以“司法為民八件實事”為抓手,認真落實最高檢張軍檢察長在全國“兩會”上的莊嚴承諾,切實做到“群眾信訪事項件件有回復”,對890件群眾來信全部做到7日內程序性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搭建檢民聯系平臺,優化12309檢察服務熱線、遠程視頻接訪系統,方便群眾表達訴求。赤壁市檢察院控申接待室被評為“全國文明接待室”。積極開展人大《律師法》執法檢查反饋問題整改專項行動,出臺加強檢律關系的制度文件,為律師提供信息查詢、電子卷宗刻錄等服務1190件次。
堅持依法監督,堅定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推進刑事檢察優化提升。堅守客觀公正立場,監督偵查機關立案115件、撤案56件,糾正漏捕102人、漏訴108人,針對違法取證、適用強制措施不當等提出糾正意見359件次,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訴24件。全面推開對監獄和看守所的巡回檢察監督,維護刑事執行公平公正。疫情期間堅持對監管場所實行24小時檢察監督,助力咸寧監管場所實現在押人員和監管干警“零感染”,監管安全“零事故”。合力推進反腐敗斗爭,依法審查批捕、起訴武漢市公安局黨委原副書記、常務副局長劉菊生等一批職務犯罪大要案,依法受理監察委移送審查起訴的職務犯罪案件118人,決定逮捕14人,起訴82人。認真落實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規定,檢察機關立案查處刑訊逼供、徇私枉法等司法人員職務犯罪案件7件7人。
推進民事檢察精準發力。加強民事生效裁判監督,受理審查75件,對絕大多數正確的裁判,做好釋法說理、息訴服判工作,促進案結事了;對認為確有錯誤的裁判,提出提請民事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30件。開展虛假訴訟專項監督,依法審查15件,移送犯罪線索12件,向法院發出再審檢察建議17件,堅決遏制“打假官司”現象。開展農民工討薪案件專項監督,支持農民工起訴19件,幫助追回“血汗錢”187萬余元。
推進行政檢察雙向監督。積極落實維護司法公正、促進依法行政的雙重責任,依法辦理行政生效裁判監督案件15件,提出提請行政抗訴、再審檢察建議4件,對訴訟程序違法發出檢察建議23件。深入開展行政非訴執行專項監督,重點圍繞國土、環保領域行政裁定落實難等問題開展調查核實,發出檢察建議62件,均獲采納。赤壁市檢察院通過行政非訴執行監督檢察建議,督促行政部門撤銷不合程序的行政處罰決定,恢復企業征信,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促進依法行政,得到省法治督察組高度肯定。積極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活動,有效化解行政爭議案件33件。崇陽縣檢察院通過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調處會,化解了民營企業與相關部門的行政爭議,助力企業恢復生產經營。辦案效果得到最高人民檢察院張軍檢察長高度肯定。
推進公益訴訟檢察提質擴面。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檢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的重要論述,圍繞長江保護、商超市場食品安全、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耕地“非農化”整治等領域,提起行政公益訴訟6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4件。圍繞民生熱點問題,積極穩妥辦理安全生產、文物保護、公民隱私保護等新領域公益訴訟案件67件。赤壁市檢察院辦理的農村飲用水不達標行政公益訴訟案被評為全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圍繞辦案質量和整改效果,開展公益訴訟“回頭看”專項活動,與林業、漁業等部門探索增殖放流、補植復綠等生態修復補償機制,修復被侵占和污染的耕地370畝、林地671畝。
堅持素質強檢,全面推進過硬隊伍建設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和習近平法治思想,開展十九屆五中全會學習研討,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等規定,主動向市委、市委政法委報告重要工作、重大事項、重要案件,把黨的絕對領導落到實處。切實維護意識形態安全,加強陣地管理,加強干警思想教育,傳播正能量。結合創文、創衛等工作,組織黨員下沉社區3000多人次,入戶訪問群眾900多戶,解決實際問題47個。
強化改革創新驅動。繼續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突出檢察官主體地位,員額檢察官獨立決定案件數量占80%以上,提交檢委會討論案件同比下降16.25%。充分發揮“頭雁效應”,堅持入額院領導帶頭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堅持“少退查、不退查”,對確有必要退查的詳細列明補充偵查提綱,強化跟蹤監督,有效降低刑事案件“案-件比”。持續深化智慧檢務建設,加快推進遠程提訊、遠程庭審、遠程接訪和檢察工作專網等“三遠一網”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檢察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開展業務部門中層副職競爭上崗工作,8名青年干警走上領導崗位,充實辦案力量,優化隊伍結構。
強化專業素能提升。聚焦基層基礎和基本功建設,舉辦刑事檢察人才訓練營、檢律模擬控辯賽等活動30余場次,持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按照新要求啟動檢察官業績考核工作,確定160項質量指標、106項效率指標、46項效果指標,倒逼提高辦案質量。深化檢校共建,攜手武漢大學設立法學研究創新基地,結合“六大”活動,通過院領導領銜課題調研、法學家對口指導等方式,推動法學理論與檢察實務深度融合、互促共進。
強化紀律作風建設。始終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壓緊壓實“兩個責任”,持之以恒整治“四風”,深入推進檢風檢紀專項督察、案件質量專項評查等工作,對6042件案件開展質量評查。落實系統內巡察制度,在市紀委監委駐市人民檢察院紀檢監察組的支持下,完成對赤壁市檢察院、通城縣檢察院的巡察工作,點名道姓通報問題,真刀真槍抓好整改。持續開展“轉作風、抓落實”主題年活動,嚴格執行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等制度,認真落實市委關于作風建設的一系列要求,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充分運用“四種形態”,堅決做到失責必問、問責必嚴。
2020年工作亮點
全市檢察機關有13項工作獲省市委、省檢察院領導批示或肯定,9項工作經驗被省檢察院轉發,11個集體和個人受到省級以上表彰,11件案件被評為全國、全省精品典型案例。市檢察院、通山縣檢察院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全市檢察機關實現省級文明單位全覆蓋。
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是聚焦政治建設,堅決把黨的絕對領導落到實處。
二是聚焦更高水平的平安咸寧建設要求,堅決把實現“中國之治”的任務落到實處。
三是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堅決把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四是聚焦綠色發展要求,堅決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五是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決把增進民生福祉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為咸寧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年工作回眸
下一篇:
聚焦通城城發: 甘擔國企使命 勇立改革潮頭
3月7日12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代表提出議案時間截止,湖北代表團以全團名義向大會提出《關于制定〈檢察公益訴訟法〉...
針對監護人侵害行為,支持起訴、建議撤銷監護人資格758件,同比上升47.8%.
“在數字檢察建設上,我們將繼續緊抓類案監督,推進重塑變革,緊盯薄弱環節,促進社會治理。
咸寧河湖長制重點工作成績突出獲省級表揚嘉魚首次舉行公益訴訟增殖放流趙海山赴咸寧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2020年12月16日至17...
檢察官表示,借助公開聽證,邀請相關單位就解決問題開展討論,能夠就問題本身形成可行性方案,高效解決問題,這也與公益訴訟保護生...
2022年,全市檢察機關在市委和省檢察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
咸寧新聞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原子特約記者鄭繼偉通訊員李蔓)19日,市檢察院召開全市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新聞發布會,...
咸寧網訊通訊員陳亮、李蔓報道:“咸寧市檢察院主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穩進、落實、提升的要求,忠實履行法律監督職...
自2018年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崇陽縣檢察院共辦理黑惡勢力案件7件55人, 2020年辦理黑惡勢力案件5件44人, 5件已移送審...
廣大市民在進行投資、簽約過程中,若涉及項目工程等事宜,可向相關部門對工程立項情況進行詳細查詢,防止被不法分子的謊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