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十堰市竹山縣麻家渡鎮總兵安村村民杜小芳開辦的“農家樂”十分火爆:竹山縣城和十堰城區前來踏青的游客蜂擁而至,一到中午和晚上,就把她的“農家樂”擠得滿滿的。“累并快樂著!”4月8日中午,杜小芳一邊忙著招呼客人,一邊對前來采訪的記者說道。
今年44歲的杜小芳一家三口人,兒子參軍,她和老公在家。前些年,她在縣城和十堰城區賓館當服務員,后在酒店端盤子、做配菜。有時酒店廚師有事請假,她便有機會露一手,頗受顧客好評,這樣一來,酒店就讓她從配菜轉行做廚嫂。
雖然每個月能掙幾千元錢,但是和老公分居兩地,家里也沒人打理?!澳菚r候,錢是掙了些,但夫妻關系也淡了?!倍判》颊f。
杜小芳期待回到家鄉,但她家住總兵安村大山深處,在家除了種兩畝多地,沒有其它收入。
機會來了。2014年,當地啟動美麗鄉村建設,杜小芳家和總兵安村部分村民從深山里搬到了總兵安村精準扶貧機制創新片區。一到紅花木槿開花時,游客紛至沓來。
“何不利用自家的房屋開辦‘農家樂’呢?”看著村里的旅游發展日漸紅火,杜小芳打起了開辦“農家樂”致富的主意。
可是辦“農家樂”需要不少資金,而杜小芳剛剛搬進新房,除了政府補貼之外,她自己還要支付一筆建房款,再加上裝修,家里實在拿不出辦“農家樂”的錢。
去年8月16日,竹山縣農商銀行麻家渡支行行長張鑫在“金融扶貧”走訪中,得知杜小芳有開辦“農家樂”意愿,但缺乏資金。很快,在沒有擔保、沒有抵押的情況下,竹山縣農商銀行麻家渡支行根據總兵安村委會和麻家渡鎮出具的意見,為杜小芳辦理了貸款手續。當天下午,5萬元貸款打入杜小芳的賬戶。
“有了資金,就有了底氣”,杜小芳和老公立馬行動起來,用這筆貸款改造包間、購買餐桌、裝修店面。很快,杜小芳的“農家樂”辦起來了。游客來村里玩,都愛到她的店里吃她做的農家菜。“像現在旺季每天翻臺,忙不過來,只好請人幫忙,一天凈收入千把元不成問題。”杜小芳告訴記者,她爭取今年底、最遲明年上半年還清貸款。
麻家渡鎮鎮長汪洋介紹,竹山縣實施“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金融機構+保險公司+貧困農戶”的“六位一體”扶貧開發模式,建立“政策引導、銀行參與、農戶貸款、政府貼息”金融扶貧新機制,鎮里像杜小芳一樣有發展潛力的村民很方便就能從金融單位貸到款。貸款根據收入分期還款,一般三年還清,第一年政府貼息100%,第二年政府貼息90%,第三年政府貼息80%。此外,政府還設立了風險基金,提高創業村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如今,麻家渡鎮有許多像杜小芳一樣的家庭依靠金融扶貧貸款辦起了“農家樂”,自己當上了老板。(荊楚行記者 李平)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請給省長帶個話:“我家即將住新房”
下一篇:
追記房縣尹吉甫鎮沈家灣村黨支部書記代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