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嘉賓 郝華勇 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分中心教授
閱讀提要
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提出的“五個統籌”,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五個“必須統籌”的要求是完全契合的,體現了目標與路徑的一致、宏觀與地方的結合、整體與重點的統一。
我省把統籌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擺在首位予以強調,是立足于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直面當前經濟發展的矛盾問題作出的戰略安排,對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具有重要作用。
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不是孤立的、對立的,更不是簡單的替代關系。找準二者的結合點發力點更能靶向發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堵點卡點。
目標與路徑的一致、宏觀與地方的結合、整體與重點的統一
記者:如何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五個“必須統籌”,與我省提出的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重點在“五個統籌”上下功夫之間的內在關聯?
郝華勇: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提出的“五個統籌”,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五個“必須統籌”的要求是完全契合的,體現了目標與路徑的一致、宏觀與地方的結合、整體與重點的統一。
具體來看,“統籌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一致,指向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協同發力,暢通經濟循環。
“統籌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一致,指向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的優勢,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必須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系”一致。湖北通過國有“三資”有效統籌、配置和監管,以財政—金融—投資的統籌聯動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循環機制,既盤活家底又化解風險,更促進了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這也契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必須統籌好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系”等要求。
“統籌內循環和外循環”契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要求,湖北需要發揮居中得厚的區位聯系優勢、多式聯運的交通樞紐優勢,以暢通國內大循環優化供給結構、釋放需求潛力,以國內循環的暢通牽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共進。
“統籌風險防范和發展轉型”體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要求,我們要確保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金融安全、生態安全,持續提升社會安全穩定風險防控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落實好“五個統籌”的任務部署,湖北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總體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要求,也內嵌于湖北“五個統籌”之中。
立足于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直面當前經濟發展的矛盾問題作出的戰略安排
記者:在“五個統籌”的工作要求中,我省為什么把統籌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擺在首位予以強調?
郝華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時,提出“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在安排2025年重點工作任務時,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置于九項任務之首。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部署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的“五個統籌”中,將“統籌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擺在首位,正是基于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現實的考量安排。
從國際看,當前外部環境變化給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的立足點放在國內市場上,促進大國市場優勢、內需優勢與制造業大國、產能優勢的高效匹配,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增強發展的安全性,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
從國內看,當前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風險隱患仍然較多,而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就在于,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邊際走低、部分行業產能利用率不高、社會預期偏弱,深層次的癥結正是供給與需求的錯位失衡,破解當前困境的關鍵就是統籌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
從湖北看,經濟發展既有全國共性問題,也有區域個性問題。湖北作為經濟大省,在挑大梁的過程中,需要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通過消除區域的堵點痛點為暢通全國經濟大循環、助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探路先行。同時,湖北內需市場廣闊、四化同步發展帶來的需求強勁,而且作為科教大省,湖北具備科技創新助推產業創新的條件,新質生產力加速孕育,為提升供給質量、創造更多需求積累了優勢。
我省把統籌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擺在首位予以強調,是立足于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直面當前經濟發展的矛盾問題作出的戰略安排,對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具有重要作用。
供給和需求的基本均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表現
記者:請具體分析一下統籌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之間的深層關系。
郝華勇:供給和需求分析是經濟學分析的基本視角,供給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形成供求機制,供求機制與競爭機制、價格機制共同構成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內在機理,供給和需求相互依存、互為條件,二者的基本均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表現。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重,有利于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動態均衡。
在目標導向上,統籌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統一于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自2015年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供給體系質量不斷升級,提高了對需求升級的適應性;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既鞏固了前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又著眼于國民經濟系統,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2020年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從發展與安全并重的高度謀劃經濟高質量發展,并強調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回顧這個過程可以清晰地認識到,黨在集中統一領導經濟工作中,善于運用系統觀念統籌供給和需求,從整體上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系。2020年以來再次強調的需求側管理,不再僅著眼于逆周期調節、以短期宏觀政策為工具、調節需求總量、熨平經濟周期,而是更加注重完善體制機制,更有效挖掘內需潛力,把潛在的消費和投資需求激發出來,形成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在統籌供給和需求過程中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找準結合點發力點更能靶向發力
記者:統籌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需要特別注意哪些問題?
郝華勇:在任務舉措上,需要找準結合點發力點。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不是孤立的、對立的,更不是簡單的替代關系。找準二者的結合點發力點更能靶向發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堵點卡點。
例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涵蓋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圍繞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業態,聚焦數據的收集、存儲、加工與運用,滿足數字經濟發展需要,短期能夠穩投資、擴內需、拉動增長,長期能夠促升級、優供給、提升質量,兼具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雙重作用。再如,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既可以充分釋放工業設備更新潛力、進一步激發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促進經濟增長,又可以錨定高端、智能、綠色的發展方向,以設備升級帶動產業整體競爭力躍升,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短期擴內需、穩增長,長期調結構、促轉型,促進供給和需求在高水平上動態平衡。
在價值取向上,需要站穩人民立場。發展為了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也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明確要求。經濟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經濟工作始終,落實在統籌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的具體舉措上,特別是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緊密結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例如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把社會建設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動力”“激活城鄉融合發展的內需潛力”“建立需求統計調查機制,精準找到需求、激活需求”等要求,正是著眼于城鄉社會建設的短板,通過加大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社會建設投入,發展服務經濟,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樣既可以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還能夠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磊 整理)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筑牢防線,捍衛“舌尖上的安全”
下一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廣泛凝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識
中國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宏觀政策施策方向上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穩定政策連續...
我們要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創造性地抓好貫徹落實,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煥發企業生機活力,促...
孟祥偉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增強發展意識提升發展能力?在新發展階段展現新作為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姜明助、譚宏宇報道:1...
市政府領導楊良鋒、吳剛、劉復興、吳曉波、李麗、熊享濤、王剛出席會議。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并明確“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
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報道:2月7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到赤壁市調研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并召開座談會,聽取赤壁市2024年...
在月末、節前因素以及央行公開市場大規模凈回籠影響下,國內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最近略現緊勢,股債市場出現一定程度波動。中國...
會議強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克難攻堅、承壓前行,結合咸寧實際,統籌各方力量,打造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孵化器、承載地、發...
咸寧網訊記者譚宏宇報道:1月2日下午,政協咸寧市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召開,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梁細林主持會...
‘通航+旅游’的融合模式前景廣闊,大有可為。