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只有拼出來的精彩。
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7%,高出全省平均0.2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8位,比一季度前進了3位。
這是一份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半年經濟答卷,殊為不易、十分難得。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散發多發的疫情沖擊,市委、市政府堅決扛牢穩住經濟大盤的政治責任,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以赴做好穩增長、防風險、增信心各項工作,以“拼搏趕超”推動全市經濟承壓前行、企穩向好。
奮力拼搏
“穩”的基礎更牢固
一組數字,勾勒出過去半年咸寧經濟的運行軌跡和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88.47億元,同比增長6.3%,經濟逐步回歸常態運行。
4—5月份,受國內疫情和國際形勢影響,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我市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逐月下滑。
越是困難,越考驗發展定力;越是艱難,越檢驗政策功力。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咸寧見行動——
定期舉行民營企業座談會,面對面了解企業的困難和訴求,實打實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渡過難關;
出臺惠企惠民政策“免申即享”方案,推動惠企政策精準高效直達;
建立穩增長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每周調度、即時服務”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
結合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深入開展“遍訪企業解難題”活動;
用足“工具箱”,打好“組合拳”,出臺實施121條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
每兩月召開一次“拼搏趕超”會議,聚焦項目建設、工業經濟運行、向上爭資、招商引資、城市管理等重點領域,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行動快、發力準、出招實。全市上下承壓前行、加壓奮進,奮力拼搏,堅決穩住基本盤。
咸寧經濟“期中成績單”里,一組組實打實的數據,支撐著經濟大盤“企穩向好”的判斷:
——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省,穩定在合理區間。
上半年,全市GDP完成873.34億元,增長4.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2個百分點,排全省第8位,比一季度前進3位。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與全省平均水平持平,排全省第12位。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7%,比全省高0.1個百分點,排全省第10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5%,比全省高0.6個百分點,排全省第2位。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2.74億元,可比增長8.9%,比全省高4.59個百分點,排全省第8位。
——工農業生產實現穩定增長。
農業穩。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93.89億元,同比增長7.8%。
夏糧夏油實現雙豐收。全市夏糧總產量3.89萬噸,比上年增加0.03萬噸,增長0.7%;油菜籽產量達16.9萬噸,增長11.8%。
上半年全市生豬出欄157.23萬頭,同比增長9.66%。
工業穩。在36個行業大類中,累計增長的有23個行業,累計行業增長面63.9%。
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7家。
全力趕超
“進”的動力更充足
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三重壓力”疊加“兩大超預期沖擊”,我市多措并舉驅動“三駕馬車”全力趕超、全面發力,讓“進”的動力更充足。
——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有效投資和項目建設持續發力。
投資作為連接供給與需求兩端的關鍵變量,對拉動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今年來,我市把項目建設作為“第一抓手”、把招商引資作為“頭號工程”,系統謀劃、高位推進,既為當前穩住基本盤提供了有力支撐,又為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工業投資增長較快:上半年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7.4%,排全省第3位。
基建投資保持穩定:上半年基建投資增長20%,排全省第9,基建投資項目較去年同期增加55個。
民間投資活力增強:上半年全市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5.7%,排全省第8位。
203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94.6億元,占全部投資的50.7%。其中40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2.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81.4%。
上半年,全市新簽約產業項目351個,協議金額2104.92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3個,同比增長93.33%。
——激發消費熱情,居民消費迅速進入復蘇軌道。
針對疫情反復對消費市場的沖擊,我市積極做好“惠購湖北”消費券投放、文旅惠民等一系列促消費活動,激發居民消費熱情,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在“惠購湖北”消費券首輪活動中,我市累計核銷992.39萬元消費券,拉動消費3957.08萬元,拉動比例約1:4。
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5%。其中6月當月增長5.5%,增速較5月份上升7.3個百分點,限額以上批、零、住、餐等行業同比分別增長7.6%、11.1%、11.7%和15%。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開放型經濟加速競進。
全方位推進中歐班列“長江號”常態化運行。截至目前,已成功發行專列4列、發運貨柜158個,使用公共班列6列、使用貨柜20個,所有班列總貨值約9153萬元。
上半年,全市新備案外資企業8家,實際利用外資6294萬美元,同比增長102%。
深入開展跨境電商主體引進和培育,40余家咸寧企業入駐阿里巴巴平臺,28家企業入駐漢口北出口館。
穩中有進
“好”的態勢更明顯
看“量”更看“質”,讀“形”更讀“勢”。
透過數據看本質、看走勢,我市經濟運行“穩”的基礎更牢、“進”的動能更足,企穩向好的態勢也更明顯。
——要素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企業貸款“能貸盡貸”。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為1591.75億元,比年初凈增115.55億元、同比多增9.44億元,同比增長14.11%。
工業用能“能保盡保”。上半年,全市工業用電量38.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42%,比全省高16.17個百分點,增速排全省第1。
土地“能供盡供”。推進土地集約利用,出臺實施方案和考核細則,園區新增工業用地100%標準地出讓。
——市場主體活力不斷釋放
市場主體保持活力。6月末,全市實有市場主體33.94萬戶,同比增長24.9%。其中新發展戶數5.94萬戶,增長160.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9.5個百分點。
新興行業態勢良好。上半年,全市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9%,高出規上工業增速2.9個百分點;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限上商品銷售額增長25.1%,高出限上商品零售額增長13.1個百分點;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810.32萬件,增長12.4%。
——科技創新動能加快轉化
今年以來,我市已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59家,第一批通過專家評審40家。
上半年,全市轉化重點科技成果35項,轉化金額1535萬元,完成技術合同登記1100項,合同成交總額50億元。
上半年,光谷科創大走廊咸寧核心功能區核心區開工項目96個,總投資477億元;簽約電子信息、大健康等產業項目16個,總投資約192.7億元;18個重點科創項目納入省重點項目推進,已開工或建成項目16個。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進入三季度,轉戰下半場,動力與壓力并存,信心與決心同在。
全市上下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加強經濟運行調度,搶抓有利時機把各項工作往前趕,切實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全力確保三季度各項工作“上臺階”,為全年目標任務“結硬賬”打下堅實基礎。
來源:咸寧日報網絡傳媒中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姜明助
編輯:呂?? 希
監制:洪?? 偉
出品:咸寧日報網絡傳媒中心
編輯:huangyaqi
上一篇:
保障性租賃住房如何申請?去哪申請?官方回復來了!
下一篇:
明確了!今年底,全國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