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十堰市竹溪縣水坪鎮沙壩村,處處花紅柳綠,春意盎然。該村二組村頭一幢正在貼瓷磚的兩層樓房在暖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搶眼。34歲的房主孫友來見記者來訪,從在建的樓房內走出來,拍拍身上的灰,向記者聊起蓋房的事兒。
“一家人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眼看就要坍塌了,省長王國生來到我家囑咐,先蓋房,然后發展產業,爭取早點脫貧。你們能不能通過報紙替我給省長帶個話,不久我家就能住上新樓房了,養豬加釀酒,照眼下行情今年賺10萬元不成問題。”
孫友來家是沙壩村有名的貧困戶。上有年過六旬的父母和89歲的外公,下有兩個小孩,一大家人的生活重擔都落在他一個人身上。多年來,孫友來一家人一直蝸居在不足百平方米的老舊平房里。眼看著左鄰右舍都蓋了新房,孫友來也想改善一下居住環境,可是苦于手頭拮據,貸款手續繁瑣,沒法實現新房夢。
2014年,孫友來試著養殖土豬,發現行情還不錯,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他在銀行貸款7萬元,養了65頭土豬和1000多只土雞。當地政府依據精準扶貧獎補到戶政策,出欄一頭豬獎勵650元,一只雞獎勵5元,當年,孫友來獲得獎勵8500元。由于剛剛起步,孫友來沒有賺錢,危房也沒錢改造。
2015年8月13日,省長王國生來到孫友來家,看到他家人口多,勞力少,房屋老舊,便告訴孫友來,政府會幫他解決困難,幫他改造房屋,發展產業。
當年9月,孫友來在縣、鎮政府的支持下,啟動危房改造。鎮上請來設計人員,在原址上規劃建設兩層樓房,每層160平方米,共320平方米,需建房資金13萬元,水坪鎮政府從鎮危房改造、生態搬遷、扶貧搬遷、竹房城鎮帶片區配套資金中補償給孫友來4萬元,幫扶干部市住建委黨委副書記陳建國給孫友來送來5噸水泥,孫友來感激不已:“我家能住上新房了!”
為幫孫友來打開土豬銷路,鎮上找到縣廣電網絡公司,給孫友來家開通了網絡,幫他通過互聯網銷售土豬。孫友來牢記省長的叮囑,一邊建房,一邊發展產業。今年開春后,他購買了50頭豬崽,下半年準備擴大到100頭。孫友來在北京打工時,曾經在牛欄山二鍋頭酒廠工作過。憑著這段經歷,他又建起了酒坊。
“包谷釀酒剩下的渣可以喂豬。縣能源辦的負責人也來我家看幾次了,準備幫我在酒坊邊建口沼氣池,這樣豬糞可以充分利用。”孫友來高興地說。(荊楚行記者 李平)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宜昌:掛圖作戰謀打贏
下一篇:
“廚嫂”回村當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