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意漸濃,金燦燦的日子,微風不燥。又是一年團圓時,月到中秋分外明。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明中秋早已融入了血液,化入了思緒。
9月10日,市少兒圖書館開展了“快樂閱讀·迎中秋”的主題傳統節日活動,讓小朋友們在濃濃的中秋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秋節的習俗,用心體驗我國傳統節日中蘊含的意義。
品讀詩詞話中秋
9月10日上午,市少兒圖書館開展了“我們的節日·‘品讀詩詞迎中秋’快樂閱讀系列主題活動——咸寧市圖書館中秋專場”,盛情邀請廣大市民走進圖書館,一起聆聽詩詞雅韻,共度傳統佳節。
“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于《周中秋節的習俗禮》,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中華民族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薄懊髟鲁鎏焐?蒼茫云海間。”……一首首千古佳句伴隨著朗讀的傳遞,從金戈鐵馬,到小橋流水;從大漠孤煙,到江南水韻,時而豪邁雄壯,時而清新婉約。
活動現場,市少兒圖書館的文化志愿者們為大家帶來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水調歌頭·明月四時好》兩首作品。
他們綿厚悠遠的聲音,勾勒出了一幅曼妙的中秋夜景,讓人沉浸在中秋賞月的濃厚氛圍中,充分感受闔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的美滿。在座觀眾無一不被音律之下充盈的深厚情感而感動。
在互動環節,數位小朋友紛紛踴躍上臺,有的朗誦起李白名篇《古朗月行》,有的誦讀起杜甫的《八月十五日夜》。在清亮高亢的童聲中,小朋友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風采和自信。
“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在中秋佳節品讀詩詞,希望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種下文化的種子,靜待花開?!笔忻耨T女士表示,當第一時間看到市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推出了“品讀詩詞迎中秋”活動時,就決定帶孩子前來現場感受,市圖書館主辦的這次活動,為市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平臺。
通過舉辦此次活動,市民朋友不僅能在詩詞聲韻中體會到節日的深遠意蘊,更能領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久不衰的魅力。今后,市圖書館將策劃組織更多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閱讀活動,讓傳統文化更好地走近百姓、浸潤心靈。
手工月餅迎中秋
10日下午,市少兒圖書館活動室開展了“市圖書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書香雅韻,月滿中秋’文明和諧中秋節活動”。讀者朋友們齊聚于此,大家親自動手制作月餅,感受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一起迎接中秋佳節。
作為節日的傳統食物,月餅一直是中秋佳節的重要象征,“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的俗語流傳至今,比起買來的月餅,親手制作更能讓中國人感受到傳統節日的魅力。
活動現場,大家圍坐在長桌周圍,一邊看著老師的演示,一邊拿著材料動手制作。
看到做月餅的食材,大家熱情滿滿。“拿到餅皮后壓扁,放上餡包裹好,再放進模具壓平,最后按壓模具,成型的月餅就出來啦!”在現場老師的指導下,大家一步步操作,搟皮、包餡、壓?!總€步驟都認真細致。
剛開始有的人將餅胚做得過大放不到模具中,有的人做的餅皮太薄,用模具擠壓時漏了餡。
“你把餡放得太多了,要少放一點,我來教你,你像我這樣做?!笨吹缴磉叺娜藳]有做好,一名已經掌握制作技巧的女子熱情地分享經驗,整個制作現場一片和諧熱鬧的景象。
在互幫互助下,大家反復改良操作方式,慢慢熟練后,,一個個香甜可口、漂亮可愛的月餅做出來了。
市民曹女士當天帶著兒子和女兒一起來制作月餅,一家人從活動中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中秋節里,自己動手制作的月餅,既有趣又有意義,尤其是兩歲的小女兒,雖然她現在可能對中秋節還沒有深刻的理解,但是通過此次活動,能在她心中種下一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種子’。”曹女士說。
“這是我第一次體驗做月餅,真好玩!”“我要把自己做的月餅送給媽媽?!笨匆娮约旱膭趧映晒?小朋友們激動地高呼。
活動結束后,家長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品味了傳統佳節的“味道”,還鍛煉了動手能力,很有意義。(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恬)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精心“烹制”文化大餐 ——通山縣推進文化惠民工作紀實
下一篇:
圖書館里的美好生活
隨后,孫校長帶領老師給該校學生贈送了禮物。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阮澤華、通訊員吳劍6月7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由市委文明辦、市民政局、市文聯、市社科聯聯合組...
咸寧網訊?通訊員?周向東:今年的十一國慶假日又適逢中國傳統節日——中秋佳節。正是闔家團圓的好時候,當日中午12:50, “...
《上元燈彩圖》是一幅珍貴的古代市肆風俗畫,由佚名畫師繪制,畫作描繪了明代年間南京地區元宵節時的街市景致,畫中各色燈籠營造...
據了解,為解決適婚青年婚戀問題,市婦聯采取“摸清一個底數、做實一個活動載體、組建一支紅娘隊伍、建活一批微信社群、培育...
長江日報6月1日訊?端午將至,長江日報記者從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運營方獲悉,即日起至6月10日, 《知音號》...
咸寧網訊通訊員廖勝楠報道: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外鄉人此間返鄉掃墓、尋根問脈已成心頭縈縈牽念,...
”該校國際學院院長劉曉華表示,此次活動增進了中外學生對中國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了解,引領他們更全面、立體地感受中國傳統文...
“七夕青蛙”和“七夕布谷鳥”是如何與“孤寡孤寡”和“不孤不孤”相聯系的呢?又是如何在互聯網走紅的呢?青蛙的叫聲“gugua”...
遼寧省博物館也開放免費夜場,屆時參觀者不僅可以看展覽、賞文物,還有機會參與各項文化活動……把厚重的藏館大門打開,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