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查生輝 朱亞平 陳希子 特約記者 徐大發
|
9月7日上午,記者在通山縣委宣傳部看到,宣傳戰線的黨員干部正在為推行“群眾點單式”文化服務活動進行小結。
據了解,為滿足基層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讓公共文化服務離百姓更近。通山縣針對不同目標群體,在層層嚴格“考驗”后,精準“點單”,將優質的文化資源精準配送到村、居委會、企業、學校,走進百姓家門口。
A 電影下鄉惠民生
7月15日晚,夜幕降臨,涼風習習,通山縣通羊鎮寨下村廣場上,村民聚在一起看露天電影。
有的坐在板凳上,有的坐在三輪車上,還有的站著看。有老人,有年輕人,更多的是小朋友,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好久沒有看過露天電影了!”村民金美潔說,下午看到村微信群里的通知,專門帶著兒子從縣城趕回來懷舊,雖然現在電影院條件很好,但是這樣看電影的感覺更不同,還有很多片源可以選擇。
村委會主任金漢杰介紹,此前送電影下鄉,放的都是老舊影片,村民說看了不過癮,要求放一些新的大片。前段時間,該村向縣委宣傳部反映了這個問題。
而在通山縣慈口鄉大竹村廣場,近期連續放映了《金剛川》《血染許昌》兩部電影,村民們看后大呼過癮。
“這兩部電影是村民點單的,我們通知縣融媒體中心電影放映中心來為村民放映。”大竹村村黨支部書記徐良棟說,為更加精準對接村民文化需求,大竹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通過“群眾點單”,開展送電影活動,在廣場上搭建播放點,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文化服務。今年以來,已放映公益電影、紅色影片700余場,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真正把文化惠民、服務百姓落到了實處。
“我們將更加細分受眾群體,比如按年齡或者喜愛的電影風格來分,盡最大可能實現文化服務精準推送。”通山縣融媒體中心電影放映中心徐治水說。
今年以來,該縣已放映公益電影、紅色影片700余場,累計開展各類型演出活動共計近200場,文化配送內容涵蓋展覽展示、戲曲專場、文藝演出等,著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
B 戲曲下鄉繪和諧
“戲臺一搭,臺上高處懸一盞汽燈或兩盞油燈就可開演,每有演出,四鄰八鄉的人都趕去觀看。”通山人對聽曲的熱愛仿佛是刻在骨子里的。
8月6日,通山縣農村文化工作隊隊員來到九宮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云中湖畔,一場“相約九宮·對話星空”大型文藝晚會熱情上演。
伴隨著陣陣鑼鼓聲和絲絲悠揚琴聲,縹緲多姿的古韻調如山泉般靜靜地流淌進觀眾的心田……16個節目輪番上演,吸引了許多游客駐足觀看。現場觀眾反響強烈,紛紛拿出手機記錄這美好瞬間,大伙兒一邊納涼,一邊津津有味地觀賞著節目。
7月11日,在通山縣萬成廣場,來自全縣各地的100多名民間文藝團隊、文藝骨干歡聚一堂,文藝骨干們在縣文化館業務老師的指導下,對戲曲表演進行專場培訓,強化鄉鎮文藝團隊的業務能力。
一輛車、一群人、一臺戲、一個好故事,演員們冒著高溫堅持演出,贏得了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今年以來,通山縣農村文化工作隊組織演出小分隊,相繼奔赴全縣開展送文化下基層慰問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戲曲藝術傳承發展,深入推進戲曲進校園活動,全方位展示通山縣戲曲進校園取得的成果,打造校園戲曲名片,5月12日,“小戲迷大舞臺”活動在通羊一小精彩上演。
舞臺上,來自通羊一小不同年級段的孩子參加了戲曲表演活動,京劇節目《說唱臉譜》,7歲的一年級小朋友徐燦、方曉彤表演了《粉墨人生》等戲曲體操、戲曲演員節目,靈動活潑的表演,贏得臺下觀眾掌聲不斷。
6月初,通山縣文化館承辦“奮進新征程 舞動新生活”2022年廣場舞“云”大賽活動,9場初賽里,現場高朋滿座,觀眾熱情高漲,直播瀏覽量最多達到了100萬次。城區賽區組現場、黃沙賽區,大畈、慈口賽區活動現場觀眾熱情高漲。
33支民間志愿服務隊代表,200多位志愿者活躍在通山縣文化惠民的舞臺上。今年以來,全縣各類惠民系列活動,今年來已開展活動30余場,服務人次多達1.5萬余人。
通山縣農村文化工作隊隊長徐娜介紹,近幾年,疫情反復,演出活動時停時開,沒有演出的時候,農村文化工作隊的文藝骨干們就沉下心來搞創作。原創楚劇小戲《新鳳還巢》《十里香》,入選湖北省第三屆第四屆地方戲曲藝術節原創歌曲,《石門舊時光》入選湖北省音樂創作“131”工程。
C 書籍下鄉富腦袋
9月7日,記者走進九宮山鎮程許村農家書屋,濃濃書香撲面而來,映入眼簾的是一整面書墻,政治、經濟、農業、科技、文化、體育、少兒、保健、百科等3000余冊圖書排列整齊,村民們正在翻閱著自己喜歡的書籍和雜志。
九宮山鎮程許村村民陳元育正看著一本楊梅種植的書籍,多年來,他一直種植楊梅。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何提升管理技術成了當務之急,在得知村里的農家書屋有相關書籍后,他便成了這里的常客。
“不忙的時候就到這個書屋來看一下書,這幾天還看了一本制作短視頻的書籍,也想好好學習一下,制作精美的短視頻,利用新媒體宣傳也是一個不錯的點子。”談起農家書屋,一組村民陳元育獲得感滿滿。
和陳元育一樣,通過農家書屋獲取經營門道的還有九宮山鎮韓家村村民郭衍星。今年初,他返鄉創業種植中藥材,閑暇時就來農家書屋取“種植經”,一邊查閱書籍,一邊查閱市場供求信息、價格走勢、品種引進和種植技術,還不時把一些重要信息摘抄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
與傳統的農家書屋相同,“云端”書屋也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
“雖然平時工作很忙,但一有空,我就會用手機看看電子書,現在有了數字農家書屋,隨時隨地就可以看書,平臺上的書目種類繁多,讓我們也能搭上信息化快車。”九宮山鎮程許村信息員朱敏贊不絕口。
數字農家書屋作為湖北“十大惠民、四項關愛”實事項目,內容涵蓋時事、農林牧漁、法律法規、少兒讀物等內容。
如今,在通山縣,農家書屋儼然已成為提素質促致富的“加油站”,黨員干部群眾掀起了家門口的學習熱潮。據了解,通山縣現有187個農家書屋,總藏書量42余萬冊,數字農家書屋使用人數達56952人。
近幾年,通山縣每年投入40萬元以上資金,為所在各村農家書屋補充更新圖書報刊和建設農家書屋示范點,通過盤活存量,擴大增量,不斷拓展書屋功能內涵與外延,持續深化“農村書屋+”的理念,給農家書屋插上“云端翅膀”,讓農家書屋“活起來”“火起來”,我縣農家書屋逐漸成為新時代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引領鄉村文明建設的“精神糧倉”和“加油站”。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咸寧市開展攝影專項講座
下一篇:
圖書館里邂逅不一樣的中秋
本報訊 通訊員阮金華報道:10月15日,九宮山鎮韓家村五組曹樹放的油茶基地迎來陽新縣林業局的的專家參觀取經,他去年被...
咸寧網訊通訊員徐涵、成柏蓉報道:11月24日,由九宮山鎮聯合長江職業學院組織的鄉村振興勞動技能、基層干部能力提升培訓班在...
今后,通山農商行將以志愿服務活動為契機,不斷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用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服務精神...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王能朗、通訊員阮班勇、汪麗娜報道:“通山農商行干部職工給我們村捐贈50萬元幫扶資金,給村里新辦果木基地...
咸寧網訊通訊員王能朗、夏恢開報道:今年以來, “一張笑臉迎客、一杯清茶待客、‘四菜一湯’款客”的清廉之風,成了通山縣九...
據估算,該鎮1970畝撂荒地復耕后,每年可為村民帶來180萬元收益,真正成為一塊塊致富田。
據了解, “一噴多促”主要在晚稻、晚玉米生長中后期,混噴葉面肥、調節劑、殺菌殺蟲劑等,一次作業可促進苗壯穩長、灌漿成熟...
“分管的同志出問題,作為負責人也要被約談,我誠懇接受,堅決扛起領導責任……”近日,通山縣九宮山鎮黨組約談了某位因主體...
3月31日,通山縣九宮山鎮焦家小吃餐館內座無虛席,生意火爆。據悉,為徹底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問題,該鎮積極向上申請項目資...
“目前,共化解農村各類糾紛71件,協助解決需要修筑村組和入戶路2000多米,化解山林權屬糾紛11起,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