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娛 >> 文娛動態 >> 正文

通山山歌 這邊唱來那邊和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4-09-04 16:25

記者 朱亞平

“正月里來是新年,花線抄幾根,繡起荷包,奉送我同年,啷咚,啷冬,啷的咚,啊瞧見一支花,繡起的荷包奉送我同年。十月里來小陽春,荷包繡得真,繡起的荷包呀,奉送我表勛,啷咚,啷咚,啷的咚,啊瞧見一支花,繡起的荷包呀奉送我表勛……”

8月25日,家住通山縣洪港鎮江源村王氏老屋的村民們早早起床,相約來到老屋一起唱山歌。古樹參天,流水潺潺,古橋邊11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錯落有致,夾雜著地方方言的通山山歌傳入耳邊,鄉音濃烈,婉轉動聽。

★山水田園牧歌

說起通山,多數人最先想到的是隱水洞,因為它是天然奇觀,讓人贊嘆;或是九宮山,因為它景色瑰麗、富有詩情畫意;亦或是闖王陵,因為它具有歷史的厚重感。但是通山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的人文景觀,更讓人著迷。

通山史稱“吳頭楚尾,三苗之地”,境內民情淳厚、民風古樸,是鄂南有名的“山歌之鄉”。清同治版《通山縣志》載:“山壁晴光,橋間夜色,漁歌樵唱,田鼓寺鐘……”樵歌指的就是山歌。

通山山川毓秀,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淳樸的山歌充滿了古色古香的田園牧歌情調。山歌是人們在行路、挑擔、砍柴、放排、放牧、割草或民間歌會上信口而唱的民歌,集文學與音樂為一體,傳唱中常帶有歷史人物和民間故事。

山歌與通山人血肉相連,早已融入通山人的遺傳基因里。在通山,山歌人人都會唱,人人都愛唱?!笆锊煌簟⑹锊煌{”。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山山歌形式豐富多樣,有獨唱、男女對唱、猜調對答、山歌小組唱。熱情、奔放的山歌,能夠直觀地表達人們的喜怒哀樂,同時通山人也用山歌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唱腔源于生活

通山山歌唱腔豐富,有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哭腔山歌、盤歌、急口令等,節奏性強,質樸熱烈,被人們廣泛傳唱。

通山山歌內容與形式都包羅萬象?;蛲妒瘑柭罚驅ひ捦椋蝌尡I逐獸,或訴怨泄憤,或說愛探情。曲調高亢、嘹亮,旋律自由、悠長,歌詞多為即興創作,想象豐富,比喻生動。歌聲中娓娓敘事,敘事的旋律中又表達著真摯的情感,也往往烙著時代的印跡。“唱戲一半假,山歌句句真。”其豐富多彩的內容,是通山人生活的一面鏡子。

俗話說:“山歌,山歌,山里頭到處是歌。”通山是一個丘陵多山的地域,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通山人自古出門喊號子探路,打歌腔壯膽,吼土調驅獸,哪里有山便有歌,哪山有歌便有人,山不轉歌轉,歌不轉腔轉,一重高山一波人,波波人群聲連聲。

一個后生在山頭峰頂引吭高歌,深山幽谷,久久回蕩,形成一人歌唱,八方來和的神奇景觀。

一支山歌丟過山巔,隔山即刻有一群林中人接住丟回來,頓時,一群素不謀面的山民便對起山歌來,山崖上便成了歌的海洋。

有研究表明,通山山歌以情歌數量最多,也最富特色。正如山歌所唱,“自古山歌唱風流”“山歌唔唱唔風流”。諸如愛慕、試探、追求、熱戀、送別、相思等,均用山歌來表達。每一首歌都是一個動人的故事,演繹一段美麗的愛情。流傳至今的有《十二月相思》《海棠花》等,數量達數百首。

★非遺唱出新聲

近年來,通山縣出現一股“山歌熱”,極大促進了該縣“兩個文明”的建設。

2019年,由通山縣文化館出品的通山山歌作品《十繡荷包》亮嗓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李琳、成滿萍等8人,歌聲質樸純粹如藏在山中的靈雀。

2022年7月,九宮山風景區鄉音藝術團將《十繡荷包》唱到國家級舞臺。

九宮山風景區鄉音藝術團是一支“草根”藝術團,團隊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專業音樂知識,就靠著一副深山里的好嗓子一次次登上市、省、國家級舞臺。

60多歲的李大攀是隊伍中僅有的一位男士,經親戚介紹從鄰村過來,加入表演的隊伍。李大攀說:“通山山歌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我們每次演出都會全力以赴,展現最好的風采。希望有更多人關注咸寧的傳統民間文化藝術?!?/p>

通山山歌傳承人夏淑蘭致力于非遺傳承工作,將通山山歌引進通山各個中小學里。夏淑蘭說,希望有更多年輕力量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讓通山山歌煥發新活力。

通山縣職教中心校長金漢垂介紹,該校將通山山歌等通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學校地方課程,并聘請專家擔任學校兼職教師,讓學生們了解并學習通山山歌、山鼓等地方傳統技藝,希望將散落在通山這片土地上的獨有文化、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靈秀咸寧青山碧水,青山育著美水里淌著歌。通山由大山孕育、由山民打磨、經過創作,既保留了其最天然的一面,又將全新的文化內涵注入其中,在眾多通山人的傳承下,在新的歷史時期煥發獨特的光彩。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咸寧市檔案館上新三款文創產品
下一篇: 赤壁本土專著被國家圖書館收藏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u id="mkfrf"></u>

          <p id="mkf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