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盛忠
古龍潭石拱橋,好像一位歷經滄桑的穩健老者,默默地守護在大橋河與淦河交匯處的小龍潭下游約150米的河面上,她東連溫泉街道黃畈村,西接今浮山街道龍潭街,與嫦娥大道相通,是溫泉城區唯一的一座古石拱橋。站在橋上,東北面可眺望現代化繁忙的武咸城際鐵路咸寧南站,東南可覽氣勢恢宏、古色古香的相山書院。
清光緒八年《咸寧縣志》有“小龍潭橋”橋名的記載。小龍潭橋的建成時間大約在同治五年至光緒八年(即1866一1882)之間,至今約有150多年,后人嫌“小龍潭橋”口語交流不方便,省掉“小”字,俗稱“龍潭橋”。后于民國十七年(1928),咸寧縣長賀有年主持,由肖橋村李良才灣李同臣和龍潭村老屋蔡的蔡輔卿2人為首募捐重修。古龍潭石拱橋長70米,寬5.5米,高3.5米,4墩5孔,橋墩梭型,橋面全部用青石塊鋪砌而成,堅實整齊美觀。
關于龍潭橋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相傳往日“小龍潭”的水里有一條惡龍,經常興風作浪,攪得這里過渡的行人時有船翻人亡的悲劇發生。后來,當地有個吃齋念佛的劉善人,自己帶頭捐資修橋??墒?,修橋動工了好幾年,就是橋墩挖不成功。原來是惡龍作怪,阻礙了匠人施工。
劉善人急得沒得法,只好天天燒香拜佛,乞求神靈保佑。有一天晚上,太乙真人托夢對他說,叫他到太乙洞去把四個“鎖龍石”找來放進橋墩基坑內,可保橋墩基礎穩固。劉善人按太乙真人的指點,從太乙洞內找來四個"鎖龍石”,終于鎮住了惡龍,修成了石拱橋,取名“鎖龍橋”。日子長了,人們將"鎖龍橋”叫成了“龍潭橋”。
龍潭橋四周青山綠水,風景秀麗,1983年4月,北京電影制片廠《生財有道》劇組曾在此拍攝外景。2014年,咸寧市詩詞楹聯學會編輯出版了《咸寧市對聯集成》一書,書中收錄了溫泉村劉國際的《題龍潭橋》楹聯2副:
龍潭岸柳系輕舟,舟吟皎月;古道虹橋懸笑口,口頌新潮。
又:曲水三灣,坐羨龍潭臨皎月;虹橋五孔,行歌古埠仰遺風。
書中還輯錄了本人《龍潭古石橋》楹聯一副:一拱石橋橫碧水;千秋明月映清潭。
以上幾副楹聯憶古頌今,為龍潭古石拱橋增添了幾分詩意。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崇陽古堰灣:東吳水師操練地
下一篇:
革命圣地賀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