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念
近日,走進咸安區橫溝橋鎮楊畈村,只見10多個果園在S356省道旁依次排開,形成了十里飄香的瓜果長廊。
一株幼苗長成大樹,離不開精心的栽培,一個產業的發展同樣如此。在發展水果種植業的路上,楊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科技助農 點亮生活”文明實踐項目給足了支持。
早在2018年,楊畈村就嘗試引進了3家合作社(家庭農場),但由于種植經驗不足、種植技術欠缺等原因,每年的水果產量遠不及果農的預期。
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解決果農缺乏栽植技術和田間管理問題,帶動村民增收,2022年5月,楊畈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結合駐村幫扶單位市農科院,組建了一支30人的志愿服務隊伍,實施“科技助農 幸福行動”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
經常邀請省農科院果樹專家、省級科技特派員、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到楊畈村開展果樹栽培技術和園間管理方法培訓,并邀請專家線上回復果農技術咨詢,解決各類技術難題。一項項先進適用的技術傳授給果農,為水果種植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常態化開展電商直播培訓等,擴寬銷售新路徑、引導果農改變思想引進四季水果,布局“水果+”產業,使銷售周期延伸至全年。
2023年7月,橫溝橋鎮在大彭灣舉辦了“甜蜜楊畈 十里果鄉”首屆葡萄采摘活動,擴大了楊畈水果產業品牌影響力。同年,在楊畈村成立了橫溝橋鎮水果產業協會,助力產業發展壯大。
項目實施以來,很多果農掌握了科學的農業栽培技術、園間管理方法和病蟲害防治措施,提高了水果產量和品質,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村民孟忠智不僅改善了原有的傳統種植方式,擴大了種植規模,還充分發揮了“老帶新”“一傳多”作用,主動傳授技術,帶動本地3戶村民種植無花果和香蓮。
春有草莓,夏有桃李藍莓,秋有無花果葡萄,冬有甘蔗沃柑……如今的楊畈村,水果種植從最初的3家發展到18家,種植面積達1300畝,種有葡萄、無花果、火龍果、草莓、黃桃、甘蔗等20余種水果,一年四季瓜果飄香。
未來,楊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發揮志愿服務隊伍的主動作用,積極探索建立實踐鍛煉相結合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機制;借助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氣候適宜、土壤肥沃的條件,繼續打造十里水果長廊,探索鄉村旅游、餐飲、民宿等多業態發展的新路徑;發揮橫溝橋鎮水果產業協會的平臺作用,大力推廣“橫溝橋”公共品牌。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保住老屋 留住鄉愁
下一篇:
咸安永安街道南大街社區清除雜物消除安全隱患
在剛剛結束的咸寧“兩會”,與會代表和委員就產業發展、營商環境優化、企業融資問題緩解、保險制度完善等熱點經濟話題暢所欲...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譚宏宇報道:記者昨悉,第三屆湖北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大會上上2020年度湖北“十大美麗鄉村”揭曉,崇陽縣...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產業發展部總經理李勇,中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志武,市領導楊良鋒、樂建舜參加座談。
新街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精品水果產業,助農增收,努力走出一條和美鄉村、產業發展的道路。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毛亞軒“建議將桂花產業發展納入市區發展戰略布局,以此助力咸安區桂花鎮發展。同時,從標準化種植、電商...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培清吳鳳友委員建議,產業扶貧要注重全域覆蓋推進。參與對象要廣泛,實行人人參與產業扶貧,人人為產業...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5日至6日,通山代表團緊緊圍繞政府工作報告談感受、談打算、謀發展。懇請市委市政府加快推進武漢至...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丁偉通訊員鄧志高“疫情不散,我們不退”,鎮守在村組一線的農村黨員干部始終保持著激昂的斗志。在走訪過...
7月23-24日,崇陽縣石城鎮組織黨員干部對全鎮因病、因災導致的11戶邊緣易致貧戶和1戶脫貧監測戶進行走訪。
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產值達658.71億元,而回首5年前,這一數字尚不足88億元。近年來,所有促進科幻產業發展的舉措,無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