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黃柱、通訊員陳珉、劉慶畢報道:近日,赤壁市收到中國國家圖書館的捐贈證書,由赤壁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與赤壁市檔案館(赤壁市史志研究中心)聯合編印的《蒲紡記憶》一書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
《蒲紡記憶》一書近50萬字,內容包括“故鄉回望”“歷史鉤沉”“軍工熱血”“國企芳華”“歲月如歌”五個篇章和大事記、附錄等。該書主要通過曾經的蒲紡總廠領導、中層干部、普通員工等蒲紡人的親歷講述,敘述了蒲紡數十年間的興衰沉浮,詮釋和歌頌了老一輩建設者們堅持國家至上、國運至上的胸襟與擔當。書籍出版后引起熱烈社會反響。業內專家認為,該書從多個側面反映了蒲紡數十年的發展歷程,既是一部三線建設的創業史、一部紡織工業的奮斗史,也是一部國企改革的探索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文獻價值和社會價值。
據悉,中國國家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圖書館之一,包括國家書庫、國家書目中心、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和國家典籍博物館。其中國家典籍博物館承擔著為國家收藏重要典籍文獻的作用。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通山山歌 這邊唱來那邊和
下一篇:
咸安區鼓隊“舞”出文明風
他曾在《人民文學》等發表文學作品,已出版詩集四部,報告文學一部,所寫詩歌、散文、文學評論、報告文學收錄國內多個文本,詩集...
市文旅局要求,與會人員要開拓思路,搭建專班,嚴格標準,規范管理,加大對咸寧長篇敘事山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真實、系統和全...
據了解,長篇敘事山歌專項普查工作為期三個月,內容包括長篇敘事山歌傳承人情況、長篇敘事山歌作品的流傳及創作情況、長篇敘...
為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咸寧市群眾藝術館聯合各縣(市、區)非遺保護中心、湖北科技學院、咸寧市第四小學、嘉魚縣剪紙協會...
”嘉魚縣文旅局局長殷先儉表示,將民間表演藝術、民俗、民間手工藝和餐飲老字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結合,正成為...
近年來,湖北科技學院音樂學院與咸寧市非遺保護中心密切合作,聯合開展民歌調查30余次,合作編寫非遺教材1部,共同舉辦鄂南表...
”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的召開,對于加強咸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推動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妙手補書書可春——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成果展”1日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幕。同時,展出了古籍修復工具設備以及古籍修復用...
據了解,下一步,咸安區文旅部門將繼續加大山歌傳統文化的培訓力度,并組織開展山歌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等活動,促進活態...
“王蒙解讀傳統文化經典系列”是王蒙近年來解讀《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列子》《紅樓夢》等古代傳統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