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徐大發 通訊員 肖樂平
9月8日,在通山縣漢林農貿市場旁的一個居民社區明平友的家中:室內古色古香的擺設,各種收藏品琳瑯滿目,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堆成小山的各類中國算盤。面對這些千奇百怪的珍稀算盤,69歲的他向記者掰著指頭盤算著他的算盤人生……
癡迷收藏
1978年明平友從部隊轉業后先后在通山鄉鎮文化站、李自成墓文物管理所、通山影劇院工作過,自稱是一位從事文化工作40年的老兵。
走南闖北的他,漸漸迷上了收藏各類文物古董這一愛好。
1974年,電影《雜技英豪》熱映全國,接著發行了一套關于雜技的郵票。明平友與妻子戀愛的第一封情書就是用一枚雜技“獅子滾繡球”郵票發出去的。他開始迷上了收藏郵票。1986年,他又迷上了收藏古錢幣和古陶瓷,收藏了一些宋明清時期的古幣和陶瓷物件。
1980年,明平友在《布谷鳥》雜志上看到一則報道:在香港拍賣會上一把明朝四出頭的黃花梨木椅拍價49萬美元。這使他認識到了收藏古玩的價值。
2013年,明平友開始正式迷上收藏中國算盤。
每到一地,他總愛跑古玩店之類的地方,或直接到民間去淘算盤,遇到好的算盤他總是要想方設法買到手。同時,他還在網上開了三個算盤買賣店,遇到有同類好的珍品就自己收藏下來,其他的也挑選一些賣一點,可謂“以藏養藏”。
一次,明平友淘到一把好算盤,他傾盡所囊買了下來。接近中午時分肚子餓了,去一家早餐店要了一碗面,面下好已擺在了桌上,突然想起自己身上的錢買算盤已花光了,只好以一個提包忘記在市場為借口急速離開了早餐店。
一把明朝紫檀算盤,他以1800元的優惠價從杭州一開藥鋪的店主購得。一把犀牛角算珠算盤以500多元購得,一老板愿以80萬元收購,他沒有出手。
2019年4月,在廣西玉林古玩地攤市場。一老者拿一把很臟的算盤出售,珠子是類似普通的石子做的,說賣掉換點油鹽錢。明平友以160元的價格買了下來,回家用小蘇打水清洗干凈,居然是一把翡翠冰種算盤!
多年來,明平友收藏中國算盤總共有一萬多個,按材質分種類有木竹算盤、金屬類算盤等幾十個品種。其中珍藏的精品算盤共有1300余把。
深研算盤
為了認識中國算盤,明平友想方設法去獲取有關算盤的有關知識。1986年,他參加了北京人文大學主考的“文物與考古”專業函授大學,獲得了本科文憑。
明平友熟讀了多本關于珠算的文史資料書,如漢朝徐岳著的《數術記遺》、現代華印椿編著的《中國珠算史稿》,還有《中國珠算詞典》等書籍。
在尋覓的過程中他發現,中國有大量的關于中國珠算理論方面的書籍,而缺少講述中國算盤方面的書籍。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珠算,中國算盤文史的缺失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
一次,明平友把收藏的中國算盤按照歷史年代擺成“算盤塔”圖,他想到了蘊藏在算盤里的人文古韻、發展故事等許許多多的“密碼”,就有了一探中國算盤的拷問和求索。
明平友收藏的中國算盤或工藝特別、或年代久遠、或造型奇特、或材質貴重珍稀。經過不斷的深入研究,他發現了蘊藏在中國算盤上的許多知識。
2019年的一天,他擺“算盤塔”觀賞,突然產生了諸多的疑問。通過比對不同時期的算盤,找出一些不同的特點。找參考書想探明,只找到一本《魯班木經》有涉及過算盤,除了講到有關制作算盤尺寸的依據,再無其他。去網上、圖書館,也多是論珠算的,找不到講算盤的工具書,于是明平友萌生了自己編撰一本關于算盤書籍的念頭。
經過5年的努力,一本《中國算盤史編》初稿樣書已出來,擬由中國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書還在后期的校對打磨之中。明平友的研究有兩點重大突破:一是把中國算盤起源推進到二千三百年至先商時期;二是推定了中國算盤的斷代依據,填補了中國歷史空白。
想建展館
明平友的中國算盤收藏越來越多,他就想到了它們的最終出處問題:如何更好地保護好,如何讓這些藏品作用最大化。
明平友說,建一個中國算盤博物館一直是他最大的心愿,不管是以哪種形式籌建,只要能如期開展就行,同時又能為傳承“非遺”文化作出一點貢獻。
明平友告訴記者,他收藏的這些中國算盤許多是無價之寶,他一直舍不得出手。比如他在山東德州古玩市場淘到一把戰國時期的陶瓷算盤,一旦流失,不管多少錢都買不回了。如果他把自己所有的藏品出手,會得到一筆天文數字的財富。但他不愿這么干,只想留下這些藏品傳給后人。
他表示,現在自己已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如果能建個算盤博物館,把藏品永久留在家鄉,將來捐獻給國家是最好的歸宿。他迫切想實現這一愿望,期盼那一天早日到來。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赤壁市中伙鋪鎮廉潔文化潤萬家
下一篇:
夕陽唱晚別樣情 ——記原市詩聯學會會長沈雄飛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樂昌興、伍偉報道:11月25日,經傳統保護村落發展專家委員會評審認定,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特約記者彭志剛、童金健、通訊員張杰報道:11月8日,第二屆中國有機農產品展銷會暨中國青(米)磚...
咸寧新聞網訊 特約記者劉建平、通訊員皮江星、付婧燁報道:12日,中國新農村生活體驗示范工程正式落戶通城。 據了解,中...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特約記者彭志剛、童金健、通訊員張杰報道:11月8日,第二屆中國有機農產品展銷會暨中國青(米)磚...
題:這份“進博答卷”,兌現力重千鈞的中國承諾辛識平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期而至。一年來,哈薩克斯坦的糖果、果汁、面...
題:世界500強眼中的進博會:不容錯失的“中國機遇”新華社記者潘清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科技生活展區里,世界500強、家具及...
題:全球抗疫彰顯中國之“義”辛識平疫情如火,命運與共。不會忘記柬埔寨首相洪森“逆行”訪華,不會忘記中日韓“風月同天”的...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作為最早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最早迎戰疫情的國家,中國全民動員...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②人民日報評論員“在共同的敵人面前,沖鋒陷陣的人值得尊重”。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疫...
谷崎潤一郎是日本著名唯美主義文學家,多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細雪》《秦淮之夜》《春琴抄》(見圖,資料圖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