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咸勇
走村串戶去拜年,是春節期間最具儀式感與溫情的活動。拜年的習俗,像一根紐帶,將親情、友情、鄉情緊緊地連接在一起。
對我而言,童年時在鄉村里走村串戶拜年的熱鬧與喜慶,如同冬日里的一縷暖陽,溫暖著我的心房;而各家各戶門上貼的春聯,則像是一扇扇知識的窗,讓我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培養了我對文字的熱愛。如今,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再次踏上這條熟悉的拜年之路,心中滿是感慨與期待。
記憶中的童年,春節總是充滿了無盡的歡樂與期待。大年初一,天剛蒙蒙亮,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跟隨父母踏上拜年的征程。那時的鄉村,小路很窄,兩旁是皚皚白雪覆蓋下的田野,遠處是裊裊升起的炊煙,一切都顯得那么寧靜而美好。
每到一家,最吸引我的便是門上那鮮紅的春聯。它們或遒勁有力,或溫婉細膩,每一筆每一劃都蘊含著深深的寓意與祝福。“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樓。” 表達了人們對長壽與幸福的向往;“綠竹別其三分景,紅梅正報萬家春。” 用生動的意象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和順一門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寄托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祝愿。我站在門前,仔細品味著這些春聯,心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與對文字的敬畏。那一刻,我仿佛能觸摸到文字背后那股躍動的生命力,它像一場細密的春雨,輕柔地潤澤著我幼小的心田。
除了欣賞春聯,我還喜歡聽長輩們講述春聯背后的故事。他們或講述春聯的起源與演變,或分享自己撰寫春聯的心得體會。這些故事如同一顆顆種子,在我心中生根發芽,讓我對中華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熱愛。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已從那個懵懂無知的孩童成長為一名駐村第一書記。身份的轉變,讓我對拜年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如今,我再次踏上這條熟悉的拜年之路,心中卻多了一份責任與使命。
在拜年的過程中,我不僅傳遞著節日的祝福與問候,更在積極尋找著鄉村發展的機遇與可能。我走進每一戶人家,與他們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傾聽他們的心聲與訴求。我發現,鄉村里的人們勤勞善良、淳樸熱情,他們渴望改變現狀、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比任何人都強烈。
在拜年的過程中,我也更加注重對春聯的欣賞與品味。我深知,春聯不僅是節日的裝飾,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我鼓勵村民們自己撰寫春聯,將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期盼融入其中。當我看到一幅幅由村民們親手撰寫的春聯掛在門楣上時,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欣慰與自豪。這些春聯雖然樸素無華,但卻充滿了生活的氣息與鄉村的韻味。
村民們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寫春聯、猜燈謎、唱大戲等,讓傳統文化在鄉村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
走村串戶去拜年,不僅是我對童年生活的追尋與回味,更是我對鄉村振興事業的執著與追求。在這條路上,我見證了鄉村的變遷與發展,也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與魅力。正如詩句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所描繪的那般,在這充滿希望的新春時節,我帶著滿滿的祝福走村串戶拜年,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
編輯:但堂丹
□莫礪鋒?在中華先民的生活中,對詩意的追求是最顯著的民族特征之一。在我國漫長的詩歌曲譜中, 《詩意人生》著重挑選了六位...
高慶成?推薦理由:本書是近40年來王蒙對于中華文化的思考,從漢字與中華文化,中華古代經典,傳統文化的危機、轉換與新生,一...
與之相反的是,中華民族在現代國家建構過程中始終堅守中華文明傳統中的“親仁善鄰”和“協和萬邦”理念,并創造性提出“人類...
但他并未滿足于此,由中國現代小說研究上溯到中國古代小說和詩歌研究,后期直抵中華文化根脈的先秦諸子還原研究,打破了壁壘...
龔宇指出,通過內容創意、精品創作、科技創新,展現中國精神,反映時代風貌,傳承優秀文化,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正是今天愛...
賀清泰《賁鹿圖》現藏故宮博物院東漢《御車圖》身著黑色官服的普通官員洛陽朱村漢墓壁畫中國古代色彩研究學者陳魯南的《中國...
要加強對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新時代文化建設實踐經驗與基本規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要求等重大課題的研究...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
記者王恬通訊員龔金娟6月2日,市委外辦聯合湖北科技學院舉辦“品味濃情端午、感知中華文化”活動,邀請來自英國、約旦、也門...
立足新時代歷史學研究和考古發現的最新成果,深入淺出地闡明了中華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發展規律,勾勒了中華文明從歷史深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