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心間? 天高路也寬
——“最美文藝志愿者”張志全的音樂情懷
柯于明
每到周六,在市內是找不見張志全的身影的,此刻他正在大幕山深處的井頭村,給孩子們進行音樂義教。幾年了,風雨無阻,他與湖北科技學院王群益教授一道,把井頭村的音樂教育搞得風生水起,悠揚的旋律驅趕了大山的寂寞,更給孩子們插上夢想的翅膀。
這件事令我感動的還在于,張志全只是個“草根音樂人”,他靠自己的社會音樂培訓謀生,每逢周六正是他最忙碌的時候,他卻放下生意跑到幾十里外的窮鄉僻壤,跟孩子們在一起。
這就見出了一個人的情懷、品格和檔次。
在咸寧溫泉,社會音樂培訓搞得最好的,張志全是其一。他位于希望橋的“竹音民樂中心”開辦數年來,生源綿延,培訓品種越來越多,除了葫蘆絲、巴烏,還有笛子、簫等,近年又有了嗩吶和非洲鼓。所有器樂的教授由他一人親力親為。若論咸寧培訓老師技藝之全面,張志全無疑是首屈一指、無人可及的。
張志全“竹音民樂”的良性運轉、持續紅火,不僅在于他技能多樣,適應不同學員需求,更在于他為人熱忱,以誠相待,教學耐心,見效又快又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張志全憑著藝術實力和人格魅力吸引了各方面各層次的學員,前來“竹音民樂”學習的絡繹不絕,同時他還被聘為湖北科技學院音樂學院的竹笛嗩吶教師、咸寧市老年大學葫蘆絲笛簫班教師。
張志全對那么多器樂“通吃”的本領令人羨慕,然而這本領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他花“血本”換來的。他雖有一定的音樂天賦,從小就對音樂特別敏感,但在學習每一門器樂的過程中他是付出了辛勤汗水的。他對音樂的愛好到了癡狂的狀態,比如學習竹笛,他一連苦練了兩個月,硬是把嘴唇都吹“翻”了。書法和篆刻都曾是他的最愛,篆刻還曾給他帶來不菲的收入。為了集中時間和精力,不斷提高音樂技藝水平和教學質量,他把其它的愛好都“犧牲”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張志全以異于常人的付出換取了勝于他人的成功。
張志全的音樂才能是全方位的。他會演奏十余種樂器:葫蘆絲、巴烏、笛子、簫、陶笛、嗩吶、吉他、非洲鼓……且每一種演奏都是高水平的。他還會作曲,最近創作的《江南桂花城》以咸寧桂花為素材,營造鳥語花香的意境,表達對勤勞的父老鄉親的禮贊,反響很大,流傳甚廣。有人覺得奇怪,他似乎有三頭六臂。然而在我看來,這里面有必然性。美術界有畫匠與畫家之分,文壇有寫手與作家之別,搞音樂、玩樂器同樣有高下之分,有人只停留在技術層面,有人卻能進入藝術境界。張志全是后者,音樂在他手中是他對客觀世界的藝術表達,也是他真情的流瀉與靈魂的外化。在這種理念下,他把音樂悟透了,把各種樂器“玩轉了”,掌握了“藝術相通”的真諦。?
相比起他的演奏技巧,我更稱道他對音樂本質的把握和徹悟。音樂藝術對人的誘惑始于它那種神秘性,在訴諸聽覺時它會釋放許多信息和密碼,給人愉悅的享受。在與張志全的交流中我發現,他是深得其中三昧的。音樂對于他,是流淌在身上的血液,是滋潤生命的精神撫慰,是超乎功利之上的心靈需求,是具有宗教意味的布澤和善行。正是因為有這種認知高度和藝術自覺,他樂在其中,樂此不疲,每天眼睛一睜開就是樂器,每天在優美的旋律中浸泡和洗禮。他從早到晚,為培訓學員嘔心瀝血。他帶出的學員不計其數,有不少在各級比賽中獲獎,可謂“桃李滿天下”。他經常組織專場演出,既為學員提供展示舞臺,又將音樂藝術奉獻給社會,有時自掏腰包,在所不惜。
與張志全打交道多年,我才發現,他心中是有一輪明月的。這明月,即是對崇高的音樂藝術的執著追求,放射著真善美的光芒。明月照過來,月光灑進來,他的心是空曠的、明亮的、通透的,做事清清爽爽,做人光明磊落。有明月相照,天高地闊,路也越走越寬。
張志全現為湖北省葫蘆絲學會和咸寧市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咸寧市葫蘆絲(巴烏)學會副會長,還經常受邀擔任全國性葫蘆絲大賽評委。前不久,咸寧市文聯授予他“咸寧市最美文藝志愿者”稱號。面對這些榮譽和頭銜,他依然非常低調,每天兢兢業業,起早睡晚,默默做著他的音樂培訓工作。他說:“只要有音樂相伴,我每天快活得像神仙。”?
2023年5月28日稿于黃鶴樓畔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咸寧市葫蘆絲(巴烏)學會會長】
編輯:zhufengjin
上一篇:
李城外的“詩春秋”
下一篇:
融會貫通 博采眾長 ——嚴運利國畫藝術的審美格調
原標題:唐代九霄環佩古琴現身“中國古代樂器展”傳世僅4張新石器時代的骨笛、唐代九霄環佩琴、清代十二律管等200余件(套)樂器...
賈湖骨笛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西周四虎镈鄒雅婷攝商代婦好墓鸮紋特磬鄒雅婷攝唐代李貞墓三彩騎馬樂俑范立攝提起中國古代音樂,...
“暑假班想給孩子選一門樂器學一下,但是不知道怎么選才是適合孩子的。
特約記者胡劍芳“古田畈,好地方,兩港泉水潤田莊,四面青山相擁抱,幸福生活響當當!”2月6日下午,一場由農民自編自演的春...
■孫震《楚辭》是據屈原等楚辭作品輯補形成文獻,在中國先秦音樂史研究中具有獨特價值。《楚辭》作品中描述的音樂活動具有鮮...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查生輝陳希子實習生費霖好特約記者龍鈺?嘉魚嗚嘟,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能演奏和音的土類樂器。同年,他又...
志在千里每一天都能煥發“新生”的力量夢想無關年齡,青春無關容貌只要敢闖蕩,此刻正青春重陽節來臨愿天下老人不斷延展人生...
發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激發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深厚的愛國情懷,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
新華社鄭州3月22日電題:“火”出圈的“唐宮小姐姐”原來出自這里新華社記者桂娟、李文哲“幾年前在河南博物院參觀采風,看到...
針對兒童寒暑假無人照料問題,村婦聯牽頭在村文化活動中心開設寒暑期兒童托管班,邀請本村放假返鄉大學生作為志愿者負責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