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林
崇陽白霓石枧堰始建于后唐,是一座有著千余年歷史的古堰,是鄂南重要的農耕水利灌溉文化遺產,傳承著傳統治水技術、經驗和智慧,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價值。人們大都知道古堰,而不知道古堰灣也有著豐厚的歷史遺產,是東吳水師的操練地,是三國文化的組成部分。
石枧古堰位于崇陽縣白霓鎮白石港中下段,匯集著數百里山峽的溪水,碧波蕩漾,在其下面就是古堰灣。
白石港又名高堤河,發源于贛鄂兩省三縣交界的三界尖支脈筆架山西南麓的荊竹坑,在崇陽縣城附近的壟下村饒家匯入陸水河,全長56公里,流域面積360余平方公里,是百泉之鄉崇陽境內的第三大河流。陸水河古稱雋水,是湖北省注入長江的第四大支流,全長192公里,橫穿鄂南的通城、崇陽、赤壁,在嘉魚西北角隅注入長江,因三國東吳名將陸遜在此駐軍屯田而改稱陸水。
三國時期吳國的軍隊在崇陽境內有重大的部署和活動,有許多事實可以說明。三國時期沿長江至洞庭湖至赤壁一線均為古戰場,魏、蜀、吳在此鏖戰數年,發生過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
白石港中下游的古堰灣是東吳的水師操練處,有三處遺址可佐證:一是古堰一側緊臨的慈王章家頂山建有吳王廟,民間就一直流傳吳主孫權統兵在此的故事,后人遂建吳王廟;二是古堰下不到一公里處的沙洲間有一軍事鼓樓遺址,地表還可看到3根石基;三是鼓樓前面的河灣叫沉船潭,是停泊藏匿戰船的基地,當地村民在沉船潭的水底下現在還不時可撈起船只的殘骸和用來沉船的粗重木頭。
據當地熱心古堰歷史文化挖掘保護的人士章確忠考證,三國時東吳孫權的水師選擇在白石港古堰灣操練,這里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地理優勢,有四圍的青山屏護,水面寬闊,匯入陸水只有幾公里,離長江不足70余公里,平時既可操練又便于隱藏,戰時可以迅速進入陸水直奔長江支援前線。所建鼓樓就是用于操練水軍時擂鼓指揮所用,沉船潭水域深廣,是極好的停泊藏匿戰船之所。
千年的石枧古堰,和一千八百余年前的東吳水師操練地,足可以讓白石港這條鄂南陸水河的支流輝耀千秋。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崇陽古堰灣:東吳水師操練地
下一篇:
古龍潭橋聯話
17日,記者在崇陽縣白霓鎮古堰灣拍攝一組美麗畫面。這里以曲徑通幽的溪谷河流、潮聲依舊的千年古堰、四季如畫的天然瀑布而聞...
在管理與保護上,白霓鎮政府成立了白霓古堰灌溉工程管理與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并配備了專職管理人員,明確河庫長和堰長,對古...
我們靜坐下來正綸巾輕搖羽扇談笑間大戰在即的緊張早已順江漂走偶爾瞥見不遠處鐵器牛耕依然在深翻著這方古樸的土地。
■程功松2022盛夏重上九宮山,印象深刻,感慨頗多,故作詩一組,以表情懷。閑人話夜湖邊踱,盛世歌聲山外揚。
《如何帶著三文魚旅行》[意]翁貝托·埃科著內容簡介:這是一部妙趣橫生的非典型生活指南,告訴我們如何度過有意義的假期,...
在大運河河北泊頭段古沉船中發現的碎瓷片(1月29日攝,手機照片)。? ? ? ?滄州市和泊頭市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在沉船上的淤泥...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王紅云、余新華報道:“只要不下雨,文化廣場上早舞太極劍、太極扇,晚跳健美操、廣場舞,宛然一道亮麗...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熊斌斌報道:近日,赤壁市文體新局在城區范圍內開展網吧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凈化網絡文化環境,給青少年...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蔡蒲生報道:醒目的廉政警示牌、寓意深刻的廉政漫畫、清晰的工作流程圖,近日,赤壁市廉政文化廣場修繕一...
咸寧新聞網訊(特約記者童金健 通訊員江樺)赤壁市決定在今年1-2月,連續舉辦新春系列文化活動,豐富和活躍市市民新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