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胡坷坷 整理/本報記者 王恬
每次聽到楊宗緯在《我想要》中唱到的“我想要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霜,想要透光的書房和少年的狂……”這句歌詞時,我的內心都會被觸動。因為我從小到大,也一直希望有一個自己的書房,躺在月光下愜意地閱讀。
小時候,“書房”于我而言,是一個陌生的概念。我小時候基本沒有看過課外書,要么在村里瘋玩,要么在學校上課。所謂“書”的概念,對我而言只是學校的教材。印象最深且唯一看過的一本“課外書”,是在姑姑家看的一本武俠小說。名字是什么,早就不記得了,只知道,我從這本小說中,第一次聽說了“金鐘罩、鐵布衫”這門功夫,看完之后對這個功夫念念不忘,以至于后來再讀其他武俠小說時,總覺得這門功夫就是最厲害的武林秘籍了。
高中時,學校的圖書館開放,我們可以自由借閱書籍,但是學業繁忙,我一次也沒有借過。而學校書店里賣的流行雜志和期刊,我每次都是匆匆走過,很少拿起來翻看。只記得,當年很多同學,會在上體育課休息的時候,圍在雜志區翻閱。在那里,我聽說了《青年文摘》《讀者》《參考消息》《最小說》《花火》等期刊雜志。高中畢業后,家里床下床尾的箱子里,堆滿了教材、筆記和試卷,一層一層地構成了我最初的“書堆”。
大學時,我的“書房夢”開始正式燃起。因為讀的是中文系專業,我們的課外時間很是充足。我在課堂上學習文學理論和體系,在課外,便整日泡在圖書館里,搜索教材中出現的名家、名篇和名書。從散文到小說,從傳記到實用工具書,從曹雪芹、羅貫中,到老舍、三毛,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司湯達、哈代……我如饑似渴地從他們的作品里補充著精神營養。既為這么遲才讀完《紅樓夢》而感到遺憾,也為《德伯家的苔絲》中的不幸與苦難而震驚,偶爾還會買上幾本網絡上爆火的新一代作家書籍。大學期間,圖書館和宿舍成了我閱讀的重要場所。我們宿舍小伙伴常常結伴讀書,分享好書,在不斷地閱讀中,提升文學修養,還通過參加學校和省里組織的各種創作比賽來歷練,完成書籍和實踐的結合。曾經堆在床頭床尾的是成堆成堆的教材和學習筆記,如今從書立到小書架和“微型書房”,看著它們,我的心里眼里,滿滿的都是充實和安穩。
自己買房之后,我堅持要在家中打造書房、書架和閱讀角,放上我的文學書籍、職場技能書籍,放上兒子的繪本……我買書更加頻繁,范圍更加廣泛,但讀書的節奏反而放緩了許多。一方面,那種餓狼撲食般,甚至是報復性閱讀的時期已經過去了,另一方面是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我需要提高閱讀的質量,我更多地走向專項閱讀。我的書架和閱讀角的顯眼處,放置的多是提升職業技能、提高育兒水平等類型的書籍。我曾經一度為這種目的性太強的閱讀而頭疼、郁悶,甚至很長時間不再讀書。后來,我才逐漸明白,閱讀是一生的事情,也是按年齡、分階段進行的自我提升。正如那間小小的書房,承載的是我享受閱讀的夢想和提升自我內心力量的能量,它在無形中讓我精神充實。
我有一個書房夢,我用了近20多年的時間來實現這個夢。在這個逐夢的過程中,我有過狂熱,有過迷茫,但最終,我在我的書房里,實現了精神的自由、內心的充實。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尋找文字的趣味
下一篇:
國寶回家 不以山海為遠
而讓書香飄滿城的蔡駿和他的同事們,心里也樂開了花,他們希望香城書房不僅僅成為每位讀者的“家書房”,更成為讀者的心靈歸...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報道:5日,記者來到位于書香路的香城書房。“美好生活向未來”志愿服務項目榮獲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全省10...
即將走向天命之年的我常常想, 50年是人生中很長的一段時間,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我家書房從無到有,從一個紙箱...
未來“香城云書房”還將走進學校、社區、鄉鎮,實現數字閱讀“云”下鄉,讓“香城云書房”走進千萬家。
記者了解到,作為咸寧人自己的城市書房,香城書房建設已被列為我市公共文化建設長期支持的項目,今后將逐漸覆蓋各個縣市區,...
”蔡駿說,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開放香城書房5處,開展文化公益項目引進、文化創意產品展示等各種特色活動近百場,年均參與...
記者周萱黃蘭芬在咸安區金桂社區御龍花園,八旬老人董宏文以一腔熱忱和200本書籍,在小區一角建設了一片精神綠洲,這個被稱為...
咸寧網訊通訊員楊易報道:咸寧市新華書店在溫泉路70號咸寧書城三樓建設“黨建書房”,面積約200平方米,于近日竣工。據悉,現...
開放時間和地址送上大家有時間一定要去體驗哦↓↓↓場館開放時間場館時間咸寧市圖書館(周一閉館)周二至周五9:00-20:00周...
?一座城市,有了書房就有了文化味。已開放的香城書房中,除了相山書院香城書房、十六潭香城書房,長安大道香城書房毗鄰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