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寧遙遠而寧靜的西南邊陲,隱匿著一處秘境——中華古瑤第一村,它仿佛是大自然精心描繪的一幅畫卷,靜靜地鋪展在幕阜山余脈藥姑山北麓。這里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世俗的紛擾,只有歲月的靜好。
中華古瑤第一村是一個充滿神秘與古樸氣息的瑤族村寨。這里是中國古瑤文化傳承展示基地、湖北省瑤文化之鄉,是融古瑤文化、中醫藥文化、紅色文化、生態休閑、民俗風情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村莊周圍有中藥種植基地,當地村民世世代代以種植中藥為生。
古瑤村是瑤族人民世代生活的家園,如今依舊生活著百余戶淳樸的瑤族后裔。他們保留著原始的生活方式和建筑風貌,讓每一位踏入這片土地的游人都能感受到濃厚的歷史底蘊。
從空中俯瞰,村落布局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它以廣場為中心,民居環繞四周,巷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連接著每一戶人家,也連接著彼此的心。
始建唐代(公元650年前后)的李將軍廟,距今近1400年,2013年重建,是古瑤族先民為了紀念李靖將軍而建。
李靖是隋末唐初文武雙全的著名軍事家,長于謀略,善于用兵,為唐王朝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南平蕭統,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唯獨在平瑤的過程中,采取的是安撫措施。因此,瑤族人民在此修建李將軍廟。由于此地常有老百姓看見有一只金龍在晨光中出現,又將李將軍稱為李金龍。
走進古瑤文化陳列館,仿佛打開了一本厚重的歷史書。館內,栩栩如生的蠟像再現了瑤族人耕織的生活場景,他們的服飾、工具、習俗一一呈現,讓人不禁對這古老的文明心生敬畏。
古瑤文化陳列館是在原古瑤遺址上改造而成,21間展廳內收藏了大小文物1700多件,有瑤鄉發源、盤祖傳說、瑤民變遷、盤王塑像、犬首圖案神臺、瑤族圖騰以及古瑤村的史實、縣志、府志、族譜等,還有千家峒古遺址的壘石文化地名圖案、古瑤民的生活用品、捕獵器具等。
走進瑤鄉古街,你會被那獨特的建筑所吸引。
古街沿溪而建,是赤壁羊樓洞通往臨湘龍窖源的一條必由之路,當時山民們的茶葉、藥材、杉木、楠竹、山貨大都從此處上馬頸,直達羊樓洞銷售,有“七里平路八里嶺,一十五里到馬頸”之說。
有風景的地方定有故事。走累了,便在一戶村民家門口坐坐,聽聽當地人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亦是一件樂事。
休息一會兒,補充一些水分后,隨一群游客走進古瑤村內的瑤鄉藥谷,溪水潺潺,樹木遮天蔽日,曲徑通幽。沿著濕地游園步道漫步,湖光山色美景當前,魚兒在水中嬉戲,蘆葦隨風搖曳。
行走在這清幽的環境中,仿佛所有的煩惱都隨著溪水流走,只留下內心的寧靜與清涼。
說到旅行,怎能少得了美食?在古瑤村,可以品嘗到地道的瑤族美食——長桌宴。
原生態的綠色食材,經過瑤家阿嫂的巧手烹飪,變成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組團而來的一群陌生人圍坐一起,共享這頓豐盛的宴席,不僅滿足了味蕾,更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夜幕降臨,古瑤村熱鬧非凡。瑤望千年廣場上,裝飾著傳統民族樂器“牛角”和“銅鼓”,瑤家阿哥阿妹齊聚一堂,跳起歡快的拍打舞。加入其中,感受這份來自瑤族的熱情與歡樂。隨后,一場篝火晚會將氣氛推向高潮,大家圍坐在篝火旁,唱歌、跳舞、聊天,享受著這難得的歡聚時光。
(記者 朱亞平)
編輯:hefan
近年來,該村依托優良的生態資源和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搶抓鄉村振興機遇,展現“古瑤第一村”的魅力,受到眾多游客的青睞。
今年4月1日起,景區向大眾免費開放,讓全民共享文旅事業發展成果。
從湘鄂交界的偏遠鄉,成為湘鄂周邊知名的鄉村振興示范鄉。通城縣將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工作兩手抓,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11月30日,采訪團從通城縣城出發,車行25公里,到達東沖水庫,湖面平靜如砥,旅游公路依山盤旋,幾經曲折穿過“中華古瑤第一...
●記者陳婧通城縣地處鄂南邊陲,曾是湖北省幕阜山片區貧困縣。而距離通城縣城25公里的內沖瑤族村,深藏于湖北、湖南兩省交界...
通城縣大坪鄉內沖村位于藥姑山下、雋水河邊,孕育著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瑤族。為了讓村民都成為稱職的瑤族文化傳播人,...
9月1日,赤壁市趙李橋鎮羊樓洞社區羊樓洞古街,雷祖元正在給游客介紹店鋪里的旅游產品。據了解,羊樓洞社區是一個因茶而名的...
赤壁融媒體記者李杰實習生郎壹儒2020“一帶一路一茶”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會將于12月10-11日在羊樓洞舉辦,目前各項籌備工作...
圖/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大樂夏正鋒文/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念通訊員但唐靜雨中漫步古法工藝新品特色網紅打卡古色古香特色小...
10月5日,咸寧梓山湖新城松鼠部落,游客三五成群結伴出游,在景區帶著孩子體驗游玩項目,享受悠閑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