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縣大坪鄉內沖村位于藥姑山下、雋水河邊,孕育著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瑤族。
傳承千年的古瑤文化,讓這里成為湖北省唯一一個特色瑤族村寨、中國古瑤文化傳承展示基地。
前不久,通城縣大坪鄉內沖瑤族村,又入選為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瑤”望千年,只為等你!這個神秘的瑤鄉,正在煥發前所未有的生機。
重現千年古瑤風貌
9月16日,沿著新修建的柏油馬路,記者駕車前往通城縣大坪鄉內沖村。
湘鄂交界,藥姑山腹地,盛夏的藥姑山滿目蒼翠,內沖瑤族風情村像一顆靈秀的珍珠嵌在群山之間。景區大門口,修成了在瑤族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牛角形狀,迎接著八方來客,也與村子正中心“瑤”望千年廣場上一個巨大的牛角遙相呼應。
步入景區,滿目青山積翠,一湖碧水漣漪。層巒起伏的藥姑山云霧繚繞,山野的清新之氣撲面而來,仿佛步入神仙之境。
“真的好漂亮!”“空氣真的好!”……不時有游客的贊嘆聲傳來。
順著蜿蜒曲折的公路一路向前,青山碧水綠道,涓流淺灘廊橋。飛檐翹角、亭廊木屋、狗頭牛角等瑤族建筑處處是景,步步入畫。
玻璃大棚建成的鮮花園里,盛開著各種不同顏色的非洲菊;被劃分為一塊一塊的時蔬采摘園里,各色有機蔬菜長勢茂盛,正等待著游人的采摘;三三兩兩的游客有的圍著鮮花拍照、嬉戲,有的忙著體驗農家采摘的樂趣……
走進該村的古瑤文化陳列館,陳列柜里,展出了具有瑤族特色的銀頭飾、狗頭虎爪石神臺、狗圖騰陶壺等上百件藏品。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古瑤人的民風民俗,重現古瑤人文化歷史的精髓與演變。
陳列館正前方,穿戴古時裝束的盤王雕塑映入眼簾,表情肅穆。“盤王是古時瑤族的部落首領,也被瑤民們視為精神領袖。”內沖村支部書記胡金文介紹說。
2018年6月,通城縣委、縣政府啟動內沖瑤族風情村項目。以“瑤望千年·藥韻楚天”為主題,按照“一軸兩環三片”布局,依托村里得天獨厚的秀美山景和底蘊深厚的古瑤文化,這個沉寂了多年的古老村落決定打響“中華古瑤第一村”的品牌。
“自2019年12月31日開園以來,各地游客紛至沓來,累計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今年上半年創造旅游收入180余萬元。”市醫保局駐內沖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張昌龍介紹。
舒展楚風瑤韻新姿
“張打鐵,李打鐵,打到張家門前落大雪……”
隨著悠揚高亢的音樂,遙望千年廣場,一群頭裹靛青布巾、身穿色彩斑斕的瑤族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了《瑤鄉拍打舞》。
整齊的動作,鏗鏘的音響,舞者們時而拍打,時而跳躍,步伐矯健輕盈,拍打動作花樣迭出、趣味盎然。一群外地來客饒有興致地拍照欣賞……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成為享譽全國的“瑤族故里”“古瑤文化之鄉”“中國古瑤文化傳承基地”,都是因為“瑤”。
“這是300萬瑤胞的家鄉,我也希望能宣傳、挖掘瑤文化。”胡有志是村里第一批返鄉創業的青年,2015年底回鄉后便創辦了湖北古瑤旅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通過線上線下等多個平臺宣傳推廣瑤文化。
行走在景區,不論是河堤上錯落鋪設的磊石、平坦順直的公路兩旁牛角形的路燈,還是屋頂呈“人”字型的瑤族民居,都在獨具匠心地彰顯著這個村落的古瑤文化。
村支書胡金文說,這些“小心思”都是建設時的刻意而為之。
“美麗鄉村建設現在非常多,遍地開花。怎么做得和別人不一樣呢?古瑤文化,是我們開發打造的一個根。有文化,才有靈魂。”
如何實現鄉村旅游開發中的“文化興村”,內沖村思路格外清晰:讓房屋、建筑、景觀環境通通化身文化符號,成為村莊文化輸出的有形載體。
而最生動鮮活的文化載體,還得是住在村里的人。為了讓村民都成為稱職的瑤族文化傳播人,村“兩委”經常會在屋場會上給大家科普瑤族歷史,還會組織大伙到藥姑山里探尋瑤族先民的遺跡。
村民們漸漸發現,留在村里大有可為,能在景區做服務,能在街上開店鋪。
鋪平文旅致富之路
站在瑤望千年廣場,向左側望去,只見重重山巒掩映之下的萌萌屋和棧道格外顯眼。14棟萌萌屋已經基本完工,以其可愛的造型鑲嵌在半山腰,與夏日的翠綠相得益彰。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華中地區首個萌萌屋民宿,以其獨特造型和星級體驗,讓中華古瑤第一村成為毗鄰地區網紅打卡地。”村支書胡金文說。
除了萌萌屋以外,值得關注的瑤鄉藥谷也于今年“五一”假期試營業,這是通城縣內沖瑤族風情園二期的兩個主要項目,投資超過1個億,剛投入建設就備受游客期待。
“美麗瑤鄉建設要打好‘瑤’與‘藥’兩張牌。”村支書胡金文介紹。
藥姑山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是一個天然藥庫,山上藥草繁多,內沖村因此有了一個韻味十足的宣傳語:瑤望千年,藥韻楚天。
二期工程依托藥姑山的萬畝草藥帶,建設有中草藥采摘區、展示廳和體驗園,輔以主題農家樂,將讓游客享受原汁原味的農家田園生活,合力打造生活居住型的藥膳文旅小鎮……
在古井飯莊,老板黎蘭洲正忙著招待來自縣城的兩桌客人,每桌客人的桌上都擺放著一盆黃澄澄的雞湯。
“這是我們的特色菜,藥膳雞!”黎蘭洲笑道,藥膳雞正是用土雞與藥材黃精共同燉煮而成,有降血糖、血脂,溫中補脾。益氣養陰,補腎益精的作用,是客人們必點的一道美食。
黎蘭洲是2016年從北京打工返鄉的,在村里開了家農家樂,依托瑤鄉豐富的中藥材,推出了各種養生藥膳,生意好時,一天能接待一百多人。
每逢節假日,村民李丹是最忙的,作為鄰村嫁過來的媳婦,她從2016年便在古瑤文化陳列館做講解工作,如今村里有了專職導游,但在節假日游客多時,她總會前去幫忙,進行義務講解。
內沖,這個神秘瑤鄉,正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迎接八方賓客的到來,“瑤族故里”也將越來越讓世人矚目。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查生輝 焦姣)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寧龍隱山開啟首屆國潮季
藥姑山,坐落在咸寧市通城縣大坪鄉,原名龍窖山,屬幕阜山余脈,主峰海拔1261.6米。那里的山水風物、歷史遺址、居民建筑、及...
近年來,在建設美麗鄉村,推進鄉村振興的實踐中,通城縣抓住特色、大膽布局,立足特有旅游資源現狀,建設具有濃厚文化和人文...
11月30日,采訪團從通城縣城出發,車行25公里,到達東沖水庫,湖面平靜如砥,旅游公路依山盤旋,幾經曲折穿過“中華古瑤第一...
在全縣脫貧攻堅工作中,九井峰茶園結對了基地所在村組貧困戶60余戶,通過扶貧貸款參股分紅、臨時用工和茶葉采摘支付工資等方...
一場大雨過后,通城縣藥姑山下的大坪鄉內沖瑤族村飛檐翹角、狗頭牛角、小橋流水愈發靈動起來。如今走進內沖村,以民俗酒店、...
舒中甫(通城縣民間文藝家協會,通城縣天星建筑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瑤族《千家洞源流記》中的“千家洞”記載,就象陶淵明的《...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左孟春、黃璐瑤報道:近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指導,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新教...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內沖瑤族村曾是瑤族先民的"聚居地", 2012年被通城...
圖說:清晨,內沖村小孩排著隊等校車接他們去上學?導讀:以往,只有在電影看到的,在歐美、日韓等國的鄉村里才有的一幕,如今...
近年來,該縣因勢利導,科學謀劃,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首要任務,促進美麗鄉村與精準扶貧工作有機結合,著力打造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