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家畈
續家畈原名姜家畈,位于通城縣雋水鎮九宮山,秀水河穿畈而過。姜家畈是怎樣更名續家畈的呢?這得從李自成單騎入九宮山元帝廟拜謁談起,闖王入廟本祈神佑之,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不幸被姜氏二兄弟誤殺。其侄李延即勒兵奪其尸,結革為首以袞冕之禮,葬于羅公山下(同治六年《通城縣志》)。李自成既被害,李延即率部復仇。姜家畈位于九宮山北麓,距李自成遇難之元帝廟僅百余米,李自成為姜氏二兄弟所殺,李延復仇首當其沖的就是姜家畈了,可憐姜家畈1千多人丁被害,現在錫山上到處都埋有姜姓的墳,由于幸存下來的姓姜的全都遷走了,姓續的逐漸聚居此地,姜家畈之名逐漸被人淡忘,續家畈之名則取而代之。
塘湖
塘湖位于通城縣縣東,為通城縣塘湖鎮政府所在地。據傳明代,該地獅子山大屋一劉姓人家產下一子。說也奇怪,這家自懷孕后,父母居住的房內熱天無蚊蟲,三冬地不寒。其父夜常夢有官服人員出入房內,因此,便常入廟進香,祈神佑之。一夜,太白金星托夢說:“天上文曲星已投胎你家,明朝霞光普照汝房時,即為文曲星出世之刻?!钡诙煳鐣r,獅子山大屋霞光萬丈,一聲啼叫,文曲星已下凡界。父母知其有來歷,即取名仕昌,字塘湖,有望其仕途昌發之意。仕昌自幼便有神祈保佑,每至三伏天,人們汗流夾背,而仕昌卻有值日功曹為其打扇納涼。上學時常用竹梢當馬騎,將竹梢放在城隍廟,托菩薩看管,待放學回家時再用。久而久之城隍菩薩成了馬倌。一夜,城隍托夢給其母,告之其事,囑請仕昌將馬寄土地廟。第二天,其母問仕昌,果有此事,這樣土地菩薩便又成了仕昌的牧馬人。仕昌讀遍五經四書,諸子百家,已是學富五車,便上京趕考,于明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中甲辰科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仕昌為官清正廉明,皇帝御賜“繡衣”,故人稱繡衣御史。自此,劉姓便將仕昌的故鄉以其字塘湖而命名。
王家山
通城縣塘湖鎮涼亭村有個叫崩墈王家的地方,說起它,倒有一個傳奇的故事哩。卻說塘湖劉姓明代出了一位有名的官員。此人姓劉名仕昌,官拜監察御史。該人自幼聰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明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中甲辰科進士。一日,仕昌因故返家,至涼亭王家走親戚。其表兄弟、姑嫂皆戲曰:“御史大人在外辦案明鏡高懸,可否在這里演試,也好讓小民等長點見識?”仕昌答曰:“我在外,有案必辦,但此地無人犯案,怎可隨意施為?”拗不過眾親戚的請求,仕昌只好照辦。這王家乃涼亭大戶,勤雜人員甚多,即選幾名干練者權充班役,擺下案堂。仕昌在坐案前即叫管前關好大門,嚴閉窗戶,以免不測,然后,便寶象端嚴地坐入案椅,這時大廳靜如死水,旁觀者不覺毛骨悚然。隨著師爺的一聲帶犯人,廳內回音鏗鏘。假犯人在衙役的招呼下,跪在堂下,劉仕昌手舉驚堂木,“啪”的一聲拍在案上。忽然,天空變暗,電閃雷鳴,接著傳來一陣振天的響聲。仕昌連忙收案,打開門窗,只見王家大屋對面的一座小山隨著拍案的聲音已崩塌了一半。自此,一段傳奇故事,演繹了崩墈王家這一地名。
東山閣
通城縣雋水鎮有個村名東閣,因其境內有聞名遐邇的東山閣而得名。此閣位于城東團山之巔,隔秀水與縣城相望。據傳,秀水河水患極多,人們流離失所,哀鴻遍野。明嘉靖年間,知縣徐鼐屢請能人鎮水怪而不克。正在一愁莫展之時,一夜得柳主簿(唐代通城官員,因采銀而魂歸錫山,人們為祈他保佑,在錫山建有柳主簿廟)夢告,囑其在秀水河錫山下建塔一座名寶塔,下游建塔一座名雁塔,中游建閣一座名魁星閣(道光七年重修,定名東山閣至今)。徐鼐知縣照此辦理,水患即平。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此閣毀于兵燹。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重修成5級方塔形石閣。“文化大革命”初,閣被視為“四舊”產物而拆毀。1982年重建,新閣占地4畝,為三層長方形閣,高18米。登閣西眺,縣城風景,盡收眼底。(呂杏廬)
編輯:Administrator
嘉魚陸口附近的界石山上有座廟,人稱吳主廟。廟里供的雖是吳主孫權,它的來歷卻和陸遜很有關系。 當年陸遜才二十多歲...
咸寧溫泉有座山,名曰潛山,說起這潛山,還有一段故事哩。 傳說在宋朝時,溫泉馮狀元的小姐招親,她繡了一面有九個人...
從通山縣城到九宮山,中間有一座山嶺,叫望闖嶺。說起望闖嶺還有一段故事哩。 傳說闖王起事以后,就有一句民謠:“迎闖...
何婆橋為今通城縣馬港鎮政府所在地。相傳,此地有一員外,家資巨富,雖年逾花甲,但膝下無子,僅有一女兒,自然視若掌上明珠...
通城縣石南鎮排合村有個叫牌樓沖的屋場,說起來倒有一段傳奇的來歷哩。這牌樓沖有一姓吳名昌祚的人,此人善醫術,鄉里誰人染...
寶鏡洞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寶鏡村,是黃龍山著名風景點。相傳玉帝之女慕黃龍山道教七十二洞天之名來游,至寶鏡洞時,坐下小憩。...
天岳關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小坳要隘,南通湖南平江,北通湖北通城,為古鄂州最南端的邊防要塞,亦為近代兵家重地。天岳關之名因...
通城縣黃龍鄉盤石村有個叫摸劍嶺的地方,為縣城去黃龍山的必經之地。相傳呂洞賓上黃龍山訪葛洪至此天黑,便蹲在一山崗石上出...
通城縣藥姑林場轄地有一個原名楠竹溝的地方。由于林深地險,當年被辟為紅軍醫院。有醫護人員10余人,長年傷病員70余人。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