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秋
誰能猜透這含春的心事?
隱在唇邊的潮聲,說來就來。伴著花香、曖昧、或往事,時明時暗。
一陣輕柔的扣窗后,粒粒思想停泊于葉的小船,靜聽濕漉漉的拔節聲。
無邊無垠,水撲不滅的火焰。
夜半夢醒,聽到大地都不能拒絕的波光,不知引誘了多少花的紅唇。
遮攔不住的鳥鳴會在潔凈的清晨,不約而至。
細碎的步子常常走進暖風,和一些溫潤的呼吸。已覺察不到一個人的冷了。但還是不能不細聽這往返的回聲。它好像在說要去追趕些什么呢!總是在不經意時說出。
泥土、河流、花朵、綠葉,都是這個季節里,它想要打開的夢境。
低下眉頭便是柔情萬種。這樣的情境會有花的愁怨和青春年少的多愁善感,能持有此心境,一個人的春天是多么的美好,又是多么的幸運!
她常常拉下簾子,然后又將春色層層打開。
拉下的時候,從來都不是最后的尾聲。
一場春雨一場新。
春天正站在雨的翅膀上,逐漸飛升。
野櫻花
油菜花千篇一律喊出鄉村,你喊出高山,又高又懸的山。油菜花喊出金黃,你喊出桃紅李白。
有桃花的羞紅,李花的純白,抑或梅花的俊朗與寂靜,足夠好。而你一如既往的認為,心念五月的櫻桃小嘴,比什么都好。
那么多年,無人呼出你。那么多年,你遇見高山流水,滄海桑田和深邃蒼茫。
今天,你借春天的艷陽代言,大聲喊:野櫻花!野,是野外的野,讓與叮當著小木履束縛的女子,徹底區別。盡管野到一片云上去。野到自由浪漫與一塵不染的女子的心上去。野到以露為賦以流水為琴。野,繼續野,是結滿小可愛小美味的野櫻桃的野。是逃避基因蹂躪站到一抹靈魂風尖上的野。野到優質的沁人心脾。
除此之外,你和世間沒有任何紛爭與糾纏不清。你說你經常懷疑到自己的身世,很可能是一場絕世的美化蝶為雪。很可能是一片忘歸的霞化霓為裳。抑或一場雨一般多愁善感的夢。
你說你經常夢到云的宮殿和山的神女,隱約于翠竹叢林,伴著風的簫管嗚嗚的吹。
今天,你要以黎明的純真和傍晚的眷戀,如同尋覓年少的初戀和潮紅一樣的神秘,驚跳。從大幕山林場到楊芳林的打頂坳。從跌宕的山谷到突兀的山巒。
一山又一山。層層疊疊,密密匝匝。
原來人世可以這樣美!
可以淺紅純白和風輕云淡。可以自由飄忽和寂寞髙貴。可以攬盡自然的香氣和遠方的念想。有足夠的理由讓桃花疾恨不到自己的粉嫩,李花排斥不了自己的細碎銀純。
而又從沒讓春天遲到!
大幕山的杜鵑紅
她們的出場和轉身都站到季節最美的弧度。
搶在春天的一場花事,匆匆謝幕,來不及記住一些人的名字。
四月的陽光正好。一切的行走和停頓正好。流水舒緩,鳥鳴安靜,綠色豐盈。
那些紅正好。紅到一只只豐潤的紅唇上,不需蜂蝶的修飾與煸情。紅到喜悅之情溢出山外,溢出幸福與憧憬。
那些紅是四月大幕山的杜鵑紅,是紅于二月花的紅,是愛到啼血的紅
是紅太陽的紅,是紅紅火火的紅,是熟、甜、醇、醉,豐、盈、圓、滿,恰到好處的紅。
那些紅不是低吟淺唱,不是凝眉嬌羞。是熱烈、奔放、純粹得一夜之間能點燃整座心靈,洞穿世態冷漠與無情——風吹不熄水撲不滅的火焰。
一路燃燒到井岡山、延安、大別山,祖國的大江南北。
那些紅,深深的紅,深入血、骨的魂。深得正好能記住祖國和您的名字。
那些紅,我滿世界里追趕的,生命中逐漸缺失和遺忘的紅
今天,誰丟失了一場場啼血的愛情?誰成了一座座骨髏般的身軀?誰夢見金錢、花朵、刀嘴里說不出的紅?
那些紅啊!再一次點燃夏之軀,山之魄,風之魂。
燃燒吧!燃燒吧!
油菜花
管它凄風苦雨也好,還是乍暖還寒。先用金子般的光陰把春天換回來。再將姐妹們,桃花、梨花、李花、沒有名字的花全喊出來,合奏一支關于春天的歌。然后把滿村莊的溫暖、光亮、快樂和滿足,告訴天空、河流和在外打工的游子。
讓麥苗大叔欣慰的鼓掌。
做不了農民的兄弟,就做村莊的好女兒。晚上守著孤獨的月亮。白天穿好看的碎花布衣裳。就是不做城市的小情人。
要像土地、母親一樣守著村莊的父親。愛,就熱烈地愛一次。幸福地結籽,簡單地生活,學會節儉持家,顆粒歸倉
自然地輪回。
向一棵稻子彎腰
為了追趕春天,農民不得不向寸草彎下,彎下他寬厚的脊梁。踩著泥濘的土地,一歩一歩將它們扶正,像扶著孩子走路。直到整齊站立丶開花丶結果。直到秋天來時,它們終于懂得彎腰的含義。
秋天來時,它們以匍匐的姿勢,一棵一棵地彎下,再剛硬的鐮刀也會彎下,向農民彎下。勤勞善良卑微,又多么容易滿足的農民兄弟啊!感動得再一次彎下。將它們一棵一棵抱起,帶回家。
秋天來時,天氣越來越涼,它們多像簡單孤獨,而又龐大的農民兄弟。攤曬在大地上,心懷陽光,一粒一粒地回憶,都是關于大地與春天。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憶江南·清明回鄉(外四篇)
下一篇:
春之韻
1月14日,省人大代表、羅田縣駱駝坳鎮燕窩灣村第一書記、湖北燕兒谷生態觀光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志新,在“代表通道”上接受...
記者陳希子采訪時間:3月8日采訪地點:咸安區潛山國家森林公園本期閱讀人:王豫在春天,總該做些什么。春來好讀書,這是春天...
○陳希子《故都的秋》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郁達夫于1934年8月創作的散文。郁達夫為躲避國民黨的恐怖...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采訪時間:5月6日采訪地點:咸安區雙龍社區本期悅讀人:郭焰在我上大學之前,沒有手機,也沒有筆記...
從教23年,她懷揣一顆“愛生”之心,以“敬業”“精業”的追求時刻砥礪自我,她的課堂博采眾長,讓學生快樂學習。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通訊員楊清報道:10日,沿著旅游扶貧公路進入通山縣南林橋鎮石門村,黝黑的柏油路聯家串...
袁麗明(通山)瑟瑟寒冬一到,村口的果樹褪去最后的一片葉子,紅柿子沉沉地掛在枝柯上,把筋道的枝條拉成無數根拋物線,墜著沉...
袁麗明(通山)瑟瑟寒冬一到,村口的果樹褪去最后的一片葉子,紅柿子沉沉地掛在枝柯上,把筋道的枝條拉成無數根拋物線,墜著沉...
徐大發(通山)近期放假回老家,一進老屋就看到兩副嶄新的“千年屋”擺放在堂前晃眼:上好的白板,屬“十二蓮花”級別……“只等...
■袁麗明(通山)與“泉”相關的名字,總是充滿泉特有的靈性與魅力。還沒去過下泉,便聽過下泉的鄉音,老人、孩子,男人、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