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云(赤壁)
魚,是江南“魚米之鄉”飲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魚,為人們所喜愛,除了它的食用價值外,它還是一種美好的文化象征。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前人賦予魚以豐富的文化內涵。《詩經》記載:“豈其取妻,必齊之姜?豈其食魚,必河之鯉?”這將鯉魚與婚姻相聯系,后人以“魚水合歡”祝福美滿姻緣。有些地方在舉辦婚禮時,還有個“鯉魚灑子”的儀式,即在新娘走出轎子時,男方的人把銅錢往四下拋灑,寄托祝殖祈育的愿望。銅錢俗稱銅子,新媳婦撒它喚作“鯉魚撒子”,說是鯉魚產的卵子多,意味著繁殖能力強,“子孫滿堂”。魯菜菜系中有一道魚肴“鴛鴦魚”,它由白色的鱖魚,赤色的紅魚清蒸烹成,咸香鮮嫩,紅白分明,色彩誘人。這道菜是曲阜孔府菜的名吃,常常作為婚宴的主菜,象征新婚夫婦恩恩愛愛,永不分離。朝鮮族同胞把魚尊為吉祥物,每到清明節都要食用“明太魚”。
北宋文學家、詩人范仲淹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意思是說,江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他們只是喜歡鱸魚鮮美的味道。先生看那一葉小小漁船,在滔滔風浪中若隱若現,卻不知道打魚人出生入死地搏擊驚濤駭浪的險境與艱辛。通過反映漁民勞作的艱辛,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關注,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感恩和同情。
“魚”與“余”諧音。年年有魚是“年年有余”的意思。在人們的心中,魚象征著富貴,寄托著勞動人民美好的愿望,希望年年有余,富貴平安,五谷豐登。年畫作品《年年有余》的背景圖中是蓮花或蓮藕和魚、胖娃,即“蓮連有魚”,是中國傳統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人文語言之一。據說,“年年有余”之俗起于宋朝,是物質文明的演進帶動人們的食魚觀念而形成的。至今南方許多地區,“全魚”仍是宴中亮點,通常是宴尾鎮桌之菜,賓客酒足飯飽,端上來也基本是多余的,誰也吃不下了。還有一些地區,頭道菜即是全魚,一直置于席面中間,直至宴尾,人們才對它象征性地動動筷子,還笑侃“好漢不吃翻面魚”。傳說,一些偏遠山區缺水,加之交通不便,物資匱乏,供應不足,吃魚困難。過年時,有人突發奇想,請人雕刻一個栩栩如生的木魚放置盤中用來祭祖或招待客人,左鄰右舍輪流使用。這些食魚習俗都意味著該尾魚是今年余下的,留給來年,寓意“年年有余”,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財富及食糧!
過去,家鄉生產隊社員憑勞動日的工分吃糧,除過年外,一年到頭難得吃上幾回魚,平常日子連魚鱗都看不到一片。解放初期,土改工作隊帶領鄉親們在村西兩田垅交匯處修筑一口“當家塘”,面積足有二十余畝,起名“解放塘”。隊里安排孤漢叔爹管護,既負責蓄水灌溉村前大片稻田,又兼管塘中魚苗的飼養。記得臘月放水打魚時,四周岸邊圍滿黑壓壓人群看熱鬧,都說吃魚沒有捉魚過癮,一個個手舞足蹈。待隊里把大魚抓完時,隨著隊長一聲:“殺野”(隨意拿)!大人小孩提著水桶、竹簍、簸箕一齊涌入塘里捉拿小魚小蝦,場面像炸鍋似的,一下沸騰起來,叫喊聲、歡笑聲響成一片……小魚拿回家倒進大木盆里,全家人圍著用手摳出魚腮和內臟,漂洗干凈。此刻,小白貓來回穿來走去,乘人不備,噙上一條小魚飛快溜走,全然不顧身后呼喊聲。小魚洗凈瀝干后,有的放曬匾涼干,留作干煸或煮辣椒;有的用鹽腌在壇缽里,隨吃隨拿;有的拌上面粉放油鍋制作炸魚,酥脆可口,連刺帶骨一并吞下,滿口流香。
那時,我們放學后常到溝渠溪邊釣鱔魚、捉泥鰍、捕河蝦,用來改善家庭伙食生活。暑假期間,還作為業余勤工儉學路徑,利用所獲積攢學費,添置一些學習用品,替家長分憂,減少開支。
改革開放后,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交足國家,留足集體,結余歸自己,種田積極性空前高漲。大伙在種滿種足的同時,還千方百計調整農業結構模式,發展農、林、牧、副、漁,做到多種經營齊頭并進,家家戶戶不僅有飯吃,而且保證有錢花;好日子天天像過年過節一樣,不僅能“吃上魚”,而且能夠“吃好魚”,群眾生活似芝麻開花——節節高!
編輯:但堂丹
六一前夕,從市場上買回幾十只活蹦亂跳的小龍蝦,有兩只桀驁不馴,妻拿它倆沒轍,我將這兩個活寶分別扔到一對白掌花瓶里。現...
炊煮用具青銅釜、青瓷器、五銖銅錢、陶器……記者20日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在湖南省資興市唐洞街道發現的兩座東漢至兩...
9月14日,全市領導干部廉政黨課暨警示教育大會上,由崇陽縣提琴戲劇團演出的提琴戲《一錢誅吏》,給全體與會人員上了一堂別開...
咸寧網訊記者鎮強報道:6月2日, 《咸寧市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格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方案》正式發布。對在線上、線下所有...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近日,家住咸安車站路社區的喬女士咨詢,如何科學補鈣?車站路社區衛生服務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鈣是構...
“秋瓜壞肚”傷腸胃?真相:適量食用無大礙民間素有“秋瓜壞肚”的說法,認為秋季天氣轉涼后,由于一些瓜類食物比較寒涼,食用...
端午節即將到來,粽子將成為節日飲食中不可或缺的美食。咸寧市市場監管局、咸寧市消委會就端午節期間選購、食用粽子及購物、...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近日,家住咸安區南大街社區的顏女士咨詢,秋季如何科學養肝?南大街社區醫務室工作人員介紹,秋季空...
咸寧網訊記者劉念報道:近日,家住咸安萬年路社區的張女士咨詢,夏天寶寶怎么吃零食?萬年路社區衛生服務站有關醫務人員介紹,...
中秋佳節將至,最近走入商超,各式月餅琳瑯滿目。那么,月餅真的是健康“殺手”嗎?無糖月餅是否含糖?保健月餅有養生功效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