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甘青
采訪時間:4月6日
采訪地點:市林業局
本期閱讀人:曹倩
曾國藩的《家書》,是后人根據他與家人來往的書信整理而成的一本書籍。
曾國藩是晚清一代重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曾國藩二十八歲步入仕途,之后在京十年七遷,連躍十級。他功勛顯赫,是晚清時代的中流砥柱。他革新務實,更是近代中國的開拓之人。
品讀《曾國藩家書》,就像與一位歷盡滄桑、充滿智慧的老者晤談,字里行間書寫著他對世事變遷的獨到見解、對人生浮沉的深邃思考、對學養修為的孜孜不倦。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
比如,關于治學,他力求有志向、有見識、有恒心。他說:“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讓我想到自己讀書時常半途而廢,貌似涉獵眾多,實際未通一本、未精一門;更讓我聯想到,讀書治學如此,為人做事又何嘗不是如此?作為年輕人,我們往往在做事上“常立志”而做不到“立長志”,往往在業務學習上“囫圇吞棗”而做不到“如琢如磨”,這些浮皮潦草的不良習慣,想來怎能不讓人慚愧。
關于做人,他力求謙虛謹慎、謹言慎行。他說:“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讓我常常反思作為年輕人,我們就像打磨未精的玉石,初有形狀但燥性未除,往往在生活上貪圖“安逸自在”而不愿經受“艱難困苦”,往往在處事上喜歡“大自我小天下”而做不好謙虛謹慎、虛懷若谷,這些浮躁不堪的不良習慣,想來怎能不讓人汗顏。
關于為官,他力求清清白白、廉潔自守。他說:“以做官發財為可恥,以宦襄積金遺子孫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總不靠做官發財以遺后人”,讓我常常想到,從政做官不僅是組織賦予的一種權力,更是肩頭扛著的一份責任,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既不能把官位大小作為榮辱的標志,更不能心存做官發財、謀取私利的念想。
關于胸懷,他力求心態平和、不悲不喜。他說:“胸襟廣大,宜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庶幾胸懷日闊”,讓我常常想到,我們閱歷尚淺,看待“功勞、苦勞”,有沒有做到心態平和、隨遇而安?如果沒有,我們的境界和胸懷就還需要千錘百煉。
關于家風,他力求克勤克儉、杜絕浪費。他說:“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讓我常常想到家庭生活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作為年輕人,貧困時要學會“安貧樂道”,富足時要常思“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必須時刻保持刻苦勤勉、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曾國藩家書》洋洋灑灑數十萬言,我理解的依舊比較膚淺。品讀《家書》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但我相信,隨著年齡增長、閱歷漸豐,等我再次品讀它的時候,一定還會有更多更新的感受。這些感受會更深刻、更透徹,可以幫助和指導我們的人生。
編輯:但堂丹
咸寧網訊記者劉念報道:“春天天氣干燥多風,嘴唇發干還容易脫皮、皸裂。”近日,家住咸安區浮山社區的李女士想咨詢,嘴唇干裂...
家長必須從孩子的生活細節入手,嚴格訓練孩子事事專心的良好習慣,才能從根治孩子粗心大意的不良習慣。
“我的孩子5歲了,是老師、親友眼里公認的好孩子。比如:是由于父母平時過分炫耀孩子怎樣優秀,使孩子產生自滿心理,而導致孩...
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李霞認為,當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很好或是有了進步,家長適當給些獎勵是鼓勵他繼續努力的好方法。家長應該...
在給予孩子獎勵時也不要只注重物質獎勵,其實精神鼓勵比物質獎勵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體恤自己,但是孩子畢竟還小,還沒有到達成熟的年紀,所以難免有些幼稚和調皮。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懂事,體恤自己,但是孩子畢竟還小,還沒有到達成熟的年紀,所以難免有些幼稚和調皮。
再婚家庭中子女教育常常是家庭的焦點問題之一,因為畢竟繼父母與孩子沒有血濃于水的血脈親情,繼父常缺乏男人應有的寬容,繼...
“孩子進了中學,在學習上,我是一點兒也幫不上忙了,他不會的問題,我也輔導不了。有些家長覺得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就不能搞好...
卓卓媽媽最近被9歲兒子“討價還價”的行為弄得心煩意亂,晚上要求孩子彈一小時鋼琴,他會花半個小時來講條件,要么是周末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