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強進(溫泉)
癸卯年春節,女兒沒有回來,父母也在外地,一家分在三地過年。溫泉城區過年歷來清靜,遠談不上熱鬧,正好應驗了王維在《酬張少府》里所說的,“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晚年如此,過去可不是這樣。祖父母、外婆健在的時候,我每年都會從咸寧回老家去過年。盼過年的急切、忙過年的緊張和過完年的滿足,今天想來是那樣清晰、多彩,個中場景,恍若眼前。
對于那時的過年,回憶起來有苦澀更有甜蜜。路再遠、天再冷、錢再少,都擋不住人們返鄉過年的腳步和急切的心情。年前,父親會四處打聽從咸寧去孝感的便車信息或想方設法托人購買火車票,哪怕是張站票。那個年代,除去武昌和縣里,還沒有長途班車,只有加開的綠皮車或者短途悶罐車可乘。
綠皮火車好說,在兩節車廂連接處站上兩三個小時便可到站,而類似于軍列的悶罐車則著實難受。它只有看得到、望不夠的高窗孔,沒有坐椅,沒有廁所,沒有暖氣,重且高的大鐵門一關一合之間,冷氣如同旋風般涌進車廂,頓感奇冷無比,所有人只好不停地搓手跺腳,連連呵出熱氣來捂臉護耳。咸寧到孝感百八十公里需要好幾個小時,上這車的人沒有一個敢喝水的。
有時候,我們也會順便搭地區建筑公司送孝感籍員工返鄉的敞篷汽車。沿國道一路向北,一車孝感口音,一路迎風站立,雖說耳朵凍得梆硬,雙腳凍得發麻,但過年的興奮仍讓一路歡聲笑語。記得有一年晚上下火車,農村結冰的土路被踩得“嘎吱嘎吱”發出聲響。父親背著妹妹,一家人走在去李家咀的雪碴子路上。忽地,父親有如神助般停了下來。當他定睛一看,不由得嚇出了一身冷汗:正前方竟是一個四五米見方的大糞池。若再往前一腳踩將下去,父女之命休矣!而這,就是過年,再苦再難,也要團聚!
“有錢無錢,團聚過年。”在那個物資并不豐富、人們并不富裕的年代,為了過個好年,大人們會把辛苦勞作一年的積蓄全部拿出來買年貨、備年飯、貼對聯、掛燈籠、發“壓歲錢”。
打糍粑和炸豆腐是我印象最深的兩件事。一鍋糯米蒸熟后倒進木甑或石甑里,兩個人用木杵一上一下不停擊搗。剛打好的糍粑熱乎綿軟柔糯,揪一團下來塞進嘴里,像是天下最好吃的米團。外婆每次炸豆腐時,我會拿著盛有剁椒的小碗守在邊上,等待著外婆將剛剛炸出一層金黃色薄皮的嫩豆腐從油鍋里夾出,讓我拌著辣椒吃下去。味蕾的記憶是頑強的,那是我念之求之的美食。
當然,除了豆腐,還要炸魚圓、肉圓、翻餃、散子、藕夾。這些油炸的食品,加上各種鹵菜,使年飯內容龐雜、豐盛無比,讓人口不擇食。零食沒有今天豐富,水果也較缺乏,花生和米泡成了主打。年少的我會把花生仁剝去紅皮后裝進口袋里,到晚上一把一把扔進口里,好像只有這樣吃才過癮,第二天打起酸嗝來才后悔不迭。當聽到米泡機的第一聲轟響,便會忙不迭地跑回家中,催促著大人把自家的米拿出,擠到米泡機前排隊。隨著“膨”的一聲巨響,米泡傾進白布袋里,拿回家后有的裹上糖成了米團或趁熱切成了米糕,有的倒進糖缸里成了米茶,當然最多的是成為米泡裝進口袋里,不時掏出一把塞進嘴里。
熬過了“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的臘月三十夜,初一開始的拜年是讓我既高興又無奈的事。高興的是穿上了新衣服,拿到了壓歲錢。無奈的是鄉里城里,仿佛有走不完的路、見不完的親戚、吃不完的飯。甭管認識不認識,都要去拜年;不管到了哪一家,都要吃個飯。孝感人有規矩:客人來拜年,一定會給你吃上三個“荷包蛋”;開飯時最先上桌的,必定是一碗紅糖水和一盤接一盤的炸糍粑。
完成了隨大人們拜年的任務,孩子們就放飛自我了。那個年代,沒有手機,沒有電視,卻有好多玩耍的項目。比如看娃娃書(連環畫)、吹氣球、滾鐵環、打撇撇、看電影……不一而足。而最令人難忘的,莫過于放鞭炮和“滴子彈”了。大人們會給孩子們買上不同顏色、不同種類的鞭炮焰火——摔炮、擦炮、花炮、沖天炮、地老鼠、煙花棒、魔術彈、降落傘……“滴子彈”是那個時代獨有的童趣。在磚頭上挖出一個凹槽,將四處搜羅的子彈頭放入凹槽內,然后用另一顆子彈,垂直墜下對其撞擊,若將子彈頭撞出凹槽,則這顆子彈頭收歸已有。如此交替進行,收獲不錯的話,滴出的子彈頭會將荷包塞滿。
直到祖父和外婆去世后,祖母便到了咸寧,回老家過年的熱鬧和歡娛不再, 年飯的掌勺人也接續從祖父到父親再到我手中。
今天,有了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民航飛機和私家車,人們回鄉之路不再艱難和遙遠;有了微信,人們不再清早起床四處拜年“開財門”;有了外賣和預制菜,做年飯也變得輕松;有了春晚,守歲也變得不那么單一和枯燥。雖說往年過年的場景大多存留在記憶中,但我們仍期待著過年,過好一個又一個的年。
編輯:但堂丹
記者徐浪對孩子們來說,過年最盼望的事莫過于收壓歲錢了。兒童賬戶財商教育,讓孩子自己管錢“孩子11歲了,每年孩子收的壓歲...
他們堅守“網課陣地”使得千千萬萬的孩子“停課不停學”,雖然這個特殊的課堂讓孩子們離開了老師的監管,但是也讓孩子學會了...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通訊員馬辰“我是剛剛聯系嘉魚慈善會的劉梓熠,我和爸爸帶著壓歲錢過來捐款。”1月26日下午,一個...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即農歷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春節前一晚,因常在夏歷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
父母還早準備了一些過年的臘肉、臘腸、腌制的豬頭、咸魚……我們兄弟妹每天打門前過的時候,總是禁不住朝它多看幾眼,然后掰...
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開展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們通過一些小小的舉動,進一步理解父母的“不容易”,體會父母的辛勞,讓...
今年春節,市圖書館還推出了一系列線上圖書和線上閱讀活動,讓市民在活動中感受和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
”這樣的問題, 100個孩子可能會有100個答案,但是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玉泉校區305班的孩子們在這個特別的春節里,卻做出了相...
孩子們不親近嚴肅的外公,只纏著外婆討要糖果。一轉眼,堂屋的八仙桌就擺上了外婆親手做的逗嘴食:砂焙苕片、油炸苕絲、干煸...
朱麗平(通山)外婆的老屋座落在九宮山東邊山腳下的一個叫東港的山村里,屬于清代的徽式建筑,為兩棟并列共墻的連三間,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