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吳文謹、特約記者李星報道:27日上午,在咸安區溫泉辦事處萬年路社區潛龍山居小區,兩名社區工作人員開始了第七輪全面入戶調查。
“雖然我們小區屬于無確診、無疑似的‘雙無’小區,但他們沒有絲毫松懈,扎實作風讓人敬佩。”小區物業負責人劉先堯贊嘆。每次來,社區工作人員都要在小區內工作到凌晨,除了送來防控物資,還會參與指導小區管理。
“白天沒有走訪到位的,我們只能等到晚上家家戶戶開燈再上門。不厭其煩地入戶,并不是前期數據不對稱,而是為了實時掌握小區情況,查漏補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萬年路社區黨委書記徐軍英告訴記者。
目前,該小區已經對人員進出、物資配送等各項事務“得心應手”,像這樣經指導而“步入正軌”的物業小區,在萬年路社區有6個。但是在萬年路社區的34個小區中,還有14個單位小區和14個“三無”、散居小區,針對這些小區的管控,該社區則采取分類施策的方案。
魚池巷就是典型的“插花地”,巷內各類型小區交織,十分復雜。為此,社區在巷口設立臨時黨支部,由包保單位市扶貧辦干部紀魯義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
“我們牢牢扼住巷口咽喉,嚴控人員進出,同時依托社區和志愿者的力量,做好各類服務。”紀魯義介紹,社區在巷口設置有便民聯系公示牌,信息傳遞、應急出行、物資采購、便民服務等聯系方式一目了然。針對特殊人群,則由黨員志愿者進行對口服務。
“對于單位小區,我們主要依托各單位承擔起管理責任,而‘三無’、散居小區,則由社區干部牽頭負責,各包保單位和志愿者共同出力。”徐軍英介紹,萬年路社區目前住有3369戶居民9967人,轄區面積較大,但該社區內僅有15名干部,其中13名女干部。
面對人員力量缺乏的現狀,該社區一方面建立了27個小區、散居微信群,用于更加便利地進行信息交流,同時,廣泛招募志愿者,發動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其中。
“我們的志愿者中,有借來三輪車為群眾配送物資的,有發揮聰明才智上門修水電的,大家都在全力做好服務。服務到位了,群眾自然全力支持我們的工作。”徐軍英說,目前,社區早期的輸入型患者大多已出院。在嚴格的管控下,再未出現確診、疑似病例。
編輯:hefan
上一篇:
更嚴 更實 更細 —— 赤壁疫情防控采訪實錄
下一篇:
落實五定要求 確保糧油供應 咸寧市疫期糧油庫存供應能力可達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